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南懷瑾老師講述:處處「缺德」,一切就免談了!

南懷瑾老師講述:處處「缺德」,一切就免談了!

曾子曰:「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段文字,它是在古往歷史上,評論一朝一代,創業建國者的經驗和成功失敗的大原則,同時也是一個人,要做任何一種事業的成功和失敗的共同原理。一字千金,真不愧是孔門賢哲弟子的名言。他首先提出「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之道,這個「道」字是一條不可變易的大原則之道,並非是說話之「道」。不過,你如把它當作要說話之先的「說道」,也勉強可以。總之,他說,要想創業建國,唯一的條件,須要有人民群眾的歸心擁護。有人民群眾才能得國;相反,失掉民心,就會失國。但怎樣才能得到人民衷心的歸向呢?答案:「是故君子先慎乎德。」這是說,你想要創業建國,或是你想做任何一件事業,必須要具備先能得到「人和」。你想要人心歸向,或是個人想要有朋友相助,必須先要從自己「立德」開始。如果你自己做人,態度、言語、思想等行為,處處「缺德」,一切就免談了!不過,一個「德」字,涵義太多太廣太深,真是一言難盡,說不完的,不是隨隨便便說一句「道德」就對了。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一直說到這裡,仍然還都在「德」字的範圍里打轉呢!明白這個道理,自可了解下文所說的推理:有德,才有人眾;有了人眾,就會有土地;有了土地,就會有財貨;有了財貨,當然就能興起種種妙用了。尤其是一個國家,就是人民、土地、財貨三個因素的綜合凝聚。然後構成一種總動力的共同經營,那便是後世所說的「政治」和「治權」的內容了。其實,一個人家也是一樣,先由男女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共同辛苦經營,成為一個家庭,也是同樣的道理。至於現代人的創業,無論是工商事業、金融事業或社團事業,也不外於此理。但他特別慎重地提出注意,任何創業成功的基本條件,在於個人的「行為道德」,也就是包括心理行為和處事行為兩種的綜合。所以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個「末」字,不是說財是沒有用的意思。這是說,一個人,自己的道德行為是根本,財貨是由根本所發展產生的枝末。換言之,德行,猶如樹根,財貨,猶如樹的枝葉。樹根不牢固,枝葉是不會茂盛的。所以在爭取人和與爭取財貨這兩者之間的妙用上,曾子就特別提出一個道理,即「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這個大原則,那是萬古不易的名言,也是人類生存和生活上的大原則。賺錢難,聚財難。但是用錢更難,散財更不易。能夠賺錢聚財,又能夠善於用錢和散財的,必然是人中豪傑,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及的。至於死守財富和亂散錢財,當然是一般社會人群中常有的兩種典型。

-(以上內容整理自《原本大學微言》)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這是孟子提的一個政治大原則。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如果是政治家,所領導的,就是「土地、人民、政事」三寶,這三種是真正的寶。如果一個國家的領袖,重視珍惜的是珠寶珍奇的話,災難一定會很快光臨到他身上。古今中外皆是這種事實,應驗在帝王身上的很多,最著名的是明末的崇禎皇帝,就是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後,在煤山上吊的那個皇帝。實際上他是一個好皇帝,品德也很好,就是有一個毛病,手撒不開,財貨要抓在手裡。流寇作亂,要籌餉用兵,他一直說沒有錢,拚命向民間增加賦稅。管理財政的大臣向他報告,不能再加稅賦,老百姓已經沒有力量負擔了,建議他用皇室內庫的錢。他還是不允許,說這是不能動用的。等他弔死煤山以後,流寇打開內庫,裡面多的是黃金、白銀、財寶,供給一百萬部隊的軍用都足夠。這就是「寶珠玉者,殃必及身」。青年人要注意一點,如果要想做一番事業,應該知道「財聚人散」的道理——鈔票都在你口袋裡,社會的人際關係就少了,沒有「真朋友」了;「財散則人聚」,孟嘗君就是這樣,鈔票撒的開,解決了別人的困難,自己的錢當然沒有了,但是朋友多,人際關係多,有了苦難,則有朋友幫忙。孟子雖然說的是政治原則,用之於人生,也是一樣。儘管在有形的財富方面,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然而還是有無形的財富土地,以及自己的學問、思想、人品、真理等。人生的立場站穩就有「土地」了;有了人格,就有同道的朋友,那就是「人民」;然後有了合乎道德的標準行為,就是「政事」。國家如此,個人也一樣,「土地、人民、政事」,這三件是大寶,如果只重鈔票,當然「殃必及身」。

-(以上內容整理自《孟子與盡心篇》)

「何以聚人曰財」,所以我經常開玩笑說,人是錢做出來的,沒有錢不好做人。「何以聚人曰財」?我們中國的古訓是「財聚則人散」,這個人發了財就沒有朋友啦。要人聚便要財散,這要看你走哪個路子了。

-(以上內容整理自《易經系傳別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在國學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講述:因果報應您真的信嗎?
南懷瑾老師: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
潔癖到極致,是什麼體驗?會有什麼運勢?
南懷瑾先生:一個人沒有倒過楣,便永遠沒有出息
南懷瑾先生:打好基本功,是聰明人走的老實路

TAG:樂在國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講述:談如何對治「失眠」問題?
南懷瑾老師講述:真正的天眼是什麼?
我一個江南的朋友講述的故事,你有無法解釋的事嗎?
南懷瑾老師講述:「潛龍勿用」說的是什麼?
南懷瑾老師講述:人真可憐!為誰辛苦為誰忙?
南懷瑾老師講述:情愛欲是三層次,離開欲愛才談情
一個遠處的朋友講述的故事,這樣的病你知道嗎?
老家南方的朋友講述的故事,有些東西你能解釋嗎?
一個遠處的朋友講述自己家的故事,有的事情經歷了才信!
南懷瑾老師講述:佛究竟悟了什麼?
李健講述曾經的苦楚,周杰倫一句話讓他尷尬,真是太逗了!
南懷瑾老師講述:看相到底是在看什麼
這是一個奇怪的朋友講述的故事,你是否問心無愧呢?
一個朋友講述自己女兒的故事,你說話說的早嗎?
兩個遠處的朋友講述的故事,你碰到過什麼怪異的事情嗎?
朋友講述自己家鄉的靈異故事,話不可以亂說,事你敢做嗎?
他敢說,你敢聽嗎?一位保德(義門)老革命的深情講述
南懷瑾老師講述:有求皆苦,無欲則剛——誰能不落入慾望的牢籠?
我一個來自廣西的女朋友講述的故事,話不能說的太絕!
南懷瑾老師講述:為什麼人無法萬緣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