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精選20句,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點上面
藍色字
免費訂閱!
點擊
「了凡易經學院(
JZ6877
)」關注,
周易角度剖析
財富、
情感、
才學、
仕途、
環境布局
等不為人知的奧秘。
關注易經,學習易經人生智慧!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尊為「儒門聖典」、「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其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其中的《易經》約成書於殷周之際,《易傳》約成書於戰國時期,漢代時立經學博士,《周易》被奉為經書。此後的兩千餘年間,它一直穩居封建時代主流學術的核心地位,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數萬字的《周易》你可能沒時間全部讀完,但其中的精句卻不可不知,今日我們精選
《周易》20句,與大家共享共讀。
1、上九,亢龍有悔。
上九天,龍飛得過高,必將造成後悔之事。(做事有度,物極必反)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道的特點是永遠不停地運動變化,誰也不能阻擋。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強,奮發向上,永不鬆懈。
3、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地的氣勢厚實溫順,君子應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來包容萬物。
4、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坤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身居高位而不驕傲,屈居人下而不憂愁。所以說自強不息而又隨時反省,雖面臨危險而無災禍。
5、同聲以相應,同氣以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
同樣的聲調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溫的地方流,火往乾燥的地方燒;雲隨龍而出,風從虎而現;說明天下萬物都是親附同類的。
6、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君子通過學習來積累知識,通過討論來明辯事理,用寬厚的態度處事,運用仁義來行事。
7、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缺。
長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會傳到後代;長期做壞事的家庭,禍患一定會害及子孫後代。
8、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勞苦功高而又謙遜的君子,能夠得到百姓的敬服。
9、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昏昏沉沉地貪圖在自在安樂上,這種局面怎能長久保持下去呢?
10、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辯物。
天與火在一起象徵團結,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種人的是非善惡,辨別事物的差別同異。
11、慢藏誨盜,治容誨淫。
自己的東西不仔細保管會招致別人盜竊,過於打扮自己的容貌會導致壞人姦淫。
12、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辛勞於事務,勞苦到極點,但是卻不誇耀自己的功勞。立了大功,作出真正的貢獻,但不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別人的感激、讚揚,這是忠厚到了極點。雖然有極大的功勞,但還是甘居別人之下。
1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不做大量善事就不能成為一個聲譽卓著的人,不幹壞事就不會成為毀滅自己的人。品行不好的人認為,一般的好事對自己來說沒有多大益處而不去做,一般的壞事對自己來說沒有多大損害而不去改正。所以壞事多了而無法迴避責任,罪惡大了而無法得到寬恕。
14、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安定的時候不忘記危機,生存的時候不忘記滅亡。
15、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篤其志而後行。
聰明睿智的人會先安定好自己然後才行動,會先觀察別人的心思然後發表意見,會先和別人做朋友然後才有所請求,會先定好自己的目標和志向然後才努力前進。
1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兩人意氣投合,會形成一股鋒利得可以切玉斷金的力量。
17、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君子的聲勢會伸張,小人的聲勢會消退。
18、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平易就容易讓人明了,簡樸就容易使人順服。容易明了則有人親近,容易順服則能夠建功。
19、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有人親近則處世就能長久,建功立業則立身就能宏大。處世長久是賢人的美德,立身宏大是賢人的事業。
20、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天地順自然而動,所以日月運行不會有差錯,四季的更替也不會有差錯。聖人順自然之理而動,則刑罰清明而百姓順服。
小編推薦:
給大家推薦一個微信號,高貴典雅,教你做一個有品位的人!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 閱讀原文,特意為你準備!


※無論信與不信,因果都在那裡
※十個起名用字上的禁忌,看看有你嗎?
※《了凡四訓》:人的的好運從這四處來,改過立命,求得福報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深度好文)
TAG:了凡易經學院 |
※原創《趣味歷史(中國歷史篇)》(10)秦國
※以周之名:中國古代的6個周政權得名緣由梳理
※100種中國文化符號,中華民族之隗寶,值得珍藏
※中國10大鎮國之寶,驚艷世界!
※中國古典年畫「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中國古典年畫「四大名著」之《西遊記》
※「文明之光·2017中國文化交流年度人物」揭曉
※(20)「五羖大夫」百里奚:中國式成功人生的三種「貴人」——《讀史要略之禮樂中華》
※中國十大名茶,歷史來源
※細數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大瑞獸
※中國的文字文化之一:甲骨文
※中國古亭,大美之境!
※中國四大名硯——歙硯
※以秦之名:中國古代的5個秦政權得名緣由梳理
※五大2017年度中國藝術關鍵詞之「科技」
※文史 | 梁啟超:《中國史敘論》(190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書法
※郁土:讀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中國傳統文化之儒家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加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