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62年,中國和印度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

1962年,中國和印度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

1958年8月21日

印度向中國提出抗議

1

1958年8月21日這一天,印度政府忽然通過中國駐印大使館,提出了一份抗議。

抗議的內容是:反對中國的新藏公路通車。

這條公路,是從中國新疆的喀什地區,修到了西藏的日喀則地區。

這無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國人修自己的公路,你印度人抗議什麼?

印度政府有自己的理由:

這條公路,通過了中印邊境線以西的阿克賽欽地區——印度人一直認為,他們對這塊地區享有主權。

印度人的依據是:當年英國統治印度時期,英國有一名叫約翰遜的殖民官員,自己划過一條「約翰遜線」,把歷來屬於中國的阿克塞欽地區劃給了印度。

但問題是,這條「約翰遜線」被稱為是「屁線」——就只是划過一根線,英國甚至沒敢通知當時的清政府,所以後來的歷屆中國政府都根本不知道有這根線存在。英國人也從來沒有派人越過原來的界線。

所以印度在此之前,也從來沒有進入過那個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51年就派兵進入了那裡,印度人完全不知道。直到7年之後,1958年7月號的中國《人民畫報》報道了「新藏公路」通車,印度才反應過來,並在一個月之後,向中國政府提出了抗議。

又過了一個多月,印度派了一支15人的巡邏隊,有史以來第一次進入阿克賽欽地區進行「偵察」,隨即被中國邊防部隊扣留,然後被押送出境。

印度政府再度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

中國政府覺得莫名其妙。

但也因為這兩次抗議,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在邊境線上一直存在的爭端,終於開始浮出水面。

2

中印邊境的爭端,總結下來其實也不複雜,就是「一根線」,「一個人」和「一種理念」。

先說說「一根線」。

這根線,就是指一根爭議的分界線,叫「麥克馬洪線」。

1914年,已經完全統治印度並攻陷中國拉薩的的英國,在西姆拉召開了一次「西姆拉會議」,召集了中國中央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一起,商討中印邊境線等一系列問題。

中印邊境線分東、中、西三段,全場約1710公里。在這次會議之前,中印雙方原本因為一直友好相處,確實沒有明確劃定過邊界線,雙方都是以喜馬拉雅山脈和崑崙山脈為界,一直遵守傳統的邊界線。

而在這個會上,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外交政務秘書H.麥克馬洪,用鉛筆在中印邊境的東段划了一條線——出於對印度利益的考慮,這條線往北推進了96公里,一下子就划走了中國9萬平方公里的疆土。

史界有新的發現認為,這條「麥克馬洪線」是英國在1935年偽造出來的,1914年的拉姆西會議上並沒有出現「麥克馬洪線」。但儘管延後21年,這條線依舊是存在的。

對於這條沒有任何理由和依據的「麥克馬洪線」,中國的政府當即宣布拒絕簽字,自那以後,歷屆中國政府,直到今天,也都沒有承認過這條線。

其實,英國人雖然炮製了這條「麥克馬洪線」,但卻基本上沒有進入過這個爭議地區,也不敢越過傳統線。

因為他們也知道,這條沒有經過中國政府簽字承認的國界線,其實是一廂情願。

但英國人不敢當真的事,到了二戰後,卻有一個印度人把它當真了。

3

這個印度人,就是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

如果把尼赫魯的人生軌跡一分為二的話,1889年出生的他,在到1962年之前的73年人生經歷,都是非常輝煌的。

追隨甘地的尼赫魯,在印度獨立運動中獲得了廣泛的群眾認同和信任,所以之後成了印度的開國總理,並且威望空前。

應該說,尼赫魯對中國的感情一直還是不錯的。1927年,尼赫魯就參加了由宋慶齡等人發起的「反帝大同盟」,擔任執行委員。1939年,他訪問抗戰中的中國,對中國的抗日表達了極大的支持和同情。

1947年印度建國後,成為國家領袖的尼赫魯擁有極高的聲望。作為先後獨立和解放的亞洲大國,印度和中國其實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1954年6月,尼赫魯與應邀訪印的中國總理周恩來發表聲明,公開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尼赫魯又與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等人共同發起萬隆會議,並在1961年發起另一個著名的「不結盟運動」——那是尼赫魯個人聲望的巔峰時期。

但另一方面,因為印度常年受到英國的殖民統治,讓尼赫魯成為了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有著堅定的「印度必須強大崛起」的信念。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這句話至今仍是很多印度人所熟悉。而尼赫魯的堅定信念是:印度必將成為亞洲的軸心。

