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記某些關於延年益壽的正確姿勢

記某些關於延年益壽的正確姿勢

太史公司馬遷曾經這樣說過: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人都是要死的,要麼嗖的一下飛升而去,要麼咔嚓一下死沉死沉的……

當然上面的話是玩笑,不過先民對於生死非常之看重。《尚書·洪範》里羅列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把長壽列在五福之首,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尤其是道教,更加註重益壽延年,當初傅勤家先生在撰寫中國第一部道教史的時候就如是說過:

儒畏天命,修身以侯;佛亦謂此身根塵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耶!

這是何等的氣概?!依著道教的規矩,凡求一事,必有對應的神祇,長壽這件事自不能免。

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就指出文昌宮六里中的第四星為司命星。《風俗通義》對於「司命的解釋為:「司命,文昌也。」而在《爾雅·釋天》里則提到了東方的「角、亢」二宿主長壽。不過這一切都沒有「壽星」的影響大。《通典》里說:

周制,秋分享壽星於南郊

《史記索隱》則提到:「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因為壽星秋季出現在南方,故於南郊祭祀。後來壽星的形象,則從星宿化成了這個禿頂的老頭形象,廣為人知。

壽星所指的南極老人星,位於南天,故而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難得一見。所以上古先民拜老人星也只能是一種時令行為。那麼有沒有什麼星宿或者天體也是主管長壽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呢?

還真有,就是月亮。

月亮與長生不老的關聯,最早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故事是記載在《淮南子》里的嫦娥奔月。講嫦娥吃了西王母給自己老公后羿的長生不老葯,結果一下子變成宇航員飛到月亮那裡去了。

至於結果,張衡的《靈憲》里記載得很明確:

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奔月。……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變成了一隻蟾蜍。那麼為什麼會變成一隻蟾蜍呢?僅僅是一種「懲罰」么?顯然不是。

在上古神明中,掌管不死之葯的就是西王母。西王母仙班裡面有九尾狐,三青鳥,玉兔,蛤蟆等等。其中負責煉製不死葯的,就是這蛤蟆,而煉製成的藥丸,古籍中稱之為——蛤蟆丸。

而蛤蟆——蟾蜍自身,葛洪在《抱朴子》里講過「肉芝者,謂萬歲蟾蜍。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本草綱目》也說:「蟾蜍千歲,頭上有角,腹下丹書,名曰肉芝,能食山精,人得食之可仙……」所以嫦娥服食的長生不死葯,乃是一種蟾蜍製品。

那麼先民為何有這樣的觀念呢?《抱朴子》里說「黃帝醫經有《蝦蟆圖》,言月生始二日,蝦蟆始生。」將蟾蜍冬眠—蘇醒的周期和月亮的朔望變化聯繫起來,形成了一種蟾蜍和月亮都能不斷「死而復生」的觀念。這也就是月亮—蟾蜍崇拜的本源。

不過早期中國人對於天上仙境的打造過於執著,反而忽視了人間仙境的樂趣。直到了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貿易越來越多了,對於許多中國商人來說,西方的國家哪一個沒有去過?最後才發現原來還是中國才是天上人間啊。仙要修,人間的日子也要過得長久,這才是兩全其美,於是對於延年益壽的要求比之前那是有增無減。

那麼人間的修仙處最好是哪裡呢?名山大川么?不是。古代那個交通條件入個山的難度比登天差不到哪裡去。既然是在人間,就要有煙火氣,要繁華。我們從唐宋時期的諸多筆記、小說、志怪中爬疏搜羅,最後發現有一個地方,遇仙事件特別頻繁,這個地方就是:

揚州

比如《張老》、《盧李二生》、《劉商》這樣的故事都發生在揚州。為什麼是揚州而非他處呢?因為彼時的揚州之於長安、汴梁,差不多就像今天的上海之於北京。是繁華的經濟中心,有富足的生活條件,各色的中西文化交流。為人們的修仙提供了諸多便利。清代褚人獲《堅瓠四集》就說:「隋唐以後之揚州,秦漢以前之邯鄲,皆大賈走集、笙歌粉黛繁華之地。古語云『騎鶴上揚州』以騎鶴為神仙事,而揚州又人間佳麗地也。」

揚州古稱廣陵,古揚州人供奉廣陵帝君為一方之護佑,而在明代的《正統道藏》第五百一十三函,第五千四百八十六卷就有一部《太上老君說廣陵帝君延壽經》,講述與廣陵帝君有關的延年益壽的修仙之法,因其在祛病延年方面的效用尤其靈驗,故而後人也稱這位神仙為廣陵延壽帝君

