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劉羅鍋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

劉羅鍋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

1、劉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 劉統勛長子。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 翰林院庶吉士、 太原府 知府、 江寧府知府、 內閣學士、 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2、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 劉統勛更是官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勛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

3、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 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 成親王、 翁方綱、 鐵保)。

4、清朝 徐珂稱讚劉墉:「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 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台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

5、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其小楷不僅有 鍾繇、 王羲之、 顏真卿和 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風致。劉墉還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

6、劉墉嗜好藏書,家中藏書既廣且博,除經史子集四部之外,對於佛、道、類書、碑帖、字畫、戲曲、小說、彈詞、曲譜、平話之類無不收藏,此外收藏奇石、硯台、毛筆、古琴等也均稱名一時。

7、劉墉與 紀昀、 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傳其人聰明絕頂、為官剛正,在民間有著「劉羅鍋」的稱呼。

8、然而歷史上的劉墉是否真是個羅鍋,又是否曾中狀元,並無確鑿史據可考。據一些雜文筆記記載,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相傳當年殿試前十名卷冊被遞到 乾隆皇帝面前,劉墉卷本來列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劉墉由於出身相門而被降格,與狀元失之交臂。

9、此後民間有傳言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讀書寫字,背看上去有點駝,因此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也有史料指出, 嘉慶皇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而成為「劉羅鍋」說法的出處。不過劉墉當時已是年屆80歲的老人,有些駝背彎腰本在情理之中,並不能成為劉墉是「羅鍋」的證據。

10、《劉墉書法精品集》主要內容包括:節錄《聖教序》;行書卷;臨各家法書;行書詩卷;行書臨各家冊;行書冊頁;行草冊頁;行書冊頁;行書七言詩;行書;行書錄蘇軾詩文;行書節錄晉書語;家書冊頁;書法冊頁;行書立軸等。

11、劉墉的書法,貌豐骨勁,筆短意長,墨濃勢厚,具有雍容端莊的風骨,並且結體嚴謹、墨色濃重而沉鬱、富有"靜"趣的藝術風格,典型"墨豬"風貌。

12、書體玉潤豐圓,章法規整疏朗,墨色深厚濃重,筆劃粗細隨意,結體嚴謹而又舒展,既符合古法而又有新意,書風學智永乃至魏晉而又有創新,不愧為劉氏草書佳作。

13、劉墉書法的結體嚴謹而又舒展,絕少連帶飄動、流暢華美的形態,而是每個字自成回合,勁氣內斂,且字與字之間的呼應關係處理恰到好處,最後達到以稚拙求生動,以端嚴求變化的高水平。【黑貓工作室整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品評 的精彩文章:

TAG:書畫品評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長廊——袁英才書法作品選
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書法藝術的價值取向
淺談書法作品的藝術欣賞
李龍青 「書畫頌兩會 藝術鑄豐碑」書法家 藝術檔案與作品欣賞
史正學、王繼興書法藝術作品欣賞
如何判斷一幅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
實力派書法家陳龍渠藝術作品欣賞
楊潔篪先生書法藝術作品欣賞
李鐸、沈鵬、史正學書法藝術作品欣賞
藝術家的價值不菲的項鏈藝術品
實力派書法家魏聖全藝術作品欣賞
法國藝術家人物肖像油畫作品
書法家楊兆豐藝術作品欣賞
淺談藝術品的原作價值,拍出天價的藝術品真的值嗎?
收藏名家劉玉璞山水畫作品之學術、藝術、投資價值分析
硬筆書法有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嗎?
藝術貓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藝術研究協會副主席黃吳懷書法作品
書法家付俊傑藝術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