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的最後時刻:《辛丑條約》不願簽全名,臨終時兩目炯炯不瞑

李鴻章的最後時刻:《辛丑條約》不願簽全名,臨終時兩目炯炯不瞑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今人多稱李中堂,也稱他李合肥。李鴻章是淮軍創始人、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由於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使得他手握兵權,因此有人稱其「坐鎮北洋,遙執朝政。」

也正是李鴻章在當時擁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他被同時代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晚清政府腐朽不堪,列強環伺。面對如此悲慘境地,李鴻章需要盡最大努力實現「以夷制夷」,不過這一切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再牛的人,也有低谷的時刻,李鴻章也不例外。1900年6月,隨著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清廷的電報一封接著一封發到了時任兩廣總督李鴻章手中,讓他立即北上勤王。1901年就是李鴻章人生的最低谷,這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後一年。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了清朝與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李鴻章曾代表清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每一次簽字後,他都招來國人的痛罵。而這次的《辛丑條約》簽訂,他也明白這意味著什麼。值得後人的關注的是,在《辛丑條約》簽字處,李鴻章不願意簽上自己的全名,而是把「李鴻章」簽成了「肅」字。

可能大家不理解李鴻章為何要簽「肅」字,在筆者看來,李鴻章是想用清廷賜封自己的「肅毅伯」來簽下這個分恥辱的條約。李鴻章簽完字回到住處北京賢良寺後,開始大吐血,這是胃血管破裂的緣故。

1901年11月7日,這位晚清重臣已經來到了人生的最後時刻,「久經患難,今當垂暮,復遭此變,憂鬱成疾,已乖常度。」據說當時俄國人在李鴻章床頭逼迫李鴻章簽字的,俄國人走後,李鴻章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

聽了這句話之後,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突然兩行清淚從李鴻章的眼角流了出來,在場之人無不掩面痛哭。這時,李鴻章的得力助手周馥探身在李鴻章耳邊說道,「未了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去。』目乃瞑,猶流涕,口動欲語,公傷也!」

就這樣,一生充滿著無數爭議的李鴻章在北京病逝,終年78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秦檜後人今何在?此人自稱是秦檜第22世孫,希望能拆除祖先跪像
錢學森一項特殊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擁有,網友:再高的待遇也不為過

TAG:十三姨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不願簽全名,為何最後只寫了一個字?
李鴻章一生中最屈辱的時刻,條約上不願簽全名,最後只寫了一個字
簽《辛丑條約》時,李鴻章為何不寫自己的名字,怕被後人唾罵?
李鴻章最屈辱的時刻,寧死不在條約上籤全名,最終只簽了一個字
李鴻章為何不在《辛丑條約》寫全名,卻簽下「肅」字,機智
《辛丑條約》的簽名李鴻章沒寫全名,而是寫了一個字,原因很無奈
李鴻章簽署《辛丑條約》時,為何沒寫自己名字,只是寫一個「肅」
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時,不肯簽名只寫了一個字,慈禧羞愧萬分
清朝時,由李鴻章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你知道幾個?
李鴻章在簽訂條約的時候,竟用的不是自己的名字,這又是為何?
辛丑條約中,李鴻章並未寫自己的名字,而是簽下了這個字
李鴻章簽馬關條約時撂下狠話,讓日本人沉默,之後都成真了!
晚清時期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朝不保夕,這時候李鴻章竟想當總統
《辛丑條約》上,李鴻章簽名時只肯寫一字,他想表達什麼意思?
日本曾言:「李鴻章不來,條約就不簽,仗就繼續打」
《辛丑條約》的簽訂,李鴻章為何僅僅簽了一個字?原因讓人感嘆不已!
李鴻章為何在《辛丑條約》上籤「肅」而不簽本名?
辛丑條約中, 李鴻章並未寫自己的名字, 而是簽下了這個字
李鴻章拒絕在辛丑條約上簽名,只寫一字,真是目光長遠,有大智慧
晚清秘聞:簽辛丑條約時,李鴻章的一個動作,連日本人都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