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誰說只有往事值得回味,明明未來更「因吹斯汀」

誰說只有往事值得回味,明明未來更「因吹斯汀」

有人為變化而焦慮、為沒趕上時代浪潮而痛心。但也總是有人能夠為變化而準備、為即將到來的新時代而興奮。關鍵是,你想做哪一個?如果有個機會,可以去看未來,你願意嗎?

編輯|陳光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天涯論壇有個知名的超級巨帖《我要回到1997年了》曾經引發無數人的感慨和懷念;風靡一時的《夏洛特煩惱》的濃濃懷舊風也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白衣飄飄純真年代。

直到現在,還時不時能聽到身邊的人滿懷嚮往的發出一聲嘆息,想要回到以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不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慢」生活。

所以,以前的生活你真的還適應嗎?

圖樣圖森破。

試想一下,在沒有手機支付的時候,當你每天早上去買早點的時候,需要從錢包里拿出一張嶄新帶著體溫的人民幣,遞到剛剛炸完油條,包好韭菜包子的老闆手裡,老闆迅速接過,並返還給你若干帶著油溫帶著麵粉甚至還可能帶著一兩根韭菜葉的硬幣或零錢,同時一起遞過來香酥鬆脆的糖油餅和小米粥。Oops,沒拿穩,鋼鏰掉鍋里了啦。

而現在,只需要拿出手機,掃一掃就能立即支付。

這一切的便利,都是科技帶來的改變。科技一直在顛覆我們的想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任何我們覺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變成現實。

歷史反覆證明,新的突破性技術會帶來一個全新的行業。100年前,我們無法想像到今日繁榮的互聯網世界;100年後,我們的生活又會產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四年前,宜信與好夥伴IDG資本共同發起了「矽谷對話北京」年度活動,每年都會把中美創新創業生態圈的牛人們聚在一起聊一次,聚焦一個前瞻性的話題,幾年來從互聯網金融聊到O2O,再聊到人工智慧。今年九月,活動將由宜信牽頭,首次登陸矽谷。

能上網的隱形眼鏡

你能想像有一天上網只有眨一下眼睛那麼簡單嗎?來自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帕爾維茲教授目前正在研究的一款隱形眼鏡或許會讓這一切變成可能。這種新式的隱形眼鏡上排列著一個LED集合。帕爾維茲表示:「這些LED組合可以在眼前形成各種圖像。這種眼鏡的大部分材料半透明,人們可以戴著它自由活動。」

這種眼鏡還將識別人的面部特徵,並顯示所見者的生平,還能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這樣人們就可以看懂鏡片上顯示的字幕。 也許準備參加期末考試的學生們會是這種隱形眼鏡的首批顧客,相信它也同樣會受到科幻迷們的喜愛。

深度學習

這可能是未來25年中,所有趨勢當中最強大的一個趨勢。通過人工智慧(AI),我們能讓一切的技術和趨勢都變得更為強大。近年來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在圖像識別、機器翻譯等任務上的成功促進了對AI的投資,以及實驗性AI的增加。但不幸的是,許多人對深度學習的理解有誤,認為深度學習能夠包治百病。但事實是,深度學習只在某些領域,例如圖像識別領域的功能特彆強大。深度學習並不適用於所有任務。在2017年,大量企業將使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市場反應,更好地了解深度學習的適用範圍,增加在正確領域裡對它的關注,加速其價值的實現。

藝術創作被認為是無法被人工智慧替代的最後一個堡壘,而在未來,人工智慧卻可能會成為最新潮的藝術家。谷歌全新推出的神經網路項目(Magenta),專門用來研究人工智慧的藝術創作,最近還研發出人工智慧的作曲軟體。2016年,一部完全由人工智慧編寫的科幻短片《Sunspring》在倫敦電影節上進行了首映。

儘管這些藝術作品的創作有著明顯的模仿痕迹,並且需要人類的改進,但機器強大的搜索能力和深度學習能力還將不斷進化。它們會在網路上學習人類最前沿的創意,追溯最古老的創意歷史,從而進行重新混合搭配,製造出新的創意。