一方面想與各國交好,另一方面卻又認為自己必須稱雄亞洲,尼赫魯在處理與中國的問題時,就開始變得矛盾起來。

一個具體的表現,就是中印邊境線。

4

從1951年開始,印度以「麥克馬洪線」為理由,開始慢慢蠶食中印邊境線。

在整個過程中,印度表現出了三種讓中國人乃至全世界都迷惑不解的狀態。

第一種狀態,是「一廂情願」。

中印邊境線從來沒有正式界定過,中方也從來沒有承認過「麥克馬洪線」,但尼赫魯卻想當然地認為這就是中國應該接受的邊界線。

英國《泰晤士報》駐南亞記者馬克斯維爾(常駐新德里,在1970年出版《印度對華戰爭》)認為:

「中國有14個陸上鄰國,比印度多得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就主張在領土問題上與鄰國通過談判達成一致,這與印度的方式截然相反。印度的方式實際上就是從來不讓步,由它自己定義邊界,並強加給鄰國,而中國在此問題上要明智得多。印度拒絕和中國進行實質性談判,始終堅持「我告訴你邊界該怎麼劃」」。

1959年,中國軍隊平息了西藏的叛亂。一直對藏獨勢力或明或暗支持的印度政府認為這大大損害了印度的感情。但尼赫魯認為,既然印度「默許」了中國政府這一行為(他可能認為中國政府的行動需要印度政府「批准」),那麼中國也應該「投桃報李」,還印度一個人情。

於是,就在拉薩戰役結束的當天,尼赫魯親自給中國總理周恩來寫了一封信。

在這封信里,尼赫魯要求將中印邊境線東段邊境「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和中段邊境2000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入印度,還要把西段邊境一直在中國政府有效管轄下的阿克賽欽等地區3.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也劃歸印度。

尼赫魯向中國提出的領土要求面積達到了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北京市,20個上海市,或者整整一個福建省的面積。

中國政府斷然拒絕這一要求後,尼赫魯竟然覺得是無法理解的。

尼赫魯當時不顧任何現實情況的主張,讓很多人都非常費解

第二種狀態,是「小兒科情結」。

在領土要求被中國政府拒絕之後,印度索性就開始自己動手了,推行他們所謂的「前進政策」。

什麼是「前進政策」呢?就是在中印爭議的邊境線東段和西段上,向蟲子一樣向前「拱」:

從1959年到1961年9月,以西段邊境線為例,印度就在中國國土上建立了43個哨所。其中,有的哨所離我軍的哨所只有幾米遠,有的甚至繞到了我軍哨所的後方。在這個「拱」的過程中,印度士兵不斷挑釁,從最早的言語恐嚇,肢體恐嚇,到扔石頭,甚至率先開火。雖然中國的邊防部隊奉命「不許首先開火「,但在印度士兵先開槍後,也曾被迫還擊。1959年10月201日的「空喀山口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事件——印度派出60多名士兵圍攻中國巡邏隊,後者被迫開火,印度軍隊被擊斃9人,俘虜7人,其餘全部逃走。

1962年,中印邊境的中國士兵和印度士兵刺刀相向

印度為什麼熱衷於在邊境線上這樣「日拱一卒」?因為印度人覺得,一旦哨所成立,就代表著印度「佔領」的這個地區就成了「既成事實」,國際社會也會承認這些哨所佔據的就是印度領土。

這種小兒科式的胡鬧方式,因為中國邊防部隊的剋制,反而給了印度方面更大的勇氣。在印度看來,中國軍隊之所以不敢反抗,一是他們可能也會默認這種蠶食,另外,就是中國害怕印度。

印度為什麼會覺得中國害怕自己?那就是他們沉迷的第三種狀態:迷之自信。

首先,他們認為中國在軍事上打不過印度。

印度國防部長梅農當時曾遞交給尼赫魯一份調研報告,報告認為,從裝備和各方面素質來看,一名印度士兵能單挑十名中國士兵。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以一國之力單挑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印度軍方修正了報告——考慮到中國士兵吃苦耐勞的精神,一個印度士兵可以抵擋6名中國士兵。

其次,印度認為全世界都支持他們。

當時的國際環境是:中美關係因為「朝鮮戰爭」進一步陷入僵局,美國頻頻對印度示好。而中蘇關係因為赫魯曉夫做出的「斯大林秘密報告」和關於「修正主義」的爭辯,也迅速跌到冰點。赫魯曉夫甚至通過塔斯社表態支持印度,稱中國的邊境要求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赫魯曉夫(左一)1952年訪問印度時,尼赫魯親自到機場迎接

尼赫魯認為兩個超級大國都站在自己的一邊。

同時,印度作為一個新興獨立大國,當時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一直不錯,而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有得到不少西方國家的承認,更沒有獲得聯合國席位。所以在聯合國大會上,印度一直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聲稱是中國侵略了印度邊境,這樣的說辭讓很多不明真相的國家都信以為真。

