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名校副教授在美精神病院實習700小時,寫成《瘋癲筆記》展現別樣美國

名校副教授在美精神病院實習700小時,寫成《瘋癲筆記》展現別樣美國

帶著喪夫之痛,歷史系副教授春媚在一家美國精神病院完成了700小時的實習,她所講述的,是一個不為人知但更為真實的美國,以及一段在喪失之痛中互相扶助、艱苦跋涉的生命歷程。

口述 | 春媚

文 | 陳墨

編輯 | 金石

在2014年之前,我當了三十多年「人生贏家」——從小到大沒受過什麼挫折,名校畢業、留美任教,工作順利、生活幸福,這使得我對人生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總覺得一步邁錯滿盤皆輸。

2014年,死神第一次擊敗了我,他帶走了我的丈夫。因為一種極罕見的腦出血和更為罕見的腦感染,我的丈夫躺倒在重症病房,面對著選擇的假象,我做出了拔管的決定。

丈夫出事時,我在西肯塔基州立大學做歷史系副教授,兒子泰山不滿兩歲,父母從南京老家來美國陪了我一年。那時的我,害怕看見救護車,尤其是當泰山指著路上呼嘯而過的救護車問我叫什麼的時候。我害怕經過醫院所在的那條街道,避免一切和「爸爸」接近的場合與發音。即便是鄰居家孩子的一聲啼哭,我的腦海中會立刻出現一個悲劇的場景,而主角正是自己。

2015年,我決定開始獨自帶著兒子生活,我想要找到一種方式,給過去這一段人生畫上一個句號。

我選擇了「傷河」——一家封閉式私立精神病院,開始為期一年的實習。在這之前,我已經修完了心理諮詢的課程,完成專業實習便可獲得專業碩士學位。作為一個「受傷了的治癒者」,這是一種對丈夫逝去的紀念,也是我個人尋找死亡留下的財富的旅程。

1

「傷河」位於美國中西部,是一家私立式住院醫院,病人主要來自臨近的兩三個州。醫院有一百多個床位,分成6個病室,每個病室都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兒童科室叫「選擇」,青少年精神病科室叫「新方向」,老年科室叫「遺產」,收治青少年性侵者的科室叫「勇氣」,青少年酒精和毒品戒癮科室叫「信任」,成年人酒精和毒品戒癮科室則叫「十字路口」。

我的工作從「十字路口」開始。這是「傷河」唯一的成年科室,專門接收毒品和酒精治療的成年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犯罪歷史,大多和毒品、盜竊以及酒駕有關。他們中有的人是因為被法官勒令戒毒才來到這裡,並不是每個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治療。

我需要為這裡的患者做團體治療。我穿著黑色夾克和長褲,這樣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專業一點,為了能儘快打破我們之間的陌生感,我建議大家輪流自我介紹,以及談一談自己的夢想。

大多數人的夢想都是:想和朋友、家人生活在一起,看海、幸福生活,比起這些,小蘭的夢想要具體一些,她說:「我是一個吸毒者,也是媽媽。我的夢想就是奪回女兒,讓他們都去死吧。」

Untitled(《無題》),作者Boris Santamaria:吸毒成癮者和艾滋病人

她是一個紅頭髮的年輕女孩,從高中起開始吸毒,多次入獄,也頻繁出入於各種長期短期的戒毒所。來「傷河」之前的那次入獄,她稀里糊塗地在文件上簽字,讓孩子的生父獲得了監護權,自此,她一年多都沒有再見到女兒。這使得她越發放縱並開始注射吸毒,直到來到「傷河」。

比起小蘭的具體,老毛則有點答非所問:「我昨晚夢到自己派對之後去買了一瓶伏特加,鬥爭了半天最後還是沒有喝。」他是個半文盲,讀寫有困難,因此混淆了「夢」與「夢想」。

老毛有兩個哥哥,大哥有一次被警察抓去,當晚就死在了監獄。二哥則在逛沃爾瑪時被一位尋仇者開槍誤殺,當時,老毛就在現場。不幸還沒有結束,他在春遊回家的高速公路上親眼目睹了母親死於交通事故……他從16歲開始喝酒,結婚後曾經幾乎戒斷,但妻子幾年前生病去世,一切又回到原樣。他不認為這些經歷給自己帶來了什麼影響,但會經常說一句話,「不該走的人走了」。

聽著每個人的講述,我既感慨又震驚,但同時也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障礙——他們大多數時候都顯得懶惰、懈怠,比起講述,似乎更喜歡調侃,顯得對自己無動於衷,為了讓他們能夠願意麵對自己,我決定做點什麼。