聊天機器人

2017 年最熱門的技術趨勢是人工智慧,而其中最熱的部分是聊天機器人(Chatbot)。未來,語音助手將變得無處不在。蘋果有Siri,亞馬遜有Alexa,谷歌有Assistant,微軟有Cortana,當然中國也有「度秘」。如此之多的虛擬語音助理,讓我們看到科技巨頭都希望能在該領域佔得先機。2017年這場語音大戰一定相當有趣。微軟率先透露了Cortana小娜助手的部分計劃,聲稱個人電腦(PC)將實現遠程語音交互,能夠在房間的另一端向微軟小娜提問或者讓它播放一首歌,同時語音激活能力也將得到增強。屆時每個PC用戶在較遠的距離對PC說話時,將可直接訪問設備和雲中存儲的所有信息,甚至只需用「你好,小娜」這樣的簡單短語便可將PC(無論開機還是關機狀態)從待機喚醒。很顯然,微軟希望數以億計的 Windows PC 能成為亞馬遜、蘋果或谷歌的直接競爭對手。

變形

在電影《終結者2》或《X戰警》中都有外形變形的情景,而這也是研究「可編程物質」的科學家們的夢想。他們製造出了與大頭針的針帽一樣大小的電腦晶元,這是一種納米級的微型電腦,被稱作「catoms 」。將這些電腦晶元進行編程,這些晶元根據既定電荷的不同有不同的組合方式。

美國英特爾公司賈森·坎佩利表示:「比如,我的手機放到口袋裡顯得太大,如果拿在手裡玩又太小。如果我有200至300毫升那麼多的(可編程)晶元,那麼我可以隨時讓手機變成我想要的形狀。英特爾公司高級研究員賈斯汀·拉特納稱:「在未來40年內,這將成為一個很普通的技術。」

建造星際飛船

恆星離我們太遠了,就連最近的恆星也需要我們的火箭花費7萬多年才能到達。但是康奈爾大學的佩克博士相信,第一艘星際飛船會是一個微型的電腦晶元,只有指甲蓋大小。

即使只有少量的晶元到達了恆星,這就足以發回有價值的信息。佩克博士的設想是,向木星周圍發射數百萬的晶元,這樣木星周圍強大的磁場將能夠將它們加速到「每秒上萬公里」,而且他認為這一速度還可以無限增加直至接近光速。

人類與機器人融合

未來的幾年,機器人可能擁有與老鼠、貓或狗甚至猴子一樣的智力。到那個時候,有人覺得機器人可能很危險。有人建議我們應該在它們的「大腦」中植 入晶元,這樣一旦當它們產生了惡念,就可以將它們關閉。但是也有人說,為什麼不同機器人融合呢?而這正是麻省理工學院布魯克斯教授的想法,他曾是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負責人。

他表示:「從現在開始的50年內,我們將能夠通過基因改造看到人類身體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類種群將會以今天人們想像不到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會發現自己再也不受達爾文進化論的限制了。我的預言是,到2100年前,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將充滿智能機器人,而且人類無法將自己同它們區分開來,我們也將是機器人,同機器人互相聯繫。」

這樣的優點是,有一天當你醒來時,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很完美:美麗、超級強壯而且長生不老。

其實在任何時代,都有人為變化而焦慮、為沒趕上時代浪潮而痛心。但也總是有人能夠為變化而準備、為即將到來的新時代而興奮。關鍵是,你想做哪一個?如果有個機會,可以去看未來,你願意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techer 的精彩文章:

報告解讀:AI創新、創業、創投浪潮十大真相
品途商業x賦能沙龍探討:人工智慧的商業場景到底在何方?
修遠胡川:在Intel蓄力14載,要將IC製造和顯示面板打通
如何破解「千人千面」,深度解讀用戶畫像

TAG:Xtecher |

您可能感興趣

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
不被往事擾,只為未來笑,願明天活的瀟洒,愛的痛快
不為往事憂,只願餘生笑,值得一看
往事不回頭,未來不將就,酸甜苦辣自己嘗!
如果沉默太沉重,往事就不必再說
看完《好萊塢往事》 你就明白為什麼他不希望劇透了
童年已成往事,那些回憶再也回不去
也許,不該回頭,讓往事隨風
2月再見:往事不回頭,未來不將就
就讓往事隨風,你也別回頭,以後也別再將就
想你的時候不敢喝酒,因為往事容易上頭
茶,苦澀是往事,回甘是未來
往事成追憶,如今只在回味里甜蜜
孫允珠:不是傷悲了才念及往事,請你把我所有的回憶都帶走
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當某天你又聽到了那首你曾經很熟悉的歌,是不是還會想起曾經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柑橘家的往事,可能比你聽說的還要不堪
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幸福是用來感受的~
乾隆為何遲遲不肯立太子,背後又有怎樣不堪回首的往事?
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