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未來對教育內容的挑戰

未來對教育內容的挑戰

■和校長們聊聊教育2030④

學校教育離不開四個基本要素: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師和學生。學校教育的這四個基本要素在未來的教育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巨大挑戰,同時也將迎來一片嶄新天地。

今天先說說教育內容面臨的挑戰。

從傳播學的角度說,人類文明可分為四個階段:文字的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電子技術的發明和互聯網的發明,人類信息來源越來越廣泛、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刻。文字產生後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教育由此興起。隨著傳播技術和載體的變遷,信息傳播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育的概念開始變化了,學校的圍牆開始倒塌。而互聯網的到來,也給傳統的教育內容觀點和傳播方式帶來了尖銳的挑戰。

教材從唯一的最好追求走向多元的自主選擇。政府、學校、家長都有一個理想,用最短的時間教給下一代最有用、最有價值的內容。各個國家都不遺餘力地組織大批多方專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編寫教材,以期呈現最好的教材。可有趣的是,教材內容千差萬別,並不存在最好的教材。在知識海洋里,怎麼處理好個人知識的一滴水和人類知識海洋的關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嚴峻的挑戰和空前的機遇,這也使得多元的、個性化的選擇成為可能。

課程從分科走向綜合。課程的內容和順序通常是按學科的分類來安排的,19世紀的英國思想家、教育家斯賓塞對此有著特殊的貢獻。他從人的出生、成長過程來規劃知識,從生理、自然到社會交往、文學藝術,再到宗教哲學,奠定了世界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基礎。高等教育則是隨著知識、學科的分化,不斷建立起大學的學科和院系,形成了以學科為基礎的大學格局。但是互聯網正迅速瓦解著人為建立起來的學科體系,為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知識的貫通和綜合創造條件。單一學科的知識將越來越多地可以從網路上獲得,知識的綜合運用才是教育優勢所在。世界也越來越需要綜合各方的知識以便及時應對複雜情境的能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推出了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綜合教育計劃,它與傳統的分科教育是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方法,預示著新的課程面貌。

知識掌握從目的走向手段。在教育內容有限的情況下,教育追求的都是「百科全書式」的教育、「通學」教育、「用全人類的知識武裝下一代」的教育,掌握知識本身就成了教育的目的。但隨著知識膨脹,掌握全人類的知識已幾乎不可能,於是就出現了「T型人才」的設想,即通識教育加上專才教育,全面但相對簡單地掌握全部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自己的專業。後來有了雙學位,有了跨學科,有了以問題解決為主線的「研究性課程」「項目式課程」。現在終於明白,內容的學習、知識的掌握本身並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學習的過程,以這些內容為例子進行訓練和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發展學習的能力,才是教學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終身教育的概念,但到20世紀90年代時,終身教育的概念逐漸被終身學習的概念所取代,為什麼?就是因為,被動接受、增加知識的觀念已經越來越不能反映時代的新特徵新要求了。一個人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學習動力系統(意識、需要、方法),才能主動適應,獲得成功。學到的內容多少並不重要,學習的內容再多比起知識的海洋來都不值一提。有沒有學習的能力,有沒有學習的動力,才是最重要的。(袁振國)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02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山東10年資助學生323億元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抗拒的不是教育內容,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
孩子抗拒的不是教育內容,而是我們的教育方式
好未來國際戰略推動教育創新
沒有「未來」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自信也是教育的內容之一
如何對待教育政策的 內在性缺陷
VR與教育的碰撞 未來教育領域的又一「奇蹟」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體育教育(一)
未來的教育,將向這些方向發展
暴力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而言,真的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地產+教育」雙輪驅動,低調的中銳教育將迎來全面爆發?
暴力教育,是最危險的教育
未來肯定會出現的七大教育趨勢
教育的核心內容,值得一讀營地教育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
我眼裡的教育
辦面向未來的教育
什麼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不能對孩子忽視的兩大教育
教育不該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在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我反對的素質教育,其實是假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