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除了小鼠,斑馬魚也被盯上了|PNAS

除了小鼠,斑馬魚也被盯上了|PNAS

除了小鼠,斑馬魚也被盯上了|PNAS

植有人類腫瘤細胞(紅色)的斑馬魚胚胎,這一模型有望幫助醫生快速篩選癌症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案(圖片來源:Rita Fior團隊)

最新一期《PNAS》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Single-cell functional and chemosensitive profiling of combinatorial colorectal therapy in zebrafish xenografts」的文章,揭示了一種有望實現個性化抗癌治療快速評估的動物模型——斑馬魚。

研究背後的故事可追溯至8年前。當文章作者、發育生物學家Rita Fior的母親因為癌症需要接受多種藥物治療時,Fior發現母親服用的藥方取決於她們選擇的醫院。這一點讓Fior很意外,「你並不知道哪款藥物更有效果。這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Fior希望藉助斑馬魚,解決這一難題。她和團隊將人類腫瘤細胞植入幼小的斑馬魚體內,發現腫瘤組織會伴隨著魚的生長而發展。她們認為,每一條斑馬魚可以視為一個微小的「癌症模型」,為特定的腫瘤患者篩選合適的治療方案。

動物模型:小鼠 VS 斑馬魚

近年來,我們在對抗癌症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仍然缺少預測個性化抗癌療法有效性的方法。癌症患者常常需要經歷多種藥物的嘗試,不僅僅承擔著治療副作用的折磨,還冒著延誤最佳治療時間的風險。

為了更好的評估藥物的療效,科學家們轉向構建動物模型。其中,小鼠是最常用的模型——研究人員將來源於患者的癌細胞植入免疫缺陷型裸鼠體內,並以此為模型檢測藥物抗癌的效果。但是,小鼠模型構建成本較高,且通常需要準備2-6個月的時間。

作為生物實驗室應用較為廣泛的模式動物,斑馬魚有著生長速度快、成本低廉的優勢。但是,相比於嚙齒動物,它們在進化史上與人類相差較遠。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用它為平台檢測抗癌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Fior和團隊決定尋找答案。

首先,人類腫瘤細胞是否可以在斑馬魚體內生長?

研究團隊將人類結直腸癌細胞植入斑馬魚胚胎,並觀察腫瘤細胞的生長情況。4天後,研究人員在斑馬魚體內觀察到人類實體瘤的3個典型特徵——細胞不斷快速分裂;生成給腫瘤供給營養的血管;癌細胞可以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意味著,人類癌細胞可以在斑馬魚體內生長。

其次,異種移植的斑馬魚模型是否可以驗證抗癌藥物的效果?

研究人員將兩種常用於治療結直腸癌的「化療雞尾酒」分別加入培養斑馬魚的水中。結果顯示,一些斑馬魚體內的腫瘤減小了,但是另一些卻沒有變化。這表明,斑馬魚可以用於評估藥物的有效性。

最後,斑馬魚模型是否可以有臨床指導意義?

研究人員將採集自5個結直腸癌患者的腫瘤分別植入不同的斑馬魚胚胎中,並加入相同劑量的化療藥物。5組試驗中,有4組能夠準確預測患者術後3-6個月的複發情況。

「從植入腫瘤到分析結果,斑馬魚模型的構建僅僅只需要2-3周,所以它們可以作為篩選患者最初治療方案的良好工具。」 Fior認為。

哈佛醫學院的 Leonard Zon致力於利用斑馬魚研究癌症已經十多年,他認為,斑馬魚可以成為抗癌領域一個獨特的模型。「Fior課題組並不是首個嘗試構建斑馬魚癌症替身的團隊,但是她們的工作是迄今為止最有說服力的。」 Zon給予很大的肯定。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腫瘤學家Richard White認為,斑馬魚在個性化腫瘤治療領域將佔得一席之位。「優勢在於簡易可行。」 Richard White強調道。

不過,Zon警告說,並不是所有的抗癌藥物都適用於斑馬魚。所以「我們需要擴大研究樣本和腫瘤種類。」Fior表示,她和團隊計劃繼續驗證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在斑馬魚模型上的構建可行性。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重磅級成果:科學狂人實驗室推出定製DNA分子
聽說維生素抗癌最近很火?一項新研究來潑冷水了……
抗癌活性增3600倍!M1溶瘤病毒登上Science子刊,預計2018年進行臨床試驗
Science子刊:常見的肥胖和糖尿病藥物可以降低腦壓力
全球首個!測定HIV藥物耐受性突變的NGS技術獲批臨床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Blood:BCAS2對於斑馬魚胚胎的HSPC維持至關重要!
大河釣魚,獲得「斑馬魚」,魚身有黑色條紋,網友:看著覺得好吃
里程碑!Science、Nature齊關註:斑馬魚之後,CRISPR再探哺乳動物胚胎髮育史
Nature子刊:扼住命運的咽喉!斑馬魚幫助挽救重症淋巴病男孩
pick斑馬魚!科學家在它身上構建出一種腸道炎症模型
斑馬魚實驗:良好的睡眠能修復神經元DNA損傷
斑馬魚和泰國虎魚你們更喜歡養哪一種
斑馬魚睡眠和人類相似
五彩斑斕,性情溫和的斑馬魚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斑馬魚母源mRNA穩定性機制
科學家用來篩葯的斑馬魚竟然只有米粒那麼大!這個「小精靈」有什麼厲害之處?
斑馬魚的睡眠模式與人類相似,或有助於揭示睡眠起源的秘密
斑馬魚,如何從觀賞魚成為水中毒性偵測的專家?
銀納米顆粒影響斑馬魚腸道菌群,雌雄有別
中國科學家用斑馬魚找出人類拉肚子的原因
研究表明:斑馬魚的睡眠狀態類似於人類
幼年斑馬魚對物體有不同的顏色感知力的視覺?
從斑馬魚身上竟然獲得治療帕金森的方法
從斑馬魚身上竟然獲得治療帕金森的方法!這科研設計腦洞令人佩服!
日本建立斑馬魚腫瘤新模型,判明引發肝臟病變的部分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