一次團體治療時,我把正反兩面印滿了詩的講義發給他們,讓他們選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和大家分享。他們中有的人開始大笑,毫不掩飾自己的嘲諷,畢竟,他們的生活和詩毫無交集,完全是兩個世界。但在笑過之後,小蘭要求朗讀「瘋狂季節樂隊」的一首歌詞——《欺騙之河》

我的痛,是自我選擇/至少先知如是說/要麼燃燒毀滅,要麼切斷自尊贏取時間/滿腦的謊言是腰間不堪的重負/欺騙之河流過,唯一的方向就是墜落、墜落、墜落。

我的痛,是自我選擇/至少我如此相信。要麼溺水而亡,要麼退下皮膚游去對岸/如今可以長出美麗的殼,眾人欣賞/欺騙之河流過/唯一的方向就是墜落、墜落、墜落。

小蘭讀完後,有人開始有了反饋,說「好美」。這時,老毛表示想讀一首自己寫的詩,我當時愣了一下,因為實在難以將沒讀過什麼書、有讀寫障礙的他和詩人聯繫起來,直到他開始朗誦——

我沿街走/一個深洞/跌入/如此無助/是我的錯/一輩子才走出來

同一條街/有一個深洞/我假裝沒看見/再次跌入/難以置信又在同一處/但這不是我的錯/花了很久才找到出路

我沿著同一條路/路上有一個深洞/我看到它在那裡/還是墜入/這是一個習慣/我睜著眼/是我的錯/立即爬出

我走了另一條路

老毛讀完詩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那時的窗外,剛剛下過雨,天上有一道雙色彩虹。我感覺站在「十字路口」的自己,突然有了方向,在堅持專業的同時,面對這些因吸毒、酗酒而深陷泥沼的人,我懂得了「柔軟」的意義,心裡從此多了「慈悲」二字。

2

我第一次聽到四月的名字是在她入院後的第二天。一位有三十多年經驗的老諮詢師一邊翻著她的病例,一遍讀著她的基本信息:54歲,離異,有長期過度服用止痛藥的歷史。抑鬱症和毒品依賴,自願求助,低收入人群醫保。

「又是一個藥物沉溺的老年婦女,加上個人創傷史。」一位醫生給出了簡短的描述。隨後,四月就成了我在「傷河」第一個單獨談話的病人。

一個雨後的下午,四月踏著局促的水汽走進來,局促地坐在我面前。「我該怎麼辦?」她忐忑地問我,同時緊盯著我,彷彿一不小心就會漏掉救命的信息。

被父母遺棄的四月從小由祖母養大,二十幾歲時嫁給了一個大她16歲的男人。兩人非常恩愛,他們有一個女兒娜娜,生活很幸福,直到丈夫去世,直到娜娜離開。

我按照規程做了自我介紹,讓她講一下前來求助的原因。四月的情緒噴涌而出:「我再也撐不下去了。只有我和娜娜。娜娜走了,我每天守在她的床邊,她是我唯一的希望。四年了,我每天都去她的墓前。一年前,我的祖母也走了。六年前,老公死了……」

通過她的講述,我了解到,娜娜死於吸毒造成的內臟功能衰竭,四月因為自己沒有錢給娜娜買醫療保險而自責。娜娜去世後,她也開始嗑藥……她持續著獨白式的哭泣,半個小時過去了,我還是只能緊盯著她的脖頸,做出直視的假象。

我感到不安,開始實習之前,我就曾經想過,自己仍然處在抑鬱中,我要怎樣承受這些苦難?我也曾作為病人,坐在診室里,看著醫生把我的痛苦簡化成電腦里的0和1,白色的藥丸裝在貼著我名字的玻璃小瓶里,我把它們藏在五顏六色的糖果罐後面,防止自己想像把它們全吞下去的感覺……

《內心的風景系列-1》,作者品方:自閉症患者

但作為諮詢師,我需要和四月接軌,達到一種共情:她去哪裡我就去哪裡,因為只有在一種絕對的真實和支持面前,病人才可以放下種種畏懼和禁錮。

四月漸漸有了好轉。她開始有了笑容,願意分享,並且還幫助其他病友。但這種狀況因為一通電話而出現了反覆。四月的男友馬克給她打電話,讓她處理掉娜娜的遺物。娜娜去世四年以後,四月仍保留著她的全部遺物,佔了一整間房間。

