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督脈】後頂穴:緩解治療頭痛、脫髮、目眩、失眠、健忘、癲癇等作用

【督脈】後頂穴:緩解治療頭痛、脫髮、目眩、失眠、健忘、癲癇等作用







【讀音】





hòu dǐng




【後頂穴名釋義】




後,後方;頂,顱頂。穴位於顱頂後方。







【後頂穴位位置圖】





在頭部,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圖⑦)。



【圖解後頂穴位的位置】




1.正坐位,在頭部,當前後發跡連線中點向後半橫指處,按壓有痛感(圖⑧)。


2.正坐位,在頭部,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當腦戶上量3寸處,按壓有痛感。


3.正坐位,在頭部,百會後1.5寸,下距腦戶3寸,按壓有痛感。


4.正坐位,在頭部,強間穴直上1.5寸,按壓有痛感。


5.正坐或俯卧位。先確定頭頂百會穴的位置,再由百會沿正中線向後2橫指處即為此穴。




【後頂穴養生功效】





安神醒腦,止痙熄風。


主治頭痛,眩暈,感冒;失眠,癲癇,癲狂,癔病;耳鳴。




【經穴養療法】





刺法:平刺0.5~0.8寸。


灸法:直接灸或隔姜灸3~7壯,溫和灸5~10分鐘。


推拿:點按法、擦法、揉法。




【穴位配伍調身祛病】





1 .配率谷穴、合谷穴、太陽穴,主治頭痛。


2.配風池穴、百會穴,主治脫髮。




【特別說明】




針刺時,局部有酸脹感。







打通督脈,全身無比舒服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膀胱經】魂門穴:疏肝健脾,降逆和胃
【心包經】郄門穴:急性心疾用力掐
【腎經】腹通谷穴
【任脈】鳩尾穴:有消除疲勞和焦躁情緒等作用
防脫髮、治白髮,試試這個穴位

TAG:穴位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行間,主治中風、癲癇、頭痛、目眩、目赤腫痛、痛經、崩漏
五處穴:頭痛、目眩、癲癇
腦戶,主治頭暈、項強、癲癇、失音
能安神定志的會宗穴 按摩會宗穴位的作用:緩解治療耳聾耳鳴、臂痛、癲癇等
瑜伽可幫助減輕貧血、癲癇症,防止靜脈擴張、月經不調、失眠頭痛、便秘等
瑜伽可幫助減輕貧血、癲癇症,防止靜脈擴張、月經不調、失眠頭痛、便秘
癲癇病能徹底治癒嗎 癲癇病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小兒癲癇的發作、診斷、治療,看完視頻你就懂了
外傷性癲癇的藥物治療,腦外傷癲癇病怎麼治?
五處穴:匯五方氣血!頭痛、目眩就找它,還能治癲癇!
天井穴定義 主治疾病:偏頭痛,脅肋、頸項、肩臂痛,耳聾,瘰癧,癭氣,癲癇
帶你了解癲癇症的形成和病發時的危害以及治療的方法
癲癇病藥物副作用大嗎 癲癇病怎麼治療
繼發性癲癇 兒童癲癇的治療費用 能治兒童癲癇的醫院
治療難治性癲癇新方法:迷走神經刺激術
手術和藥物都不管用怎麼辦?「心滋樂」要用一款「耳迷走神經刺激儀」治療癲癇患者
新型智能手環:成為癲癇患者的「守夜人」!
穴位配合藥物,中醫防治癲癇的外治敷貼療法
肝俞,主治脅痛、黃疸,目赤,目眩,迎風流淚,癲癇狂
治療癲癇有哪些好的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