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最近上映的《岡仁波齊》在眾多影片中脫穎而出,電影講述了一群普通藏族佛教徒朝聖的經歷。他們揣懷著各自內心的期盼和自我救贖,在2500公里的朝聖途中風餐露宿、貼地伏拜,歷盡萬苦只為完成靈魂之旅。所有看似平靜的外在表達下,其實是無可撼動的宗教信仰。他們的信仰如此簡單,又如此強大。

信仰是心靈產物,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裡的信仰來自佛教。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

佛教在中國屬外來宗教,它的到來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至東漢已經傳播開來並開始有史料記載、東漢初年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就派遣了12名使者前往西域訪求佛法,三年後他們回到當時的都城洛陽,並且用白馬帶回了佛像及經書,同行的還有兩位印度的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隨後明帝下令把二僧下榻的鴻臚寺改名為白馬寺,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它標誌著佛教進入中華文化史的一個里程碑。

從漢代至三國,朝代更替,三雄爭霸,天災人禍頻繁,苦難是宗教產生的最佳土壤,宗教應勢而起,當時的佛教與道教並行而立,百姓藉此尋求內心的安寧和慰藉。隨後的歲月中,佛教及其文化元素開始出現並融入生活的各個角落,這當然也包含著承載歷史變遷隨之變幻的瓷器。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三國 青瓷堆塑佛飾飛鳥罐 衢州市博物館藏

目前最早能查到的與佛教相關的瓷器應屬於浙江衢州市博物館藏的三國時期隸屬東吳的「青瓷堆塑佛飾飛鳥罐」,但當時本土的道教與儒教思想還是有著根深蒂固的存在的,佛教也只佔一席之地,所以器物的表現上多以堆塑明(冥)器出現。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西晉 青釉貼塑佛像印紋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西晉從「八王之亂」到「五胡亂華」,這段貌合神離的時期,佛教依然冷清疏離的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西晉「青釉貼塑佛像印紋豆」很好說明了這一點,此中的佛像孤身危坐。

但進入南北朝時期,情況卻截然不同,這是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唐代杜牧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足以說明當時佛教興起的盛況,而這離不開東晉時期高僧道安法師所作的鋪墊。道安法師終生弘揚佛法,東晉孝武帝太元四年,當前秦王苻堅攻克襄陽時,他曾說:「朕以十萬之師攻取襄陽,唯得一人半。」「半」是指史學大師習鑿齒,他亦對佛學史上產生一定影響。習鑿齒因為腿瘸,因此被戲稱為「半」人。而這「一人」則是指當時居住在襄陽的佛門領袖釋道安,可見他的影響力對推動佛教流行起的作用功不可沒。

南朝宋、齊、梁、陳對佛教的態度都大體相同,統治階級和士大夫均崇信佛教,這也決定了南朝青瓷塑造上的立場。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南朝 青釉蓮瓣忍冬紋單柄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南朝 青釉仰覆蓮花尊 南京市博物館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南朝青釉蓮瓣忍冬單柄壺,日本出光美術館藏南朝青瓷五聯燈台,尤其是南京市博物館所藏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上層飛天,中層力士,下層忍冬與蓮花,都是佛教氣息濃郁的器物。

忍冬,因為凌冬不凋,喻靈魂不滅,輪迴永生,早期大量運用在佛教中。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南朝 青瓷五聯燈台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

五聯燈台,基座蓮瓣卷邊呈現,燈盞個五個連城一線,佛教中講究「五」,五蘊、五輪、五毒,五時,五身,傳達著佛教深沉的理念。

梁武帝佞佛,忽視國家民生治理,南陳陳叔寶上台後,並無作為,依舊花天酒地,巨資建造大皇室,內造七級浮屠。可惜沒有完成就被火所焚。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敦煌莫高窟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天水麥積山石窟

北朝君王對佛教的追隨則更進一步,且看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前期主要發展於北魏、西魏,北周時期,天水麥積山石窟、大同雲石窟皆是北魏時期傾國家之力所建。

北朝的瓷器也似更多了一分氣度,故宮博物院藏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飛天在上,寶相花菩提葉齊全,仰蓮覆蓮飽滿靈動。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北齊 高柄蓮花燈 山西省博物院藏

同時佛教在此時也開始有了世俗化的一面,山西博物院藏有北齊的清幽高柄蓮花燈,佛燈本為佛前供器,法輪常轉,佛燈長明,燈飾蓮花,以表純潔之心。但此燈卻出土於北齊名將徐顯秀之墓,佛教的影響可窺一斑。

雖然從南北朝至唐可以算的上是佛教在中國的黃金時期,但是物極必反,以隋為界,曾發生過四次法難,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些在位者的謚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又稱三武滅佛。若加上後周世宗時的滅佛則合稱為廣為人知的"三武一宗之厄"。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隋代 青釉象首凈瓶 江西省博物館

前兩次法難之後過度至隋朝,隋文帝對自己順利的登基有著「我興由佛法」一說,深信得佛庇佑,在他掌權後馬上「復行佛道二教」,重創後的修復因為及時,瓷器上依舊存在著佛教的元素,江西省博物館隋青釉象首流凈瓶很好應證了這一點,它是目前國內發現紀年最早的佛教凈瓶。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隋代 青釉象首凈瓶 觀復博物館藏

觀復博物館藏有隋青釉象首流凈瓶。大象的形象在佛教中象徵著穩健和負重,白象為普賢坐騎,普賢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上)

隋代 青釉薰爐 河南省博物院藏

1959年河南安陽發現隋張盛墓,其中出土的隋青釉薰爐,蓮花托,蓮瓣蓋,寶剎頂,也是佛教氣息一目了然。

由隋入唐直至最後的明清,佛教會經歷怎樣的發展,如何影響著國人的生活,會被君王如何對待,又在器物上留下哪些痕迹和烙印,且看下周日微信推出的植入生活的信仰—佛教(下)。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與藝術沾邊》第80篇續前篇:垂淚對《宮娥》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從帝陵被盜案談一代帝王的悲哀(一)
馬未都 觀復博物館:明月幾時有,待團圓
收藏馬未都:你真的了解中國文化嗎?
《與藝術沾邊》第79篇 說不盡的《宮娥》

TAG:觀復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觀察】佛之聖地
刻在石頭上的漢代生活——濟寧市博物館館藏漢畫像石
日常生活、耕織、沖狹、六博: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館(五)
漢代人信仰生活和生死觀念探析——以畫像石中的蟾蜍和西王母形象為例
信仰中的生活
鳥川芥的版畫插畫集——物候與生活 欣賞
實拍:富士康內部生活——青春與命運交織地
生活中的觀人術
金沙博物館再現龐貝生活:居民瞬間成為化石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我愛生活的靈動與不羈」3
熊乃瑾大曬休閑生活,網友:佛系養生的節奏嗎
田園風格裝修圖片,你和家人寵物生活的質樸雅居
睿的慢生活──睿的書苑邀請書畫藝術大師李翀老先生揮毫潑墨
神奇女俠的誕生——馬斯頓教授悖於世俗的感情生活
北歐風格的家,融入了藝術智慧和生活靈感
將文化融入生活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哥們倆的"幸福」生活
哈薩克繪畫:卑微生活的陽光
董博:真正的好演員只生活在舞台和熒屏上
讀《隱居十六觀圖》,看陳老蓮的佛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