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41歲航天博士死於工作,他活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

41歲航天博士死於工作,他活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嗎?



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將軍就要戰死在沙場上」


這是一位航天博士

在彌留之際發給妻子的簡訊




這位博士叫

劉從新





2012年


36歲的他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畢業

主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


這樣的學歷和專業


找個年薪百萬的工作根本不是問題




然而


他抱著對科研的極度熱愛


進入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771所研究發展事業部



專研圖像處理演算法的他


卻被分配去做CPU基礎軟體工作


和他的專業實在是相去甚遠




當有人問他博士白學了怎麼辦的時候


他不但一句怨言也沒有


還說:


感謝所里給我這個學習提升的機會




苦讀博士數年


人生已近中年的劉從新


就這樣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不努力學習必然跟不上啊


他開始日以繼夜的學習相關知識


每天搭最後一班班車回家




不斷地學習摸索


劉從新看到了軟體


對於航天型號產品的重要性




他一馬當先


帶領團隊建立了基礎軟體研發中心


和大家一起學習


可是內網資料有限啊


劉從新毫不猶豫


自掏腰包給組員和自己


買了國外論文網站賬號




他說:


以後要讓中國的型號裝備都能用上我們的智能軟體



2016年


可以說是人工智慧的元年


航天領域也極度重視智能計算


劉從新緊跟國家的需求


通宵讀論文寫材料申請項目




有一天


為了趕一份報告


和同事忙到凌晨4點的劉從新暈倒了

暈倒時


他手裡還緊緊攥著厚厚的材料


同事用力掐他的臉才醒來



 

從新跟同事在北京出差時通宵改報告的背影




然而


他醒來的第一件事


不是關心自己的身體


而是詢問項目的進展


他把項目當孩子一樣對待




累成這樣的他來不及休息


繼續投入了工作


有一天同事去向他彙報工作


看著他眼角滲出的血大聲驚呼


可是他竟然沉迷於工作


絲毫都沒有察覺到




很明顯


他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


在同事的勸說下


他象徵性的去了趟醫院


一個小時後就回來了


還說沒事 勤滴眼藥就好了




事實是


他手中的項目迫在眉睫


而他又對航天事業無限熱愛


哪裡有時間休息啊




在他這樣沒日沒夜的拚命苦幹下


2016年以來


他的團隊得到了863預研等一系列國家級項目


他們研製的操作系統


獲得了陝西省國防科技進步獎


在多個衛星產品上應用


團隊從0發展到20多人的智能計算中心



劉從新

在黨員民主評議活動中

寫下的自評書




然而


身體又不是鐵打的


哪裡受得住呢




今年3月


劉從新被診斷為癌症晚期


很難想像


在那無數個日夜的攻關戰中


他獨自承受著怎樣的痛苦




可是


他把所有的榮譽都給年輕人


所有的獎金都給其他同事


結果是:


在人才流動性如此之強的年代


他的班組裡竟沒有一個年輕人離職




而躺在病床上的他


依然堅持帶病看書讀論文


電話遠程工作


念叨著怎麼樣讓中國的軟體產業發展的更好




只是


在把人生最好的5年奉獻給中國的航天后


在他正當年富力強開始人生長跑時


他再也沒有機會看見他夢想實現的那一天




2017年5月23日


年僅41歲的他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帶著他未竟的夢和數不清的遺憾


嘴裡喃喃著:


要活下去,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


發給妻子的簡訊是


「將軍就要戰死在沙場上」






讀著他的事迹


蛋蛋姐幾度落淚




這幾年


每每提起航天事業


我們都是滿滿的驕傲和自豪


長征系列、神舟系列、嫦娥系列


它們的一次次升空


不斷刷新著中國航天業的記錄


撩撥著我們心底最深處的悸動




然而


我們的這些驕傲背後


是幾十萬像劉從新這樣活生生的航天人啊


可是


我們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他們




每當提起航天人


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錢學森


他放棄國外優渥條件毅然歸國


把中國的原子彈導彈事業向前推進至少20年





那其他的呢


大概都是一些不幸的消息了




1982年2月20日


47歲的羅健夫淋巴癌晚期去世


他為我國的航天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被稱為「中國式的保爾」





1972年他為我國研製出第一台「圖形發生器」


1975年他又研製出「Ⅱ型圖形發生器」


1981年10月


Ⅲ型圖形發生器進入攻堅階段


此時的他身體已經嚴重不適


然而他忍著疼痛又堅持工作了3個月




直到1982年2月6日


他才有時間走進醫院


這天上午被確診為癌症


下午他卻讓同事瞞著妻兒又回去工作了


因為他沒有時間看病


心裡想的是:


