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王建宇:科學家的創新思想及技術經驗成就「墨子號」

王建宇:科學家的創新思想及技術經驗成就「墨子號」

王建宇:科學家的創新思想及技術經驗成就「墨子號」

王建宇:科學家的創新思想及技術經驗成就「墨子號」

圖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墨子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衛星總指揮王建宇

新華網上海8月20日電(劉丫) 1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墨子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衛星總指揮王建宇參加「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時表示,「墨子號」的成功離不開國家多年來對量子研究的支持,同時,科學家的前瞻思想以及各科研單位的強強聯手也是成功的關鍵,再加上我國在量子通信研究和空間技術所積累的經驗,促使我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世界。

2016年8月16日,以「墨子號」命名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吸引世界科技界矚目。目前,「墨子號」已提前完成預期兩年實現的三大科學任務,成果喜人。「墨子號」完成了哪些科學任務?任務完成後它還將做些什麼?講座中,王建宇就公眾對「墨子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一一講解。

量子通信與其它通信技術互補,其安全性極高

王建宇表示,量子通信技術並不是要替代傳統的光通信、微波通信和無線電通信等技術,而是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增加量子保密技術,使得通信更加安全可靠。量子密碼利用了量子的不可分割和量子的不可克隆這兩大物理特性,確保量子密碼在分發過程中不被破獲。通俗來講,量子是一份一份的,傳給目標方時,第三方是不可能通過截取一部分量子而獲得密碼,也不可能通過克隆的手段而獲得密碼。

「墨子號」瞄準量子通信尖端理論進行科學實驗

王建宇說,「墨子號」是全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它不是一顆業務衛星,由於很多原理性的量子實驗從未在太空中進行,所以「墨子號」的主要任務是驗證通過衛星進行量子保密通信的可行性並進行演示,同時還開展量子力學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的空間驗證。第一個實驗是通過衛星進行量子密鑰分發,目的是通過這個實驗告訴大家這個技術手段在全球範圍內是否可行的;第二個任務是驗證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在上千公里的距離中能不能成立;第三個任務是從地面將量子態通過隱形傳態的方法傳到量子衛星上,來驗證量子的隱形傳態這一物理特性。這些實驗做完後,科學家在發展真正實用的量子衛星道路上更近了一步。

未來,「墨子號」將完成更多科學任務

目前,「墨子號」最初的三大科學目標已全部完成,王建宇表示,量子衛星做完這些實驗並不意味著它沒有用處了,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墨子號」完成了我國科學家自己設計的實驗,現在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對「量子號」感興趣,所以我國科學家可以與其它國家的科學家一起做更多的實驗。另外,成功發射一顆量子衛星是很不容易的,量子領域需要驗證的科學任務也還有很多,所以我國的科學家仍在設計新的量子科學實驗讓「墨子號」來完成。

「墨子號」所做的科學實驗在量子力學中很尖端,與大眾目前的生活還不是十分密切。王建宇表示,今後我國科學家可能會發射更多的量子衛星,應用在我們國家安全、金融等領域的保密通信方面。

「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上海科協大講壇、新華網「科技前沿大師談」等單位承辦,講壇時間為8月17日至21日,期間近20位院士專家作為主講嘉賓或對話嘉賓參與活動,他們將圍繞轉基因、量子通信技術、海洋資源開發等前沿課題及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展開講解與討論,公眾將與專家面對面交流。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科普頻道 的精彩文章:

史上今日:1990年8月20日 沈大高速公路全線試通車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立偉:因「國家需要」,成就科研之路
王擁軍:在科研的黃金時代勇攀創新高峰
史上今日:8月18日 「三角快帆」試驗火箭首次垂直起飛和降落

TAG:新華網科普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科技創新的哲學思考
科沃斯: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 構建行業精尖人才創新平台
香港「星之子」的科技創新夢想
王田苗教授:「硬科技」不能只炒概念,智友天使學院將打造科技創新「新矽谷」
智能科技教育搭建創新人才之橋
特斯拉在京建科技創新中心
思科黃樂:融創新納智慧 思科智能協作策略
鄭永春:科普是科技創新的基礎
蔻辰品牌創始人徐楠楠:創新思維成就中國美妝行業標杆
管延密代表——用創新科技打造「智慧磐石」
越疆科技嘟寶特——人工智慧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漢嘉設計:堅持提升建築藝術創作和工程技術的研發創新能力
中新科技張凱:創新智慧商顯 點亮科技未來
構建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新模式
中國將來會變成科學技術創新的國家嗎?
亞馬遜「全球化創新」的三把斧:商業模式、科技、人才培養
一眾科技——大興區科技教師創新、創客專題培訓
電子科大:依託「新工科」建設 培養創新引領性人才
科沃斯機器人南京人工智慧研究院正式成立 構建行業精尖人才創新平台
娃哈哈成立科技創新中心 包括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