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邱晨:我們的世界,其實不需要英雄?
導讀:房價為什麼會越漲越高?電視劇,為什麼會越來越難看?蘋果手機的屏幕,為什麼會越來越大?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中,《奇葩說》奇葩之王——邱晨將通過解讀《自下而上》闡述一個觀點:世界的改變,跟英雄其實關係不大,而是人類文明的自然演化。
你好,我是邱晨。接下來的《小學問》,咱們要跟著《自下而上》這本書,一起學習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那就是,這個世界的變化,究竟是誰造成的?
比如,房價為什麼會越漲越高?電視劇,為什麼會越來越難看?蘋果手機的屏幕,為什麼會越來越大?
我相信,每個同學對這幾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大部分人,可能以為:房價高,是因為房地產商囤積居奇!電視劇難看,因為製作方不肯花心思!蘋果手機越來越大,這是庫克背離了喬布斯的初衷!
這種答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認為,這些變化的背後,都是有一個很強大的人在施加影響。
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觀念工具,卻要告訴你:
歷史上,那些出乎意料的變化,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承受者,而非肇事者。對於世界的變化來說,即便是處於關鍵點的英雄,往往也是順勢多過造勢。簡單來說,世界的改變,跟英雄其實關係不大。
01
舉個例子,一個真實的故事,前半部分大家都聽過。
說的是英國科學家,弗萊明,有一次忘記清洗培養皿,結果度假回來後發現,有一小塊長霉的地方,恰恰沒有細菌發育。所以他發現了青黴素,於是拯救了成千上萬的人。
老故事的結尾呢,都說要我們向弗萊明學習,觀察要細緻,不漏過任何一個細節,因此才能發現常人觀察不到的東西。很有說服力,也很正能量。
人們喜歡這個故事,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故事裡有一個英雄,是英雄從常人不會注意的培養皿中,英明神武地指明了人類前進的道路。
第二,故事幾乎沒有曲折,從忘記清洗培養皿,到生產青黴素,是一氣呵成的過程。甚至因為失誤而發現青黴素,也被包裝成了一個上天對勤奮者的獎勵。
但這個故事,有兩個問題。
第一,明明是弗萊明忘了洗培養皿好不好,這明明是不認真、不細緻的表現,怎麼反過來弗萊明成了正面典型?
第二,事實上,弗萊明並沒有發現青黴素,他只是猜測到,一定是有一種化學物質,在殺死細菌;但他不知道是什麼,也沒有能力、沒有技術、沒有錢,去解決這個問題。
真實世界裡,弗萊明的論文寫了長達10年時間,都無人問津。直到二戰開始後,美國政府向科研投放了大量資源,召集了數百位生化學家,和數千位工程師聯合攻關,直到1944年,才成功將青黴素量產。
到這裡,我們才真正講完青黴素的故事。這裡面能有什麼啟發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都有一種所謂的「聰明人迷信」,會不由自主地放大英雄、領袖、聰明人的力量,認為他們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石。
雖然青黴素的發明,並不完全是弗萊明的功勞;甚至弗萊明之前,人類就已經知道黴菌可以被抑制。弗萊明最大的功績,真的就僅僅是忘記洗那個培養皿,並且很碰巧地看到了黴菌,而已。但是為了敘述的方便,也為了展現人類個體的強大,我們仍然將功勞歸結於弗萊明一個人。
02
這种放大聰明人的影響力,對聰明人無限崇拜的觀點,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軍隊打了勝仗,說明是將軍指揮得當;公司風生水起,因為老闆是商業奇才;國泰民安,是政治家在運籌帷幄。等等。
但,一個公司成功,真的就代表老闆牛逼嗎?雷軍先生有一句名言,說只要站在了風口,什麼豬都能飛。前陣子,有人補了一句,說只要風停了,什麼豬,也都能摔死。所以一個公司成功,到底有多少因素是天時地利呢?
又或者,戰爭勝利,真的一定是將軍英明神武嗎?為什麼不可能是瘟疫流行,不可能是天氣寒冷、敵軍沒有禦寒裝備呢?要知道,拿破崙可就是這樣失敗的。
而且,我們小時候上歷史課,但凡遇到朝代更迭,是不是都說是皇帝昏庸,大臣貪污,農民民不聊生,接著義軍一起、振臂高呼?
但是現代史學認為,在工業革命之前,人口和糧食產出的數量對比,才是決定王朝興衰的重要原因。比如元朝末年人口9000萬,超出全國耕地糧食供給的能力,所以爆發起義;戰爭和瘟疫殺死了4000萬人,糧食和人口基本平衡了,明朝初年才得以國泰民安。
你看,同樣一件事,反映的究竟是領導者的指揮出色,還是周圍環境大勢所趨,很多時候沒有那麼絕對。
但是,對聰明人的過度崇拜,也很正常,心理學解釋,這是人需要控制感的體現。我們拒絕不確定性,認為萬物皆有因果。所以,在看到社會變化時,大多數人,都是自上而下來思考的。
我們要檢討的,是能不能有第二種思維方法。這個世界,能不能不要總是靠聰明人帶領?