她因此而再次崩潰,「所有的親人都遺棄了我……我是世上唯一記得娜娜的人。我要留住娜娜,不會讓任何人把她磨滅的。如果我也死了,那麼一切就真的結束了。」這一次她沒有哭,聲音也很堅定。

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的那間漆黑的閣樓,那裡放著幾個沒有上鎖但卻緊閉的箱子,裡面有照片、襪子、攝像機、書籍、唱片……

我明白了,娜娜是四月對完整家庭、幸福童年的希望,她需要告別的不僅是娜娜,更是自己的過去和幻想,四月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當然,同樣需要找到自己的人,也包括我。

3

和其他我們常見的醫院不同,「傷河」還保留著手寫病例的傳統。這些諮詢師寫下的報告、工作人員記錄的病人24小時行為評分,醫生給出的診斷和藥物信息會集結成冊,變成一個厚重的文件夾,有一種檔案的權威。

文件夾的封面,會有病人的基本信息,以及入院當天拍攝的照片。那些照片代表了他們最糟糕透頂的狀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在之後的治療中好轉,出院時甚至會變成和照片上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但也有人不會這樣。

比如金馬。

他來自青少年戒癮科室——「信任」,留著一條阿Q式的小辮,眼底有一顆巨大的淚痕刺青——這是自己是殺人犯或有親友被謀殺的標誌。他是被母親送來「傷河」的。他的母親也曾是一位癮君子,並因為反覆戒毒和流浪缺席了金馬的童年,如今,戒了毒的母親需要做到的事是,幫助兒子戒毒。

我與金馬的交流非常不愉快,他時常爆粗口、踢桌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里拉住每個工作人員,要求更換諮詢師。後來,「傷河」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場暴雪,整個城市的交通完全癱瘓,我們也因此放假。

休息期間,我在報紙上讀到了一則消息:黑社會少年殺死了自己的親叔叔,並分屍沉湖,因為叔叔想要退出組織。事情發生在金馬家鄉的村莊,少年叫金豹——是金馬的親哥哥。

等雪化後再回到醫院時,金馬好像換了一個人,同意和我見面,接受治療。

那次見面,我第一次見到殘暴面具下的小男孩。

他像一隻被雨淋透了的公雞,說起自己的童年。父親縱火入獄,母親自己也是個癮君子,他與哥哥相依為命。有一次,家裡沒有吃的,金馬去後院找野果吃,忽然看見一條蛇,蛇頭立起對著他,飢餓無助的金馬拿起爸爸的刀,把蛇剁成了很多塊。哥哥告訴他:「示弱是通往死亡之路,力量才是唯一可靠的真理。」

Untitled(《無題》),作者Echo McCallister:精神病症患者

他說自己的胸口有一個鐵盒,裡面裝滿了恐懼。他不敢打開這個鐵盒,這讓他窒息。

但這種訴說並沒有繼續下去,當得知哥哥被判終身監禁、25年後才可以申請假釋後,金馬又變回了老樣子,拒絕面談、拒絕服藥、拒絕上課。在一次用身體威脅醫院的工作人員之後,金馬被逐出醫院,移交給了執法部門。但我知道,他以卵擊石的故意挑戰,是用來掩飾恐懼和軟弱。

另一位離開醫院時我並不能確定她已經好轉的人,是冬梅。

她在「傷河」三進三出,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在辱罵護士,並為不想出院嘗試一些自殘行為,把手指伸進插座,叫囂著要結束生命。她也因此延長了住院時間,並成了我要面對的病人。

冬梅來自烏克蘭,從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從小被母親遺棄,在孤兒院長大,四年前她們姐妹三人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她的姐妹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家庭和美國社會,只有她和所有人都格格不入。她會破壞家裡的傢具、打傷妹妹、用刀砍傷寵物狗,養父母難以控制局面,便把她送來了「傷河」。

在這裡,她朝每一個工作人員微笑、與每一個男孩調情,過得如魚得水。但只要一提出院,她就會變成另一個人,恐嚇自己會再次離家出走、吸毒販毒、惹是生非……

我一直在尋找可以和冬梅討價還價的東西,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她只會笑,不會哭。她自己承認這一點,說有一次在電影院,所有人都在哭,她也很難過,但就是哭不出來,哪怕世界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也哭不出來。

我問她上一次哭泣是什麼時候,她說是很久之前在烏克蘭的時候,隨後,她的「僵直緊張症」突然發作,整個人都定在那裡,這是她陷入失控的標誌,也是自我保護的深層休眠模式開啟的標誌。

