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約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玻璃首先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或是埃及。但是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人類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開始給陶器上釉了。可以作為一個定論的是,發現玻璃純屬偶然,就像牛頓發現地心引力一樣。據古羅馬歷史學家普林尼稱,玻璃是腓尼基商人發現的,他們在海邊做飯時,灶上的硝石與海灘上的沙子混熔後出現了一種清澈的液體,這就是玻璃。

我們以時間作為標尺,來了解西方玻璃發展的歷史過程。在公元前16世紀,聰明的埃及工匠們發明了製造玻璃容器的方法,並且製造出了玻璃珠子和玻璃鑲嵌片。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出現了玻璃器皿。公元前4世紀,埃及又發明了玻璃鑄模、鍍金、鐫刻和車花工藝(見圖1-1和圖1-2)。公元前1世紀敘利亞人創造了吹制工藝,可以把玻璃吹製成各種各樣的玻璃器皿。這之後相繼出現了模具吹製法,這也就是批量生產玻璃器皿的開端。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成為玻璃製造業的中心。羅馬帝國的玻璃工藝已經比較完備,包括鍍金、切割、吹制、雕刻、吹模、纏絲、鐫刻等沿用至今的製作工藝。然而到了公元8世紀,除了教堂的彩色玻璃鑲嵌之外,歐洲的玻璃工藝幾乎滅絕。但中東地區的玻璃工藝並沒有停滯不前。敘利亞藝人在玻璃熔液中加入銀鹽後,煉出來的玻璃帶有金屬光澤。就這樣從公元9世紀至14世紀,玻璃生產中心轉移到了大馬士革、君士坦丁堡和開羅。直至12世紀,隨著世界貿易的發展,威尼斯成為世界玻璃製造業的中心。15世紀到16世紀,是威尼斯玻璃生產的鼎盛時期,歐洲市場幾乎被其產品獨佔。圖1-3為伊斯蘭的玻璃器皿,圖1-4~圖1-6為威尼斯的玻璃器皿。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圖1-1 埃及波紋雙耳紋

註:趁熱用工具刻畫波紋,冷卻後設法除去沙土即成容器。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圖1-2 埃及睡蓮紋杯

註:以睡蓮為飾,在青與橙黃冷暖二色的鮮明對比中穿插深藍色和黑色線條,造型渾厚,色彩濃郁,視覺效果新異,具有拙樸而雅麗的美感。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圖1-3 伊斯蘭的玻璃器皿 波斯藍色圓紋杯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圖1-4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 威尼斯瑪瑙紋杯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圖1-5 威尼斯點彩描金瓶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圖1-6 威尼斯龍紋高腳杯

歐洲玻璃工藝的另一個中心是波西米亞和德國。13世紀至15世紀的哥特時代,當地生產出一種墨綠色的玻璃器,被稱為「森林玻璃」,被世人譽為「萊茵玻璃酒杯」的就是這種玻璃的典型作品。到了17世紀,這個時期的歐洲玻璃工業發展迅速,新技術不斷被開發出來,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新技術:一是鉛玻璃製造技術;二是革新的熔化技術。隨著新工藝的大規模應用,以及用鑄造法生產大面積的玻璃鏡和平板玻璃的相繼出現,進一步推動了玻璃工業的發展。18世紀後期,產業革命對玻璃製造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發明了路布蘭制鹼法。19世紀又發明了氨鹼製造純鹼,使過去依靠天然鹼和燒木製灰法的狀況得到了徹底的改變,為大量製造玻璃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西方玻璃發展歷史:玻璃的發現純屬偶然

書名:玻璃飾品設計

作者:吳歐紅, 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32.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日本中秋那些事兒——輝夜姬物語
用一幅畫來建一個巨型當代藝術博物館
中小企業上市:境內還是境外?
香格里拉——愛情伊甸園,逍遙烏托邦

TAG:書問科普 |

您可能感興趣

智能印刷:發電薄膜和發光玻璃
古代玻璃等同於今天的玻璃嗎?區別在哪?看看玻璃的發展史!
康寧正研發用於可摺疊屏幕的超薄玻璃
玻璃 雕塑
封存在玻璃紙鎮中的幻彩玻璃雕塑,原來美真的可以凍結
科普:腕錶玻璃表蒙的發展歷程
玻璃隕石的市場情況
娜扎和秀智都在粉的玻璃唇,讓你真正實現零唇紋
好看的玻璃藝術雕塑
受大自然啟發開發的新型玻璃更耐衝擊
新型玻璃薄膜既發電又隔熱
康寧正在研發適用於摺疊屏手機的玻璃面板
玻璃翠葉子發黃的處理方法
玻璃與光影:朱麗越玻璃藝術個展呈現不可見的對話
蘋果或將推出摺疊屏手機,玻璃供應商正開發柔性玻璃
玻璃棧道的出現,導致景區爭相模仿,這個景區的玻璃棧道突然「碎裂」,嚇壞遊客
聚碳酸酯塑料、金屬、玻璃,淺談手機材質的發展
超疏水玻璃的製備及發展現狀
神奇的「玻璃」瓶
康寧正在開發可摺疊顯示屏玻璃 或將帶動摺疊屏手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