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製造水平,「機器換人」成企業布局重要一環
近幾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就給中國製造業追趕處於發展前列的美國、德國、日本製造業提供了機會。如果抓住機會,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結合起來,就會大幅提升中國製造的水平。
在當今世界形勢下,強大的製造業已成了國家整體實力的基石,《中國製造2025》奠定了中國的製造強國戰略,要發展先進的製造業,智能製造無疑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
中國智能製造在中國製造2025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現在無論在長三角、珠三角,為了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提高質量,應對一些環境問題,招工難等等問題,企業數字化網路化製造——也就是「機器換人」正在成為趨勢。
眾所周知,產品的質量取決於兩大因素:第一個就是關鍵零部件的質量。如果關鍵零部件不是優質的,我們絕對做不出優質的產品。第二點就是勞動者是不是敬業。
在中國有很多產品講究精雕細刻,這些產品在小規模生產的時候質量能夠保證,但是一遇到大量生產,質量就出現了問題,所以世界上認為中國製造是中低端製造。但是,如果用機器代替了人的重複勞動,可能使得產品的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原機械部副部長沈同曾經說過,中國製造的質量問題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好好做。解決這兩個問題,一是要靠數字化網路化的機器來代替人從事重複性的勞動,二是要培養敬業精神。
如此說來,「機器換人」勢必會成為製造業發展的重要一環。目前,浙江、廣東等省份都宣布啟動「機器換人」計劃。以廣東為例,未來三年工業技改投資累計將達9430億元,並將推動1950家以上的工業企業實施「機器換人」。
當前人工智慧已經在五大領域加速商用化進程:語音識別、圖象識別、搜索優化與數字營銷、智能駕駛、數據服務,特別是與我們現在所說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的製造結合,讓很多工廠可以提供智能產品。如果說數字化網路化是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開始,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成為這次變革的高潮。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等更多新技術進一步成熟,機器人將變得更加聰明,在很多領域、很多場合都能承擔更多工作,成為人類重要的助手和工具。羅軍認為,人類與機器人將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但這是一個長期的漸進式過程。
儘管機器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類勞動力從事大量工業生產活動,但是對這些機器人的監管仍然少不了人類的參與。然而,現在不少工廠的情形是,工人已經逐漸換成了機器人,可人類技師卻還在用傳統的方法監測這些機器人的工作情況,顯得極不協調。而且,工廠用機器換人的一大原因是人類勞動力不及機器效率高又成本低,但是,完全用機器取代人工,所耗費的成本也絕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時候,人機協作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所謂「人機協作」,就是要讓人和機器人共存,機器人進行作業,人來管理機器人。工業4.0的實現,智能化的發展,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把操作工提升為工程師來管理更多的機器人,以創造更多的產能,而不是簡單的用機器人將人員取代而已。未來的幾年,技術還是會向從腦力和體力層面上對人類的進行進一步增強的方向去發展,機器與人體的結合可能會是另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
文章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點擊展開全文


※植保無人機發展迎來利好,有望在六大方面實現成長
※從生產到銷售 物聯網全面優化食品供應鏈
TAG:工控中國 |
※提升「智造」水平 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
※中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首超全球平均水平
※我國這項技術研製成功!有望提升航空鈑金製造業發展水平
※中國高水平開放給國際郵輪業巨頭創造發展機遇
※進軍最高水平精密製造——中國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
※只要技術水平能和美軍持平必成熱銷款,中國這武器世界銷量第一就是鐵證
※抓住這次機會提升職業技能水平
※中國戰艦發動機技術水平世界一流,僅中國能造,為海軍解決大難題
※中國產業的技術水平及人才與國際領先的差距,重複投資只會帶來產能過剩;通過國際併購依舊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
※德國製造業自動化水平排名世界第三,航空維修業都要引入機器人了
※中國無人機整體水平躋身世界第一梯隊 但可靠性仍有待提高
※中國工業機器人化水平潛力巨大
※國產四足機器人趕超國際一流水平
※提升中國銀行業的人工智慧應用水平
※用 AI 和機器學習提升業務水平 這將成為未來市場專員的主流方向
※我國手機重要部件打破國外壟斷 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中國製造?這一項技術即將邁入世界一流水平!
※上海高水平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將繼續成為全球外商投資的首選地之一
※紫光在IC產業的布局越來越完善;大陸封測行業是最接近國際水平的半導體領域;存儲器市場中國三小龍需要沉下心來做好技術、等待機會
※國產工業機器人技術水平目前出於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