這部經書首先就引用了《外經·岐伯天師傳》里廣成子的話:「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講做人的問題,要淡然處之,凡事事緩則圓,不要「見得風,是得雨」,一般的災禍就不談了,遇到好事,也要穩得住。比如就算在揚州好好的修仙,突然皇上欽定你去長安,也既不要驚訝,更不要輕易拒絕。畢竟李白都說「不見長安使人愁」

後面則說:「無視無聽,包神以靜,形將自正」,這就講的是抱神守一的方式,不看不聽不說不講。即所謂的「悶聲發大財」之術。現在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句話,以為就是不出風頭,躲在一邊默默的賺錢獲利,這是很低的境界。殊不知「財為養命之源」,悶聲發大財的本意,是抱神守一,續命延年。因為話說多了是最消耗元氣的。古人就喜歡用這樣的隱喻,比現代人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之後經文里又提到「汝神將守汝形,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看起來是反智的,其實不然。道教是一門入門很難的宗教,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入門的經典你都沒法讀下去。所以不會像某些其他的信仰,充滿了蠢貨。這一段的意思其實是,不要以為自己熟悉一套理論就可以隨便拿出來用。道藏浩瀚無邊,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要不然胡亂以為自己懂得多,終究還是太天真,這裡面應該是撰寫這部經書之人的一些人生經驗。

然後經文里才說「我其守一,以處其和,故身可不老也」抱元守一,才是修仙的真諦,只有stay simple,才能stay young。保持天真,是很必要的,當代社會的很多人,都是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往往看起來未老先衰,與工作壓力無關。

當然這些經文對於當代人來說,都已經很古老了,不太好懂也不好執行。畢竟一個法本沒有師父的指導,自己亂練是會出問題的,只有真正極為聰明和極為愚蠢的人才會私練法本。所以經文里也提到了一些簡單的方式來讓人續命延年。

最簡單的一個方式是在月圓之夜,「擬帝郊祭冕服」設壇祭廣陵帝君。當然你不可能穿得和皇帝一樣,那會被誅九族,所以只是模仿。需要有「木冠、上衣、下裳、中衣、袴、襪、腰帶(革帶、大帶)」,這裡面特別提到了兩條腰帶的帶板需有蟾蜍紋樣,「合於胃上」,就是兩條腰帶要系在胃那個高度,帶板要在胃部那裡重合,因為「胃為後天之本」

如是裝扮好,可以在月下設壇。叩首焚香,之後供奉金蟾一隻,上表文三道,一句話不講是最好的。因為還是那句話「抱元守一」,不要消耗元神。

其後的1000多年裡,揚州地帶一直是富庶之地,雖歷經戰亂也能夠很快恢復,人民健康長壽,大約與此法在民間的流傳不無關係。不過經文的最後部分有所殘缺,在明朝修《道藏》的時候已經喪失全貌,但是即便如此,在殘損的文字中仍能夠看到一些對於只圖長命百歲的愚鈍庸碌之人的諄諄教誨。

人果知命乎?不然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如其奈天命人事何……君子成三事,則為大人矣,若夫……

意思是:「人吶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預料,易經說:一個人的命運,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考慮到歷史的行程……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三件事,也算是了不起的人物了。」

這其實是很耐人尋味的話,於「二十四橋明月夜」的溫柔鄉中能做出這樣的經文就更是殊為難得。世人對於生物學上「活著」的迷戀,往往超越對於生命之意義的探究。反而是身後在閩台地區被奉祀為「憫世天尊」的林則徐,生前十入揚州,買書、閑居、言政事。約略也接觸到了這部探討生命經典,故而對於生死問題的參悟,有了更高的境界,所以才能寫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樣的金句,放棄了對於無意義苟活的執著。這是值得所有後學——不管持有何種信仰——都應該去細心品味和體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7門道家絕學一次學完,7位老師長期指導
時間的渡口,我們都是過客
國內首家八卦派相面高級面授班開課,八卦派傳人親自教你!
拉筋一寸,壽長十年!
逆轉衰老有妙法

TAG:道醫之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哪些人能延年益壽運勢好?
健身的好處有哪些 延年益壽的秘訣
常佩玉器延年益壽
簡便易行的延年益壽良方要訣
這些東西長期堅持服永具有延年益壽,延緩衰老的作用!
延年益壽的「心療」處方
熊氏十四勢易筋經,延年益壽的好功法!
堅持一種獨特的強身健體方法,延年益壽
補虛安神,延年益壽的靈芝
好習慣能讓你延年益壽
山楂這樣吃,及益氣又延年益壽
三伏天這樣養生,秋冬身體會越來越好,絕對是延年益壽的好法寶!
叩齒咽津可強健體魄,持之以恆可延年益壽
茶,何以延年益壽
晨起三個習慣讓你延年益壽
怎樣才能延年益壽呢?這樣做效果好
瑜伽的好處 練幾式瑜伽幫你延年益壽
美容養顏,延年益壽。
賞此桃,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