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桃仁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桃仁

桃仁/Taoren

PERSICAE SEMEN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苦杏仁| 第 291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桃 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Carr.) Franch.的乾燥成熟種子。

產地

主產於四川、陝西、河北、山東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採收加工

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晒乾。

性狀鑒別

桃仁

呈扁長卵形,長1.2~1.8cm,寬0.8~1.2cm,厚0.2~0.4cm。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密布顆粒狀突起。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鈍圓稍偏斜,邊緣較薄。尖端側有短線形種臍,圓端有顏色略深不甚明顯的合點,葯圈整理,自合點處散出多數縱向維管束。種皮薄,子葉2,類白色,富油性。氣微,味微苦。

山桃仁

呈類卵圓形,較小而肥厚,長約0.9cm,寬約0.7cm,厚約0.5cm。

飲片燀桃仁

呈扁長卵形,長1.2-1. 8cm, 寬0.8-1. 2cm, 厚0.2-0. 4cm。表面淺黃白色,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鈍圓稍扁斜,邊緣較薄。子葉2,富油性。氣微香,味微苦。

燀山桃仁

呈類卵圓形,較小而肥厚,長約1cm,寬約0.7cm, 厚約0.5cm。

炒桃仁

呈扁長卵形,長1.2-1. 8cm, 寬0. 8-1. 2cm, 厚0.2-0. 4cm。表面黃色至棕黃色,可見焦斑,一端尖,中間膨大,另端鈍圓稍偏斜,邊緣較薄。子葉2,富油性。氣微香,味微苦。

炒山桃仁

2枚子葉多分離,完整者呈類卵圓形,較小而肥厚。長約1cm,寬約0.7cm, 厚約0.5cm。

性味歸經

苦、甘,平。歸心、肝、肺、大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能泄降,甘潤多脂,平而少偏。主入心、肝經,善活血祛瘓,為治血淤諸證之要葯。兼入肺與大腸經,能潤燥滑腸、止咳平喘,為治燥秘、腸癰、肺癰、咳喘所常用。因其活血力強,能促進新血生長,故習稱其能「破血」、「祛瘀生新」。

功效

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病證

(1)血滯經閉、痛經,產後腹痛,癥瘕,跌打腫痛。

(2)肺癰,腸癰。

(3)腸燥便秘。

(4)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 搗碎;或入丸散。

藥理

本品有興奮子宮、抗凝血、抗血栓、抗炎、抗過敏、鎮痛、鎮咳及潤腸緩瀉等作用。

使用注意

本品活血力強,故孕婦忌服。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苦杏仁
緊急 香港爆發流感!中醫專家教您這樣預防!
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291期
最美中醫人在哪裡?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薏苡仁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火麻仁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砂仁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甘遂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稻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薤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柏子仁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青黛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芍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薄荷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乳香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水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石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