那我們今天提出的觀念工具,就是反對聰明人崇拜的。學術上,叫做「增量式漸進變化模式」;或者,我們給他取個簡單易懂的名字,就叫「自下而上」的演進模型。
這種自下而上的演進模式,你其實也聽過,就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觀點。生物的進化並不是上帝在操控,而是不斷試錯的結果。那些更適合環境變化的生物,才得以存活至今。
但是呢,以前我們一直覺得,這種緩慢的進化,只是在自然世界比較常見。人類社會中,就一定要英雄人物的干預。
其實並不見得。舉一個簡單例子,解釋人類社會中的「 自下而上」演進模型。
請問,一夫一妻制,是怎麼形成的?
一般人會告訴你,要麼,是咱們新中國建國後,為了破除封建婚姻,保證男女平等,國家立法規定的。或者稍微懂歷史的人,會告訴你,在17世紀初的英格蘭,大名鼎鼎的克倫威爾推翻國王后,一群革命家們,共同拍板,決定要實施一夫一妻制。
但是真相呢?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跟他們都沒關係。主要是自下而上發生的三個轉變,造成的。
第一,生產力提高了,不用群居了;
第二,商品交易的普及,帶來了每個個體之間的獨立、平等,和邊界意識;
第三,武器尤其是熱武器的出現,讓男人很難通過自己的個體力量,去佔有更多女人。
你看,一夫一妻制變成一個道德正確的觀念,以至於變成社會現實,並沒有那麼多的英雄故事。
03
咱們的問題就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對自己和世界沒有掌控感,就反過來覺得聰明人無所不能,覺得他們總是下著一盤大棋,改變和操控著世界。
與此同時,我們也把世界的問題,歸咎於某些個體,從而產生了陰謀論,覺得從經濟問題到環境危機,都是有人想要害我們。但其實,這一切,可能都不過是人類文明的自然演化罷了。
這次講的主題,其實來源於英國學者馬特·里德利寫的一本書,叫做《自下而上》,他分門別類地介紹了社會不同領域的演進模式,告訴我們,為什麼人類其實不需要英雄。
我們希望能通過這個課程,讓大家逐漸放棄這種崇拜聰明人的迷信,放棄這種對人類意圖、設計和規劃的痴迷。
我們會將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套用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經濟學、哲學、科學, 讓你看到潛藏在底層的、未經規劃的、卻又在步步推進的社會變化過程。
米果文化《小學問》:是由馬東出品,米果文化主創邱晨、馬薇薇、胡漸彪、黃執中、周玄毅共同打造的一款從知識中發現觀點,並幫助你提升邏輯思維能力的知識付費的音頻產品。
點擊展開全文


※與「十」俱進,愛拼才「惠」游歐洲!拼假也能過黃金周小長假!
※無人化、全自動化的賓士生產線…強大的機器人和夾具,令人嘆服!
※柏林熊貓館正式開門迎客,德國人民排起長龍只為看他們一眼
TAG:德國生活 |
※女人這樣「撩」你,其實就是在說「她需要你」,還不懂?
※表面夫妻已坐實?趙夢玥:說盧本偉帥的人眼睛需要做手術!
※賭你不知道!我們需要的不是尊敬,不是祈請,而是……
※俞飛鴻,袁泉,曾黎,陳數。這劇不需要劇本,看著她們就夠了!
※《馬戲之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愛與勇敢!
※對你體貼,就表示心裡愛著你的星座,不需要猜了!
※陳思誠的翻身:慕強的世界,你需要拿出亮眼的履歷
※視覺中國這種照妖鏡,也就劉亦菲能這麼美了吧!網友:真的不需要P圖!
※羅斯:我不需要你們的認可
※你不一定知道: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其實是浮沉!
※從魏銳被KO說起,我們需要的真正反思!
※其實真正需要強大的,不是你的外殼,而是你的心
※炫耀是需要觀眾的,而炫耀恰恰讓我們失去觀眾
※其實我真的需要你!
※張柏芝今天發文:我也有需要!謝霆鋒終於承認了!
※婚姻關係里,最不需要的,其實是忍耐?
※搞笑趣圖:彪悍的童年不需要解釋!孩子,你們長大後不得了啊!
※江榕兒:親愛的不要那麼逞強,你需要找個人來陪
※最好的愛,就是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在。
※視覺中國這照妖鏡,也就劉亦菲能這麼美了!網友:真的不需要P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