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尬文化:殺馬特的逆襲

豆瓣日記:尬文化:殺馬特的逆襲

本文作者「曾於里」,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曾有評論者說,如果進行2017年年度漢字評選,除了「喪」,還有一個字應該被提名:尬。這不免給人一種感覺,尬文化與喪文化一樣蔚為壯觀。

可實際上,通過百度搜索指數我們就可以看到,大概從2017年4月9日開始,「尬」的檢索才普遍出現,至於「尬文化」,搜索指數連收錄都沒有。網路上關於尬、尬文化的討論,也是零零散散、不成氣候,中國知網全庫更是一篇評析文章都沒有。因此,以尬文化來命名2017年的文化趨勢,哪怕是之一,也是過於誇大了。

但這並非意味著尬文化沒有關注和討論的必要,恰恰相反,與喪文化的穩定成型不同,尬文化正處於生長壯大期,它有源頭,有演變,當然也有可能跟許多網路流行語一樣,轉瞬即逝。它的無限可能性,恰恰是它的某種魅力所在。尬文化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它的後期又可能會怎樣發展?

尬舞:尬文化的起源

尬舞、尬聊、尬唱,尬文化家族裡的這些關鍵詞中,尬舞是最先出現的,也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從百度搜索指數可見,從2016年7月開始,它便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搜索頻率上。

何為尬舞?據百度百科,它本是一種技巧型街舞,要求舞者具有較高的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屬於技巧性較高的體育舞蹈,所以最先為國內青少年所喜愛。跳這種類型舞蹈的青少年叫做B-Boy/B-Girl。早年,「尬舞」這個詞見於台灣。幾年前,甚至還有一款名為《尬舞online》的網遊。這款遊戲被稱為是《勁舞團》的續作,而「尬舞online」正是其伺服器名稱。

不過,尬文化中的尬舞,顯然不是它的本意,它其實更近乎尷尬地跳舞的簡稱,即「不會跳舞的人自我陶醉、手舞足蹈,令人尷尬」。那麼,尬舞的這個含義是怎麼延伸出來的?

2016年5月,一部名為《舞法天女朵法拉》的兒童劇火了,雖然其在豆瓣上的評分低至3.9分,卻為網友貢獻了不少尬舞表情包。在這部被網友評價為「觀看五分鐘,尷尬兩小時」的魔幻主題電視劇中,小演員們擁有著強大魔法力量,不過他們「一言不合就跳舞」,每個法術蓄力全靠跳舞,每放一招前也都要跳舞。在網上的一段視頻中,暴走漫畫主編王尼瑪將之調侃為「發明了全新的舞蹈流派——尬舞」。

2017年2、3月份,鄭州人民公園內幾位大爺大媽自創的「逆天搖擺抽筋舞」走紅網路。「逆天搖擺抽筋舞」跳起來就像觸電或者抽筋了一樣,舞姿魔性,動作誇張,其中夾雜著毫無章法的肢體語言,這個通過直播跳舞而受到關注的廣場舞團隊,被網友冠以「尬舞天團」的稱號。

尬舞的視頻一下子傳遍全網,令無數觀看者捧腹大笑。人們從大爺大媽們的尬舞中感受到一種「滑稽」,他們壓根不懂得跳舞,舞蹈動作瘋狂而魔性,但他們卻跳得如此全情投入、旁若無人,這接近於無厘頭的本質——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或胡搞瞎搞。直到這時,尬舞一詞才真正被廣泛傳播。網路上也開始大量出現關於尬舞的視頻和動態圖片,它們都是作為「笑料」而被傳播的。

尬舞與被歧視的殺馬特

不難發現,那些流傳甚廣的尬舞視頻,都有這樣一些明顯共同點:

尬舞者所在的地方,往往不是一二線城市,它更多地是出現在城鄉結合部,或者廣大的農村地區。在許多尬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尬舞者的場所,就是農村開闊的泥土地,尬舞時塵土飛揚;

尬舞者的身份,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輿論中經常出現的中國式大爺大媽;另外一類就是殺馬特少年,他們染著五顏六色的頭髮,髮型看似個性卻頗為稀奇古怪,有時還化著濃烈的妝,衣服往往緊身並有一種廉價感……

