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錯字還有理了?史上最著名錯別字皇帝真是開了個好頭
即使你熟讀唐詩宋詞三百首,語文作文拿滿分,寫錯字這種失誤也難免會犯,小時候一不留神寫錯字,被老師打手什麼的簡直家常便飯好嗎?
可你不會想到,歷史上很多錯別字不僅無人質疑流傳至今,竟然還被人頂禮膜拜!這些著名別字寫錯理由花樣繁多簡直沒貓餅,不服來看!
1.皇帝寫錯字是你也不敢戳破呀
被稱為天下第一錯字出自康熙之筆,承德避暑山莊正宮內午門上方的匾額就有一個醒目的錯別字,「避」右邊的「辛」多了一橫。
皇帝親筆御書,即使群臣當場看出來了也不敢戳破啊!避暑山莊作為皇家接待各少數民族首領的重要政治場所,這些人估計也是心裡邊鄙視了360°但依然不敢放嘴炮吧。
2.憋屈到流淚的錯別字
與避暑山莊類似的牌匾錯別字還有西安的碑林,「碑」字頭上的一撇沒有了。
這個錯別字出自林則徐之手,話說他因禁煙惹禍被革職發配伊犁,途經西安時來到碑林題下了這兩個字。坊間傳聞碑字少一撇,是林則徐寓意自己丟了烏紗帽,實在是高啊。
3.因勢寫錯字分量滿滿
牌匾似乎是錯別字的重災區,這不,秦皇島市山海關的牌匾也有一個錯別字,天下第一關的「第」字被改寫成草字頭的「苐」。
這是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並不是人家想艹,而是因為因勢而改處於視覺上的考慮,修改後「第」字筆畫減少,筆力遒勁,讓整體的牌匾氣魄逼人。沒貓餅,古人很有平面設計思維呢。
4.風流不在嘲笑臉的錯別字
錯別字也是個心機boy,除了明志竟然還能嘲諷別人。揚州大明寺有一塊「風流宛在」的牌匾,「流」少寫了一點,「在」字卻多寫了一點。
是不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原來這和「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有關。
清光緒初年的兩江總督劉坤為了追念曾在揚州主政的歐陽修所作平山堂,但「風流太守」有不少韻事,你懂得,這樣寫錯字意思不言而喻,少點風流,多點實在!是不是扎心了?
5.任性錯別字理由滿分
實力寫錯字還強詞奪理的要數咸豐了,他駕臨天津薊縣獨樂寺後寺院方求題字,咸豐題了「報恩院」後「院」字少寫了一橫。
大臣不敢說,咸豐解釋說:人啊,要知恩圖報,佛家說要報四重恩,這恩終身是報不完的,故「完」字的筆劃不能都寫全。科科,這道理嚴絲合縫,給跪了。
6.最仁慈的錯別字
康熙寫過的錯別字不是一個兩個了,不過要數這個錯別字最皇恩浩蕩了,杭州西湖的石碑花港觀魚石碑,「魚」字少了一點。
原來康熙認為魚下四點不就是「火」么,魚在火上那不就成烤魚了?還是寫三點好,三點成「水」魚才能暢遊嘛,可以可以,替魚說一聲,謝主隆恩!
7.錯別字水流衝天
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也有一個有內涵的錯別字,泉池中有塊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面的「趵突泉」三字中「突」字少了一點。
這是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寓意泉水強勁把「蓋子」頂掉了,嗯,那泉字的點為嘛不衝掉呢(劃掉)。
8.最內涵的錯別字
孔子無人不知,而山東孔府門邊的對聯也是聞名天下被津津樂道,因為上聯中的「富」字少下面一點,而下聯中的「章」字下面的一豎一縱則貫到下面。
是不是不明覺厲?這兩個錯別字寄意為:「富」不出頭,意思是「富貴無頭」;「章」字下的一豎出頭,則暗示「文章通天」!不愧是孔府的對聯,文化涵養杠杠的。
看完後眉頭一皺,寫錯字還有理,原來皇帝開了個好頭,古人將之發揚光大!不過我們自己就別寫錯別字了,別問為什麼,因為你不是皇帝撒~
聲明:本文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如有不妥敬請告知。


※玊乜亼丠亖:這些真的不是錯別字
※這些真不是錯別字!
※故宮匾額上為什麼會寫一個錯別字?還有人因此掉了腦袋,你知道嗎?
※歷史上最著名的六個「錯別字」,你見過幾個?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一個錯別字嗎?看完才知道漲見識了!
※歷史的失誤:名人寫錯的字叫通假字,我們寫錯的字就要叫錯別字
※潮汕這個宗祠的牌匾居然寫了「錯別字」!還是故意寫錯的!
※故宮匾額上的一個錯別字,很多皇帝都改過,怎麼到現在還是錯的
※故宮門匾上的錯別字,「門」字沒勾?寫法錯誤,幾百年來無人敢改
※十個最常被誤以為是錯別字的「字」,知道一個算你牛
※這些楷書不是錯別字!
※這些楷書不是錯別字?
※玩具的具是幾橫?原來我們寫了那麼多年錯別字
※玊丠亖乜亼:這些字真的不是錯別字!中華漢字真是博大精深!
※天下第一錯別字,看看你有沒有寫錯?
※楊超越又寫錯別字了,6個筆畫的字都能寫錯?網友:你可長點心吧
※七月熱詞丨看到這些人都在寫錯別字了,小通也算不孤獨了
※全國規模最大縣衙 門前罕見「寫錯」兩個字 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這個錯別字存在了幾百年,竟是乾隆寫的
※古人寫的錯別字就是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