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MIT TR 35 Anca Dragan:為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地工作、生活而奮鬥

MIT TR 35 Anca Dragan:為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地工作、生活而奮鬥

MIT TR 35 Anca Dragan:為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地工作、生活而奮鬥

8月16日,《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雜誌揭曉了 2017 年全球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TR35)的評選結果,即全球35名35歲以下青年創新者榜單,評選出包括發明家(Inventors)、創業家(Entrepreneurs)、遠見者(Visionarie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及先鋒(Pioneers)等六個領域的青年才俊。這35位涵蓋不同行業的精英,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在他們辛勤耕耘、探索的領域裡脫穎而出。

昨天雷鋒網對6名上榜的華人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並且重點介紹了阿里的王剛(具體可戳鏈接《入選MIT TR 35的王剛是誰 他給阿里帶來什麼》),感受到了大家對MIT TR 35的獲獎者確實是非常關注的。

今天雷鋒網新智造介紹的這位並非華人獲獎者,而是一位羅馬尼亞的小姐姐,她正在做的事情,是關於「人與機器人共處」這個人人都關心的大命題相關的研究,她就是Anca Dragan。

MIT TR 35 Anca Dragan:為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地工作、生活而奮鬥

Anca Dragan是何方神聖?

Anca Dragan,來自羅馬尼亞,年僅30歲,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曾榮登30 under 30 in Romania(福布斯羅馬尼亞30歲以下30位精英)榜單。

MIT科技評論給她評的獎項為「遠見者」,稱「她致力於確保機器人與人類可以和諧地共同生活」。

在獲獎報道中,Anca Dragan表示:

當人們試圖與機器人共事時,許多衝突都來自於雙方對彼此的不了解,如果機器人能夠理解它可能對人類情緒造成的影響,就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令機器人與人類更好、更和諧地共同工作」,Anca Dragan秉持著這個目標和信念,做了許多研究工作,並發表了數篇相關論文、組織夏令營令對數學感興趣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演算法的基礎知識。

Anca Dragan的研究成果

為了令機器人更好地協同人類工作,Anca Dragan帶領InterACT實驗室開始專註於人機交互演算法的研究。試圖將複雜或模糊的人類行為轉化為機器人能理解的簡易數學模型。

Anca Dragan帶領InterACT實驗室通過建立博弈理論和動力系統理論,聚焦於發現或學習人類行為模型,並計算連續狀態和行動空間。

至今,Anca Dragan和她的團隊已經獲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在2016年所獲得的Influence-Aware規劃。

簡單來說,根據研究表明,機器人需要與人類分享物理空間,比如:辦公區域、家裡。機器人的行動,實際上會影響人類在進行任務時的身體動作。Anca Dragan表示,他們的目標是令機器人能夠利用這種影響,去與人類進行更有效地協作。

MIT TR 35 Anca Dragan:為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地工作、生活而奮鬥

從這個鏡頭可看出,交互是一個缺乏驅動的動力系統。機器人的行動不再隻影響機器人的物理狀態,他們也間接地影響到人類。這項研究的核心部分是制定互動、學習系統的動力學模型、人類行為如何應對機器人的行為模型,並找到相似模型等。

對於協作任務,如機器人對人類之間的交接,InterACT實驗室通過研究表明,這種形式可以使機器人幫助人們用更優化的方式去完成任務。研究證實,機器人可以利用人的反應去積極估算人類行為模型。此項研究在短期之內最重要的應用莫過於幫助自動駕駛汽車與傳統汽車預判對方可能的行為。

除此之外,Anca Dragan還有另一項研究成果:Transparency, Legibility, Expression: Internal Human Beliefs

MIT TR 35 Anca Dragan:為了人類與機器人和諧地工作、生活而奮鬥

這項研究,令Anca Dragan得出了以下結論:機器人的行動不只是影響人類行為,他們也影響人類的信仰。機器人需要注意這個更微妙的影響,因為它決定了人們是否了解機器人正在做什麼,是否有信心在執行任務等。

通過一系列研究,Anca Dragan認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正確觀點不能是具有外部指定目標的機器人的正確觀點,而應該是機器人試圖優化人(內)的目標函數。機器人不應該將任何客觀的功能視為理所當然的,而應該與人類一起去發現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Anca Dragan表示,當人們試圖與機器人共事時,許多衝突都來自於雙方對彼此的不了解。如果機器人能夠理解它可能對人類情緒造成的影響,就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如醫療、教育、自動駕駛等領域。機器人與人類的高效、和諧地協作,不僅能夠提高人們工作效率,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還可以給我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與驚喜。Anca Dragan及其InterACT實驗室將會如何確保機器人更和諧地與人類協作並提供有效的幫助,我們拭目以待。

「新智造」是「雷鋒網」旗下垂直公眾號之一,我們致力於發掘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物流、新零售等領域的創新創造。無論你是大公司、創業者、亦或VCer,都可以在這裡看到關於智能製造領域不同角度的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2019年CFA考試確認新增Fintech科目,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通通要考
指紋在全面屏面前終究會無足輕重!小米也要採用面部識別
能測血壓血糖心電圖的紅鳥手機 您的隨身私人健康顧問
隱藏天線全金屬機身,首發驍龍821,這款手機真的貴
寫給大一新同學的裝機方案,好好學習英雄,天天向上聯盟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微軟與Hi-Rez工作室合作SMITE Pro League Mixer獨家合作
HUAWEI MateBook X Pro,工作之餘的移動影院
Quick Tips·Render ID+Mask工作流程!
技嘉ThunderXStation工作站發布:搭載64位ARMv8架構處理器
Justine Greening MP離開倫敦的ITV工作室
Elmwood收購VR-AR工作室Framework Creative
卜吉力工作室佳作:二之國Ni no KuniII:Revenant Kingdom
Vector CANape16.0 讓ECU與ADAS感測器的測量和標定工作更簡化
寵多多工作彙報 CHONGDUODUO Family Style Pet Foster Service
Alphabet 的兩位創始人,以及 Google CEO 平日如何分配工作?
中國原創A Black Cover Design平面工作室作品欣賞
「深入探討Xbox One X優化」Slightly Mad工作室談《賽車計劃2》
AvePoint open day—原來IT大佬的工作日常是……
毛不易-《巨星不易工作室》專輯iTunes Plus AACBD
分享 Trinnov Audio Altitude 32家庭影院前級處理器是怎樣工作的?
谷歌研究員Francois Chollet:有良知的AI研究人員不應該在Facebook工作
汝工作室Bailey Brooke
COMO Shambhala Estate推出首個由澳大利亞睡眠顧問Tristian Kelly主理的睡眠覺醒工作坊
用戶稱 iCloud 遭蘋果工作人員入侵併遭威脅;保時捷發布 Mission E 跨界電動 SUV:零百3.5秒
4K RAW 級別達芬奇調色聯想工作站ThinkStation P510 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