更關鍵的是,尬舞者絲毫不覺得自己尷尬,相反,他們樂在其中,雖然他們的舞蹈讓很多人——主要是通過電腦觀看他們舞蹈的城裡人感到尷尬。在大都市的人看來,眾目睽睽之下,這樣的表演是會遭到他人哂笑的,是難為情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將其命名為尬舞。

也就是說,尬舞的群體主要是一群農村的大爺大媽或殺馬特少年,而尬舞的觀看者卻是佔據網路主導權的城市青年。一開始,城市青年對尬舞的態度,與他們早前對殺馬特的態度一樣,是獵奇和哂笑的。

殺馬特一度是一個熱門辭彙,它指涉的是一群留著怪異髮型、穿著誇張、佩戴古怪、濃妝艷抹、氣質詭異、來自農村或城鄉結合部90後青年與新生代農民工。他們創造出的殺馬特文化,其本質是對主流文化的接近與模仿,誠如青年評論家張天潘所言,他們「努力構建一個自心目中理解的城市人形象,然後試圖模仿之,在相似的群體中形成一種風潮。他們一直在試圖接近城市文化,成為他們的一員,將cosplay(角色扮演)生活化,努力模仿日本視覺系的動漫形象、打耳洞、染頭髮、性放縱、裝深沉憂鬱等的城市另類青年,或唯美、抒情的文藝青年(小清新)的流行做法。」

但因為身份層次與文化程度上的落差,他們往往誤解了主流文化的特徵,這就造成了他們模仿上的「畫虎類犬」,殺馬特文化的「怪誕」就是他們模仿失敗的產物。殺馬特自以為的時尚、流行、前沿,在城裡人看來,則是廉價、土氣、誇張、傻氣。

尬舞一開始也是被視為殺馬特般的存在,只是殺馬特這個詞如今顯得有些「遙遠」,以至於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許多都市青年覺得尬舞「好笑」,內心中其實是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的,他們自認為比尬舞者更懂得時尚和潮流,尬舞的「好笑」就在於他們模仿得如此拙劣,但他們對此竟然不自知,並把他人的看熱鬧當做一種「獎賞」。都市青年替尬舞者的滑稽尷尬,他們甚至有點同情或可憐尬舞者的「無知」。

崛起的快手,與「尬」得怡然自得

然而,都市青年對於尬舞的優越感,很快就被證明是虛妄的。因為尬舞與殺馬特文化的本質並不相同,殺馬特文化是新生代農民工對於主流文化的靠近和模仿,但尬舞不是,它是大爺大媽以及殺馬特們的一種怡然自得,尬舞者根本不在乎城裡人的眼光。

這背後是的一大原因是,隨著快手等直播平台的崛起,廣大農民找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平台以及觀眾。日後傳媒史將證明快手的意義,它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傳播版圖。在前快手時代,整個中文互聯網其實是被城市精英所掌控的,他們定義著一切標準,帶動著整個潮流的方向。浩如煙海的APP也是以這群城市精英為目標用戶。但快手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它將目標用戶瞄準6.7億的中國農民,在此之前,他們一直沒有自己的發聲渠道、發聲方式,他們無法定義自己,他們不知道如何尋找同類。快手將他們匯聚在了一起。

尬舞一開始的流行,就是在快手,「逆天搖擺抽筋舞」的創始大媽,在快手上很快收穫了數萬粉絲。原本很多在城裡人看來怪異的、不可理解的娛樂方式,卻能夠在快手上大受歡迎。包括被主流文化譏諷為「鄉村重金屬」「城鄉結合部殺馬特rap」的喊麥,也能夠將一個一無所有的mc天佑捧成明星和千萬富翁,他們也有自己的造星能力。當殺馬特們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城裡人還以主流文化一套自居,並示以嘲諷或同情,就顯得自作多情了。

這也是為什麼去年一篇《殘酷底層物語》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爭議。這篇文章詳細描述了各種匪夷所思的「底層奇葩生活」:自虐吃玻璃、鞭炮炸褲襠、十五歲年輕孕婦、6歲紋身小孩等等聳人聽聞、不可思議的故事。作者有意挑選一些極端個例,以迎合城裡人對農村愚昧、落後、冥頑不化的刻板印象,在獵奇之餘,表達一種憐憫和同情態度。但這篇文章卻遭到普遍批評,根本就在於作者仍舊以主流文化自居,他仍把自己當做何為生活的定義者,可實際上,農村的殺馬特們已經找到了主流文化之外的、另外一種生活想像的方式和可能性。