在那之後,她又因為出院的問題鬧過一次,她想盡辦法推遲回家的時間,害怕再去面對真實的世界。這其實是一種「反應性依戀障礙」,患者因為從小受到忽視,從而無法與人建立安全和信任的穩定關係。

但冬梅終究還是要出院,臨走那天,她留給我兩幅畫,一幅畫中是一個只有頭和身體的女孩,身上有兩顆心,一顆寫著「恨」,一顆被箭穿過。另一幅則是一個穿著公主裙的女孩在草地上嬉戲,這是她的夢境,我知道她不想回家,問她,如果能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她會選擇哪裡?她說想和爸爸媽媽、姐姐妹妹一起去森林,她覺得自己現在還在那個森林裡,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在一個很大的樹屋裡,有很多很多的玩具。

4

在「傷河」,不只是我,很多醫生護士都經歷過創傷,他們中有些人自己在「傷河」經歷過戒癮治療,有些人的孩子則是多年的自閉症患者。

我的同事傑米,是個工作狂,喜歡研究「希特勒與納粹德國」的問題,喜歡開極權主義的玩笑,沒有人了解他的生活,直到他有一天突然發病住進重症病房,自此再也沒有出來。這時,老同事們才知道,他的妻子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且拒絕服藥,多年來足不出戶。秘書在傑米的辦公室發現了幾百張影碟,他終日流連於辦公室的秘密也終於揭曉。

我們和病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都因喪失而孤獨、因絕望而欺騙、因思念而自責、因痛苦而恐懼、因渴望而瘋癲。所謂「戰勝」大多都是自大的謊言和假象,人類無法從根本上戰勝悲傷、孤獨、焦慮、疾病與死亡,唯有與世和解,與己共存。

2016年5月16日,我離開了「傷河」。我原本沒有寫作《瘋癲筆記》的計劃,但在實習和記錄的過程中,我想把我和病人們共同的旅程寫下來,感謝他們讓我體驗了真實的美國以及真實人生。

Untitled(《無題》),作者Sebastian Ferreira:精神病症患者

結束實習後,我回了一趟家鄉南京,家人朋友小心翼翼地避免提起故去的丈夫,好像他從來沒有存在過。可是否認他的存在,就是否認我的痛楚,否認我的存在,這一點,他們卻並不知曉。

我在家鄉給丈夫寫了一封信:「我們都會死。只是你的生命更短,出乎意料的短……這是個困難的時候,可是會過去。」

我會經常想起冬梅,特別是在痛苦的感受再次襲來的時候,因為那時,我也希望自己不要醒來。我非常理解她為何要去選擇逃避、選擇不愛來保護自己,而我還需要繼續面對,學會面對人世間的悲苦,學會愛,也許,這就是死亡的財富。

我也會想起四月、吸毒者老毛寫給妻子的詩、還有一個個在破碎生命中追求愛的人,他們讓我覺得,只要活著,什麼都可以,老了也沒關係,只要還有明天。經歷了這一遭,我無所畏懼。

單元門裡的石灰味、只能手洗的絲質衣裙、空調機上生鏽的水痕,我又能感覺了。我想,他們滋養了我。

本文圖片來源於《瘋癲筆記》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中國研修生在日遭命案一死一傷,多起衝突背後研修生淪為「奴工」
爆紅、北漂、重組、打官司,「最丑組合」Sunshine這一年
女生獨自旅行昆明被打:不坐摩的說了謝謝卻被打,警方通告存疑
慰安婦紀錄片《二十二》票房過億創紀錄,導演將捐出個人全部收益
這隻拿了世界冠軍的少女足球隊,最想踢出自己的命運

TAG:每日人物 |

您可能感興趣

小事不小——《曾國藩家書》讀書筆記11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 72——102
一小時讀懂中國藝術——《美的歷程》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大全20篇
《讀懂中國製造2025》要點筆記
百部書籍大挑戰1/100——《精準努力》讀書筆記
《走近2050》——讀書筆記
當代美國水彩畫實踐與表現閱讀筆記2
當代美國水彩畫實踐與表現閱讀筆記4
當代美國水彩畫實踐與表現閱讀筆記5
讀書筆記002
當代美國水彩畫實踐與表現閱讀筆記1
第134期 《論語別裁》讀書筆記六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書筆記——p002-p051
中華文化筆記10,先秦宗教小史之四
《德國天才3》讀書筆記
2018年1月讀書筆記之《未來簡史》
中華文化筆記5,中國數學小史
中華文化筆記22,大乘佛教兩派解析之二
2017年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