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編年史-隋朝篇

長安編年史-隋朝篇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朝疆域圖

開皇元年(公元581年)

二月 北周相國隋王楊堅在長安即皇帝位,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八月 突厥阿波可汗遣使來長安與隋通好。九月 突厥沙缽略可汗遣使來長安與隋通好。是年 民間男女可出家為僧尼,百姓計口出錢造佛教經像。

開皇二年(公元582年)

正月 百濟(朝鮮半島西南部古國)遣使來長安向隋贈送方物。六月 在漢長安城東南、龍首原南麓營建新都,由太子左庶子宇文愷負責設計施工。十二月,命名為大興城。七月 在大興城東南隅樂游原上修建靈感寺,在大興城南部九五崗原上改建大興善寺。是年 建新都承明坊時掘得「甘泉浪井」七處,改坊名為醴泉坊(遺址在今西安城西門外豐鎬路南),置醴泉監管理甘泉井水,專供御廚取用。

開皇三年(公元583年)

三月 文帝由長安城遷都大興城。八月靺鞨(今東北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和黑龍江中下游的古部族)遣使來大興城向隋朝貢。十一月 撤銷京兆郡,設雍州直轄各縣。十二月 改萬年縣為大興縣。長安、大興兩縣治所由長安城分別移大興城長壽坊(今雁塔區蔣家寨附近)和宣陽坊(今碑林區雁塔路北段)。△ 禁止都城上元節(正月十五)張燈狂歡活動,以示節儉。是年 開鑿龍首、永安、清明三渠,分別引城東滻水、城南洨水和潏水入大興城,供都城生活用水和宮廷、苑囿環境用水。△ 將漢灞橋向東南移約5公里,與都城通化門直對,並改建為石橋。△ 修建驪山華清池屋宇,植松、柏1000餘株。△ 頒發銅斗鐵尺標準器,統一度量衡。

開皇四年(公元584年)

六月 由宇文愷設計施工,重開漕渠。從大興城西北引渭水東絕灞水,略循西漢漕渠故道以通黃河,並在渠口附近修築廣通倉,轉輸、儲備關東糧食以供給都城。漕渠開通後命名廣通渠,仁壽四年(公元604年)改名永通渠。

開皇五年(公元585年)

四月 契丹(今東北遼河流域的古部族)多彌來大興城向隋朝貢。

開皇六年(公元586年)

七月 關內七州連月大旱,糧價大漲。免除本年賦役。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

隋滅陳之戰

正月 晉王楊廣率軍滅陳,俘後主陳叔寶。四月,遣送陳後主與王公百司至大興城。

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

正月 高麗遣使來大興城向隋獻禮。二月 吐谷渾(今甘肅、青海間的古部族)遣使來大興城向隋朝貢。

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

正月 奚(今內蒙古的古部族)、霫(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北的古部族)、室韋(今嫩江流域和黑龍江沿岸的古部族)遣使來大興城向隋朝貢。十二月 在長安城及關中各地,重新雕撰被毀棄的佛教經、像。

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

四月 名樂師萬寶常奉詔製造樂器,並撰《樂譜》64卷。五月 關內大旱,至七月仍大旱不止。文帝率民去洛陽就食度荒。

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六月 林邑(今越南中部的古國)遣使來大興城向隋贈送禮品。

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

七月 東突厥突利可汗遣使來大興城迎娶安義公主。

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

十二月 日本國推古天皇遣使來大興城,文帝命大臣詢問其政治、經濟、民俗。△ 天竺僧那蓮提黎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在開皇年間,先後來到大興城,在大興善寺翻譯佛經59部、278卷。

仁壽元年(公元601年)

六月 撤銷都城太學和四門學,只留國子學,學生70人。七月 改國子學為太學。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

是年 裴矩著《西域圖記》三捲成書,記述西域44國山川、姓氏、風土、服飾、物產等資料。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

四月 改雍州為京兆郡。六月 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盆地的古國)遣使向隋朝貢。十月 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應募出使赤土國(今馬來半島南部)。赤土國遣使回訪,帶來金芙蓉冠、龍腦香等方物。是年 詔以十科舉士。開創科舉制度。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

二月 謁者崔君肅出使西突厥。西突厥處羅可汗遣使來隋獻汗血馬。三月 日本國攝政聖德太子遣大使小野妹子、通事鞍作福利與僧侶數十人來隋通好,並學習佛法。△ 煬帝遣文林郎裴世清率13人組成使團,由日使小野陪同回訪日本國。△ 迦羅舍佛(今泰國曼谷灣西北叻丕一帶)遣使來隋贈送禮品。九月 日本國大使小野妹子、小使吉士雄成、通事鞍作福利陪送隋使裴世清返回,並有留學生、學問生各四人隨行。

大業六年(公元610年)

二月 徵集樂工3萬餘人屬太常寺掌管,設博士弟子傳授技藝。是年 太醫博士巢元方主編《諸病源候論》50卷在大興城成書。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

十一月 高昌王麴伯雅朝隋,煬帝以宗室女為華容公主相嫁。大業九年(公元613年)三月 徵調10萬人修築大興城外郭城牆,三年完工。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

二月 真臘(今柬埔寨)遣使向隋贈禮。是年 婆利國(今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遣使來隋贈禮通商。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

九月 太原留守唐公李淵起兵反隋。其子李世民佔領關中渭北;弟李神通、女平陽公主在鄠縣起兵,佔領盩厔、武功、始平(今興平);婿段綸在藍田起兵呼應。十一月 李淵會合各路軍20萬人攻克大興城。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是為隋恭帝,遙尊巡遊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為太上皇。自為大丞相,進爵唐王。△ 以秦王李世民為京兆尹,與百姓約法12章,廢隋苛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大唐戰神李靖曾經為何要向隋煬帝告發唐王李淵謀反?
一面天使,一面魔鬼,隋朝權臣楊素的矛盾人生
隋煬帝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修建大運河,原來是因為這些
他最大的功勞不是幫助了隋文帝楊堅, 而是幫助隋朝統一國家!
唐代閻立本繪製的歷代帝王圖到底像不像?原來秘訣都在侍女身上!

TAG: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長安落:年年今日誰相問,獨卧長安泣歲華
陳凱歌用6年時光建1座長安城,解讀楊貴妃的死因
唐詩里的長安 | 」草長鶯飛「五月天
長安大學誠邀全球傑出青年參加第五屆「青年長安學者論壇」
從《長安》張小敬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帥看唐朝天寶年間的兵制
亮寶樓文博 千年漢長安
他乃《長安》原型李必,歷任四朝,享年68歲,平定安史之亂有功
劍網3十周年慶典官宣定址 夢回大唐長安
隋唐亂世,恩怨江湖——《天下長安》
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甘肅段
天人長安:10倍混合光學變焦下的最美長安塔
馮至:杜甫的長安
《長安十二時辰》解讀:大唐歷史與文學裡的崑崙奴
長安白日照春空
萬年長安之花萼相輝樓
長安城 古詩花
長安鈴木的沉淪史
長安!長安!——張旭輝《回望長安》後記
千年帝都·長安城之五
長安發現歐陽詢晚年作品《翟天德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