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疑山下灌村《李氏族譜》驚現朱允炆蹤跡,解說建文帝被明成祖趕下台後行蹤疑雲

九疑山下灌村《李氏族譜》驚現朱允炆蹤跡,解說建文帝被明成祖趕下台後行蹤疑雲

靖難之變後,建文帝神秘失蹤,下落不明,成為明朝第一懸案。數百年來,眾多有關建文帝的傳說在下灌村(今寧遠縣境內)口口相傳,如廣文橋落水、夜宿應龍亭、歸隱龍回寺、魂歸齋公嶺、廣文布德等等。其中落水一說還被收錄進了《灌溪李氏族譜》的「藝文雜誌」中。故事講述「廢帝」朱允汶亡命南逃,經過下灌村舜水河上的廣文橋(徐霞客在《楚南日記》中稱應龍橋)時不慎落水,後被村人所救。我們尋訪了下灌村及其分支鴨婆洞村、塘下洞村的李氏族人,他們所講述的故事內容大同小異,在不經意間還道出了這座橋曾經有過的諸多別名:應龍橋、應文橋、建文橋、落駕橋、盧家橋、通濟橋、風雨橋,等等,不一而足,但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與建文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九疑山下灌村《李氏族譜》驚現朱允炆蹤跡,解說建文帝被明成祖趕下台後行蹤疑雲

第一次發現廣文橋是在2012年,當時橋頭還懸掛著一塊中英文旅遊標識牌。經查,標識牌的內容是由該村的李乾福老人提供的。2003年,他在舊版《李氏族譜》的附卷上看到這篇雜記時,隨手抄了下來。遺憾的是,當我們請他再找原譜時,原譜的主人卻早在數年前打獵時意外身亡,原譜已不知所終。李乾福只讀了四年書,其手抄本錯別字較多,如把「惠帝」寫成「廢帝」,把「朱允炆」寫成「朱允汶」,但其基本情節還是無誤的。老人家對建文帝也是一知半解,但始終認為廣文就是建文。此外,《李氏族譜》中有篇撰於1460年的《龍回寺序碑文》,其中載錄了一位叫廣文的和尚修建了龍回寺,那廣文橋又是誰修的呢?下灌流傳的「廣文布德」 傳說,是否印證了建文帝在落水之後,為方便行人而修建了此橋呢?由於族譜中專門記載橋樑、廟宇、涼亭、詩賦等的附三卷已經丟失,相關證據還有待進一步發掘和考證。九疑山下灌村《李氏族譜》驚現朱允炆蹤跡,解說建文帝被明成祖趕下台後行蹤疑雲

關於建文帝的下落還有兩個說法流傳得最為廣泛,其中一個是「出亡為僧,流落西南」說,也以這個說法最具傳奇色彩,最為人所津津樂道。贊成這種說法的人認為,燕王陳兵南京城外,建文帝想求和,但是燕王不答應,建文帝被逼得走投無路,就想自殺,但卻被身邊的人攔了下來。有一個老太監告訴他說:「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了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一聽,急忙把箱子抬出來,打開一看,原來裡面放了三張度牒,上面寫好了三個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刀,白金十錠和一封遺書。

書中寫道:「建文帝從鬼門出,其他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按照這封信的吩咐,建文帝和兩個下人剃了頭,換上了僧衣,只帶了九個人來到鬼門。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的一扇小矮門,僅容一人出人,外通水道。建文帝彎著身子出了鬼門,其他八人也隨著出了鬼門,就見水道上停放著一隻小船,船上站著一位白眉白須的老僧。老僧招呼他們上船,並向建文帝叩首稱萬歲。建文帝問他為何到此等候,僧人回答:「我叫王升,是神樂觀的主持,昨天夜裡夢見先帝,他本也是我佛門中人,叫我特別在此等候,接你入觀為僧。」九疑山下灌村《李氏族譜》驚現朱允炆蹤跡,解說建文帝被明成祖趕下台後行蹤疑雲

故事講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就明白了,建文帝似乎是削髮為僧,當了和尚,雲遊四方去了。建文帝失蹤,剛當上皇帝的朱棣對建文帝並不死心。他在有生之年不斷派鄭和下西洋,據說就是為了尋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他還派胡淡在窮山僻壤、市井城鎮之間搜尋了十多年,目的也是搜查建文帝的下落。只要一天找不到建文帝,他就一天不能心安。偏偏由於建文行蹤不明,加上當時的許多人對燕王奪位很不滿,於是民間不斷出現假冒的建文帝,更讓朱棣心神不寧。

