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隋唐、元明,為什麼短命王朝後面總跟著一個盛世王朝?
秦朝15年,後面有持續210年的西漢王朝。
王莽新朝15年,東漢195年。
隋朝38年,唐朝289年。
五代53年,其中後周10年,大宋319年。
元朝97年,大明276年。
民國37年,本朝至今已68年,目前正在上升期,估計超過200年木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持續時間很長的王朝之前為什麼總有個短命王朝?
以秦朝、隋朝為例,所謂的短命王朝,其實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貢獻巨大。
秦朝結束了持續500多年的春秋戰國亂世,實現中國歷史上的首次大一統,建立起中央集權和皇帝制度,地方上實行郡縣制,車同軌,書同文,修建四通八達的馳道(秦朝版高速公路)。每一舉措都足以青史留名。
隋朝結束了自西晉八王之亂以來近300年的亂世和南北割據,天下重新統一,開創了科舉考試製度,裁減地方機構,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修建溝通南北經濟的大運河,對後世同樣貢獻巨大。
那麼,為什麼這樣的開創性王朝卻難以持久呢?
仍然以秦朝、隋朝為例:
一,新佔領的地區太大,尚未進行有效統治。
秦朝、隋朝之前分裂太久了,使用武力新佔領的地方雖然臣服,但舊勢力尚在。「創業難,守業更難」,國家版圖的擴張可以依靠武力征服,但接下來的文化教化和地方官的有效治理更重要,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如果國家無事,地方勢力自然也不敢輕易造反。但秦朝遇上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隋朝三征高麗造成天下大亂,給了地方勢力造反的機會,最終導致王朝滅亡。
二,改革力度大,創新力度大,但推廣過程中引起部分人的不滿。
秦朝和隋朝結束亂世,皇帝雄心勃勃,要做千古一帝,開創了許多新制度、新措施。從長遠來講這些措施對國家來講是好事。但秦朝的律法過於嚴厲苛刻,隋朝科舉制必然引起部分世族門閥的不滿意,只要天下有變,利益受損的這部分人就會蠢蠢欲動。這就造成新制度尚未過陣痛期,優勢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三,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秦朝、隋朝的很多大工程都是辛勞一時,利在千秋的,比如秦朝的修長城,隋朝的大運河。但是秦始皇、隋煬帝偏偏太過著急,多項大工程(秦朝南征北戰,隋朝征高麗也算)同時上馬,這樣就激起了民間的不滿,一些大工程交給後代來完成也許更好。
四,繼位皇帝經驗不足,被對手抓住機會。
秦二世胡亥被趙高架空,談不上治國能力。隋煬帝雄才大略,文采飛揚,但是治國經驗稍顯不足,性格太執拗,太要面子。隋煬帝如果不是執意三征高麗,肯定不會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自古以來,天子之位,皇帝寶座就是競爭最激烈的工作崗位,天下人都盯著呢。不論地位多年穩固的皇帝,只要犯了錯誤,就有可能失去天下。很不幸的是,秦朝和隋朝的皇帝犯了大錯,被對手抓住了機會,被干翻在地。
五,短命王朝的經驗被別人學習,教訓被別人吸取,用在建立下一個王朝上,導致新王朝的各種制度更加完善。那麼這個王朝更加長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秦朝、隋朝是這樣,其他短命王朝基本都是如此。當然,每個短命王朝肯定也有自己獨有的一些不足,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意見。
(歡迎關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文章)


※此朝代僅存活38年,對中國的貢獻常被忽略,三大工程至今造福國人
※大唐戰神李靖曾經為何要向隋煬帝告發唐王李淵謀反?
※長安編年史-隋朝篇
※一面天使,一面魔鬼,隋朝權臣楊素的矛盾人生
※隋煬帝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修建大運河,原來是因為這些
TAG:隋朝 |
※明、唐、隋、漢、秦,誰才是你心中最強盛王朝?
※暴秦強漢盛唐鐵血大明,哪一兩個字可以概括宋朝清朝的王朝性格?
※秦朝之前王朝都長壽,為何秦朝之後王朝都短命?
※唐朝,宋朝,明朝,漢人王朝上的思維差距!
※包拯死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和展昭都去哪了呢?
※包拯去世後,四大侍衛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結局如何?這是關鍵
※兩個盛極一時的短命王朝——秦朝和隋朝
※歷史上鼎盛的王朝「唐朝的崛起」
※王莽:一個短命王朝皇帝的心路歷程
※李定國:末代晉王,大明王朝的最後戰神
※趙宋王朝的「二代們」過的是什麼日子?
※西魏王朝的宇文泰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秦漢時代名將的故鄉,秦皇漢武的最愛,李唐王朝的鼻祖
※朱棣和他的大明王朝
※包拯去世後,手下4大侍衛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的結局如何?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鼎盛的王朝嗎?真實的唐朝是怎樣的呢?
※包拯去世後,手下4大侍衛趙龍、趙虎、王朝、馬漢的結局如何?
※唐朝和漢朝,哪個堪稱是中國歷史第一王朝?
※隋朝|隋朝統治的末期,李淵入長安,恭帝楊侑禪位,李唐王朝建立!
※菊花王朝:世界歷史上最長的王朝,延續兩千年,曾受唐朝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