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棉湖解放路,不可或缺的景點

棉湖解放路,不可或缺的景點

GIF/1.9M

棉湖解放路,不可或缺的景點

粵東千年古鎮棉湖,大街小巷眾多,它們大部分以行業命名,譬如:米街、打鐵街、打油街、麵線街、粥匙街、白糖街、草席街等等,共計20多個。然而,也有例外。解放路,就是以其建造的年代命名的。

解放路西接碼頭(榕江南河),東連新寨,全長200米左右,寬約20米,兩側均為騎樓式古樸典雅鋪屋。棉湖解放路曾是棉湖鎮最大的道路,自西向東看,它宛若一條尾巴傾斜著的巨龍。據在解放路與新寨交界處路邊賣楊桃汁的老伯介紹,解放路的前身是「鋪仔巷」,巷子很逼仄,路面由沙土鋪就,但是商店雲集。「有賣菜的,裁衣的,還有各種日用百貨。」老人津津樂道。從老人的口中,我還獲悉:以前有座橋叫「東關橋」,橫貫於該街的南北,橋下的溪水自南面的雲湖流向「沙壩尾」(棉湖地名),直接注入榕江南河。當時有「東關兩市」一說。這是何故?老人目不識丁,所述含糊。可是,我的興趣絲毫不減。於是,查閱李典信老先生的《棉湖舊事》,從其《棉湖古鎮小橋多》一文中得知——東關橋,原建於何時,已無確據,其重修時間,則約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該橋為揭、普交界單墩巨石橋,長24米,寬3.2米。河中間砌一雙糕粿形(即二個菱形並排略相交)橋墩,兩邊各用四條巨石板並列平架於河岸和橋墩上。每條石板長12米,寬0.8米,厚0.6米。鋪板時趁汛期,用船裝載石板,利用洪水浮運架設。橋兩側二端及中間各豎一條1.2米高的石柱,留孔,橫穿二條圓木棒作為橋欄。由於是巨石橋,極為堅固,時人稱為「萬古安固」之橋。

筆者從多人口中證實,當時的東關橋,東側屬普寧縣地界,西側屬揭陽縣地界。無論是橋東橋西,均為商貿繁榮之地。可惜,東關橋早已難覓蹤跡。

如今的解放路,路面是水泥的。我們一路由西往東,商家店戶可不少呢:有碼頭書店、「烏膜豆仁」(棉湖特產)店、百貨大樓、新華書店、二輕醫療門診、燈籠鋪、草藥鋪、幼兒園、天主教堂、花果寺、基督教堂和不少飲食店。

最具特色的,當屬碼頭舊址的搬運站。紅磚砌成的柱子,屋頂上的水泥五角星以及「毛澤東思想萬歲」幾個字,儘管顯得古樸,卻彷彿向人們講述著光輝的歷史。

碼頭書店和新華書店,書香宜人。老百貨的商品依然多樣,店主笑臉相迎,儘管今日里這個地方不再是繁華的購物場所。三五家製作燈籠的,剛好都在解放路的南側,門前懸掛著「趙錢孫李周吳鄭……」百姓的大紅燈籠,給這條路添增幾份生機與活力。

解放路的北側,天主教、花果寺、基督教堂毗鄰而建。潮汕著名的玄武山寺廟體現的是釋道匯流;我想,這裡的三種宗教信仰迥異的宗教場所相鄰而建,體現的是信仰自由,更是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無論是一聲聲虔誠的祈禱,或是佛前的裊裊香煙,都表達著一個個信徒心中的願望:我心得意寄託,生活美好,身體安康!

當陽光毫不吝惜地灑落下來,街道有了更多明亮與暖意。走在這樣一條街,我心陶醉。解放路,你不是棉湖千千萬萬街道中最古老的,更不是目前最繁榮的街道,可是,你以新舊均具的風貌,以巨龍般的姿態,讓我著迷,讓我陶醉。在我的心目中,你是棉湖古鎮不可或缺的一大景點!

作者:黃潔宇

配圖:今日棉湖攝製組

編輯:今日棉湖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棉湖 的精彩文章:

王蒙的睿智與幽默
今天下午終於下雨了,但是小編還是想要喝一碗甜湯來解解暑
女為悅己者容,潮汕古早美容術
澳龍游泳培訓中心10周年慶典活動
棉湖富興私房菜開張啦!

TAG:今日棉湖 |

您可能感興趣

外酥里香的棉湖小吃,在河婆也能吃到
總說棉湖是千年古鎮,真的有一千年嗎?
棉湖李氏花園正在修復工作,期望早日見到昔日勝景
開店40年,不到40平,8張桌子!棉湖大橋旁的神級豬腳飯!
棉湖人做事為什麼喜歡挑黃道吉日?
棉湖之戰——黃埔學生軍的精彩亮相
揭西縣棉湖華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