還有人說,在明英宗時發現了建文帝的行蹤,這時他已經很老了,英宗就把他接進宮中頤養天年,死後以一般的儀式葬於西山。關於建文帝下落的另一種說法是「閹宮自焚」說。很多的史料有這樣的記載,正統的官修史書多採用這種說法。史料上說朱棣率兵打劍宮門時,建文帝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宮,建文帝和他的皇后馬氏攜手跳入火中自焚,他的妃嬪侍從也大都投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曾大肆搜查了三天三夜,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宮中未死的內侍都說建文帝已經自焚,並從火堆中找出了一具燒焦的屍體作為證據。燕王見到屍體,已經模樣已經無法辨認,所以他並不相信,但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在他即位稱帝後,只得以天子之禮安葬了這具屍體。九疑山下灌村《李氏族譜》驚現朱允炆蹤跡,解說建文帝被明成祖趕下台後行蹤疑雲

但是,這種說法在正史的記載中前後矛盾,而且說的含糊不清,讓後人產生了很多懷疑。就連明朝後來的皇帝也不能完全相信這種說法。史書記載朱棣以帝王之禮安葬了那具屍體,可是到底葬在什麼地方,卻又沒有記載。被燒焦的屍體分不清男女,所以也有人說那具屍體其實是皇后的,建文帝已經逃走了。燒死在宮中的,是建文帝還是皇后呢?至今已經無法考證了。還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史實,因為當時燕王軍隊兵臨城下,把紫禁城團團圍住,建文帝想逃也來不及了。很多學者經過考察,紫禁城也並沒有鬼門、御溝等逃路。朱棣也決不能讓建文帝繼續活下去,否則,他就不能登上帝位。但是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的罵名,朱棣在發現那具燒焦的屍體時又假裝痛哭流涕,聲稱自己出兵只是為了誅殺奸臣,輔佐建文帝,而不是存心篡位。可是後來他又苦心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不得不令人感到疑惑。

無論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建文帝,這是歷史事實。對於他為什麼這麼苦心積慮地要找出侄子的下落,和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裡,已經隨著人們的疑問,一同埋葬到了明朝的廢墟之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座大轟趴 的精彩文章:

周海媚曾患紅斑狼瘡,紅斑狼瘡就愛盯上這些人
最美「潘金蓮」扮演者甘婷婷近照,真是太漂亮了!
致《穆赫蘭道》,帶著說明書才能看懂電影,不算好電影
馬蘇的時尚黑洞體質:一個只有穿旗袍時才不土的girl

TAG:星座大轟趴 |

您可能感興趣

【邊疆時空】薛柏成 朱文婷 | 葉赫那拉氏族譜與滿族集體歷史記憶研究
李軍:《清抄本〈京兆翁氏族譜〉與晚唐河西歷史研究》
山西呂梁《南梁賀氏族譜》家族淵源篇
東莞溫塘文閣,風水寶塔,始建清朝,記載著袁氏族人奮鬥故事
重現母系氏族光輝《九州榮耀》女媧降世
杜潯、古雷洪氏族人齊聚『正陽宮』,共拜玄天上帝!
明代宋濂撰《張氏族譜分徙序》斷句並校勘
宗親們,快看!《弘農楊氏族史》是我們認識族源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什麼說:「母系氏族」發展成為「父系氏族」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狂歡之夜鳳凰傳奇獻神曲,奏響華夏氏族集結令
金庸的家譜:《海寧查氏族譜》
百家姓之陳氏族譜,原來陳氏這麼強大
成龍歷險記:小猴小玉關的驚天一吼,讓我發現猴子還順延母系氏族
王集鄉肖庄行政村,村名由來、姓氏族譜、民間傳說……
最新百家姓:李王張蟬聯前三,劉氏或成最大影響力氏族,快來看看你的根在哪裡
兩岸盧氏族後人時刻銘記家族既先祖——浩氣長存「察院祖」
覃懷家譜——孟州柿園劉氏族譜
尋找從黃泥嶺遷徙的汪氏族人
衡陽厲家沖:明末清初 厲氏族人從江西遷至於此
李白絕後了嗎?專家說是,有《李氏族譜》說不是,真相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