我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做完




1982年2月20日


填補了中國圖形發生器領域空白的羅健夫


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甚至連一句遺言都沒來得及給妻兒留下




無獨有偶


2012年11月25日


中國殲15總指揮羅陽因公殉職





在他生命的最後7天里


他都在遼寧艦上工作


在終於圓滿完成艦載機試飛任務


離艦登車後


他卻突發心臟病離世


這一年,他51歲


依然是人生的大好時候




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


我們曾為一個個奉獻青春和生命的航天人感動流淚


可是在中國航天事業


已經走向世界前列的今天


我不知道為什麼


依然有如此多這樣的事情存在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微博下


網友「六有新人」的評論


也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在別的系統和集團暑期組織

休高溫假或提高職工幸福指數

的時候,航天往往在搞

「大幹一百天」、「誓死保節點」、「超常工作」、「非常六加一」

等不要命的加班活動。




而「薇樂家的熊」的評論


似乎更加道出了實質






現在咱們就是

給一些私企外企培養熟練工

的,人才流失太嚴重。我認識的不少人,因為情懷,可以甘於奉獻,可是當遇到現實問題的時候,

情懷和奉獻不會幫他們解決問題

,只能選擇帶著遺憾跳槽。留下來的我們除了抬頭表示惋惜,只能繼續低頭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由衷的欽佩航天人的精神


感謝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無限驕傲和自豪


他們是祖國的良才


可是正因如此


每當有一個人離去


才會讓人更加心痛




人生四十正當年


他們本可以用自己的滿身本領


做出更多讓人驕傲的成績


可是卻在一場百米衝刺之後


就永遠離開了跑道




而劉從新的夢才僅僅開始了五年


便戛然而止


他的那兩句


「將軍就要戰死在沙場上」


「我要活下去,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包含著多少悲壯和無奈




面對兒子的離去


他70多歲的老母親在他葬禮上說的話卻是


「我的四兒走了


他的工作有沒有人能接上


有沒有給大家添麻煩?」


這背後是多少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凄涼





在他去世後


他的同事為他整理電腦時


看到了一個文件夾


那個文件夾里放著許多他一家人幸福的合影


還有他對剛上小學的女兒各科學業的規劃


可他卻再也沒有機會講給他聽




而像劉從新一樣的還有很多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航天人」


可我們不要忘了


除了「航天人」


他們也一樣為人父、為人子、為人夫


數十萬個航天人背後是數十萬個家庭


而對於每一個家人他們都是全世界




為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毫無疑問他們的精神值得每個人欽佩


可是


我們每個人捫心自問


他們真的該年紀輕輕就離開這個世界嗎


如果這是我們的朋友親人我們還會樂意嗎




相比於此


蛋蛋姐覺得


60年前清華校長蔣南翔提出的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反倒更加迷人





1957年


面對76歲高齡卻依然面紅身健的馬約翰


時任清華校長蔣南翔提出了這一理念




1964年


在慶祝馬約翰服務清華五十年的大會上


蔣南翔又一次表示:


「把身體鍛煉好,以便像馬約翰先生看齊,同馬約翰先生競爭,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在我們享受安逸生活的時候


我們惟願每位為國奉獻的人


擁有更好的生活


得到更好的健康照顧


能更加體面的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子


沒有後顧之憂的


健健康康為國工作五十年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

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航天博士「戰死沙場」生命定格在41歲》


六有新人、薇家樂的熊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博下的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史前大洪水」真的存在!亞特蘭蒂斯覆滅也源於此次大洪水
兩隻烏鴉坐著神鷹,這是「神鵰俠侶」生活?
去往天堂不再意味著永別,日本設計了一款軟體可以讓你和逝去的親人再見面
這個發明了電話的人,為了人類飛翔的夢想,發明了一大堆「不明飛行物」!
他們靠殘殺中國人名利雙收,又用相同手段搶銀行,逍遙了一輩子

TAG:酷玩實驗室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一職人78歲進公司,90歲還在工作,說要做到老死,日本網友聽了後……
她是楊冪旗下最拚命的女演員,工作4年只休息1天,美得驚為天人!
10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她曾辭掉年薪60萬主持工作,做演員後身家過億,如今45歲沒人要?
43歲醫生連續工作28小時後猝死!他們要多拚命才能被關注?
又一白衣天使猝死,1晚接診38人後,倒在工作崗位上,願一路走好!
她結過四次婚,為了工作打掉孩子,今63歲卻還擁有20多歲的容顏!
在這裡住滿20年,就給你240萬,工作是每年工作半年,你願意做島主嗎?
網傳她曾在夜店工作,嫁大22歲丈夫一夜成天王嫂,30歲美如畫!
工作10年,老闆卻讓人勸我辭職,我一氣之下群發條簡訊,老闆損失80萬!
23歲不工作天天睡覺,父親急得直跺腳,兒子:咱爺倆彼此彼此
漢獻帝禪位後還活了14年,他都在幹啥?從事這項工作,活得很愜意
36歲的胡歌和32歲的她坐在一起,都是工作狂,至今都單身
276年大明王朝,前後16位皇帝,看看他們的工作簡歷吧!
一年只工作5天,年薪70萬,卻無人問津,這樣的工作你要嗎?
日本研究:40歲之後每周工作應不超過3天
22歲就年薪60萬,辭掉主持人工作當演員,身家過億45歲無人娶
她辭掉年薪60萬主持工作轉型做演員,感情經歷坎坷,如今45歲身家過億依舊沒人愛?
致敬!一份工作堅持23年,22個春節不曾脫崗,是什麼讓他如此執著……
43歲醫生猝死:那些你羨慕的工作,並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