他們尬舞,不為迎合城裡人,而是他們自得其樂,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有了懂自己的觀眾。城裡人尷尬,那你們就尷尬去吧。

尬的逆襲:我開心就好

直到這時,尬文化才脫離了殺馬特文化的廉價、土氣、誇張、傻氣,它那种放飛自我、我開心就好的酒神精神,反倒是主流文化所欠缺的且羨慕的——戴著面具生活都市人,有幾個人敢放開自己?越來越多人開始以平等的姿態看待尬舞。

於是,尬舞開始衍生出一些新詞,比如尬聊,通過百度搜索指數我們可以看到,尬聊的廣泛使用,比尬舞一詞晚了整整一年。但除此之外,尬唱等的搜索指數仍低得可憐,以至於連納入統計都沒有。

何為尬聊?就是尷尬地聊天。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尬聊指的就是,兩個人話不投機了,可一個人還在使勁地說,於是就三言兩語打發陪著聊下去。尬聊一開始的走紅,是因為一些受熱捧的「小鮮肉」在真人秀節目中不善言辭,但也不偽裝或假客套,而是即便尷尬也順其自然地聊下去。在粉絲們看來,偶像的尷尬反倒顯示出了一種自我、真誠和反差萌。越來越多年輕人在網路上曬出他們與他人尬聊的聊天記錄,他們縱然覺得這聊天氛圍尷尬,但我開心就好,我就是不想跟你客套,管你咋想。

尷尬的本意是人置身於某個左右為難的處境,而感到難為情、無所適從。這其實是一種不舒服的體驗,因此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避免讓自己陷入尷尬,也避免他人陷入尷尬。久而久之,尷尬就形成了一種壓抑機制,它壓抑住了最本真的自我,你也許想引吭高歌,但擔心歌聲難聽於是選擇沉默,你也想在勞累一天後到廣場上群魔亂舞舒展筋骨,但擔心他人的眼光於是你循規蹈矩……

但隨著尬文化的逆襲,人們對於尷尬好像越來越習以為常,因為人們對於自我的感受越來越重視了。有人認為尬文化的精髓是,我開心就好,這還是頗為準確的。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尬文化與時下蔚為壯觀的喪文化等青年亞文化實現了合流。無論是摒棄所謂的成功標準、選擇「漫無目的的頹廢」,還是不在乎外界尷尬的自我娛樂,它們共同顯示的是年輕一代更為獨立自主的個人主義,他們追求一種更自我更真實的存在,這有助於打破外在給定的規範和束縛,在某些時候,它還能夠解構某種偽飾的正經,實現一種溫和的反抗。

尬文化仍舊在生長中,它日後會怎麼演變雖不得而知,但並不會偏離「個體解放、生活方式多樣化」這一大方向。總之就是,只要我開心就好了,至於你尷不尷尬,who cares?

——首發澎湃新聞——

(全文完)

本文作者「曾於里」,現居P"y?ngyang,目前已發表了14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曾於里」關注Ta。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相冊:濕濕的夢
豆瓣日記:這裡是上海,這裡是無法回望的
豆瓣日記:夏末最美的雪山花海,沒有之一,就是現在
豆瓣小組帖子:電影推薦這6部結局神反轉的心理懸疑片,兇手你絕對猜不到
一位清華男生愛情自白史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蘑菇の日記:春天的秘密
散文詩:春天日記(二)
昭通旅遊日記:特色美食盤點
王源的日記,千璽的日記,王俊凱的日記,網友:信息量好大!
阿湯:日記中的羅春梅
散文詩:春天日記(一)
凱特王妃家的小虎妞:夏洛特公主的成長日記,霸道女王范ing
美文日記:賽里木湖之藍冰之約 二
克比和貝魯梅伯的奮鬥日記!海賊王扉頁故事連載第二彈!
美文日記:賽里木湖之藍冰之約 四
進擊的日記:畫畫歸零
春:閑趣日記(五)
美文日記:賽里木湖之藍冰之約 三
楊天石:蔣介石日記中的「兩岸密使」
聽繪本故事:蝴蝶的日記
日記:辟穀戰血糖
八卦《滇游日記》:難得「憤青」!徐霞客《滇游日記》中對大明的操蛋事情唯一的發聲
楊麗娟:周叔弢日記里寫的,張重威日記里也寫了
舊日記:片斷的記憶之翼
聽繪本故事:螞蟻的日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