可惜的是,當時樂觀的尼赫魯後來才認識到:自己沒有實力,什麼輿論支持,都是白搭。

第三,印度堅定地認為中國不會出兵。

當時中國剛剛從「抗美援朝」的戰爭損耗中恢復過來,又處在「三年困難時期」,印度認為中國必然無心也無力同印度開戰,最終只能默默承認印度不斷將邊境線推進的現實。

那麼,中國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5

在這一點上,尼赫魯的推斷倒還真不算全錯:中國當時確實不想和印度開戰。

1953年5月13日,毛澤東已經非常明確地向印度傳遞了中國的聲音:

「中國人民的敵人是在東方,美帝國主義在台灣、在韓國、在日本、在菲律賓,都有很多的軍事基地,都是針對中國的。中國的主要注意力和鬥爭方針是在東方,在西太平洋地區,不在東南亞及南亞的一切國家……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西藏叛亂的平定和進行民主改革,絲毫也不會威脅印度……我們不能把友人當敵人,這是我們的國策。」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針對中印邊界爭端,一直在努力以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但越是這樣,似乎就越被印度理解為「中國不敢打」,所以態度也越來越強硬。

1960年4月,在中印邊境爭端已經上升到白熱化的時候,周恩來和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冒著被藏獨分子暗殺的危險,專門訪問印度解決此事。

1956年,周恩來和賀龍第二次訪問印度。這次訪問時,尼赫魯的神情已經比較微妙

與前三次訪問印度不同,周恩來那一次訪問印度,遭遇了各方面的冷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尼赫魯為了迎合國內的民粹情緒和為自己拉到選票,反覆宣揚中國的侵略,塑造「印度遭到了侮辱」的形象。

但煽動民粹,也讓尼赫魯自己成了一個危險的玩火者:

一方面,印度國內支持對中國開戰的呼聲越來越高漲,另一方面,對中國的敵視情緒也越來越濃厚,印度的孟買等地開始出現了各種污衊辱罵中國的標語和塗鴉,有印度民眾開始聚集,高呼「中國佬滾出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尼赫魯自己也成了一個被國內輿論推動而被迫走向懸崖邊的人,甚至連接待周恩來,也不能表現出過分的熱情。

而周恩來依舊努力扮演一個滅火者。

中國代表團在印度呆了6天,雙方一共舉行了7次會談。在第一次會談的一開始,尼赫魯上來就希望中國承認「麥克馬洪線」。

周恩來提問:「請問總理先生,麥克馬洪是誰?」

尼赫魯不回答。

周恩來接著說:「脫離了殖民統治的印度,卻要根據一個前殖民時代的英國官員劃分的一條線來討論兩個主權國家的問題,太讓人遺憾了。」

為了達成一致,周恩來代表中國其實做了一些妥協。

周恩來先提議,建立一個中印邊境問題委員會,一攬子解決這些問題。

尼赫魯拒絕接受。

周恩來退而求其次:為了避免衝突,雙方邊境部隊可以自雙方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一定的距離,在邊界上建立一個非武裝區。

尼赫魯拒絕接受。

周恩來再退一步:雙方邊境部隊先全線停止巡邏,以防產生更多擦槍走火事件。

尼赫魯拒絕接受。

那印度要什麼呢?印度要中國承認中印邊境線東段已經被印度「吃」進去的9萬平方公里領土,另外,還要再讓出西段的3萬平方公里領土。

你讓周恩來怎麼答應?

在會談結束後,印度方面拒絕雙方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代表團只能單方面舉行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周恩來再一次闡述中國對於中印邊境問題的態度:

希望通過談判解決,不希望訴諸武力。

但中國人的容忍,畢竟是有限度的。

不想打,不代表不能打。

周恩來回國後,直到1962年9月,毛澤東還想忍一忍。他曾對周圍人說他想了十天十夜,總想不通尼赫魯「為什麼要來搞我們」。

任何有國際視野和胸懷的政治家,可能都無法理解尼赫魯的想法。

但最終,毛澤東還是拍了桌子:

「印度搞了我們這麼多年!假如印軍向我進攻,則要狠狠地打他一下!……不僅要打退,還要打狠打疼!」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最後一句寫到了那句著名的話:

「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一個月後的1962年10月20日,就在全世界目光都集中在「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中國軍隊在中印邊境線向印度軍隊發起全面進攻。

中印邊境戰爭,正式爆發。

6

關於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家其實都已經知道了。限於篇幅,本文也就不展開了,以後有機會再詳寫。

就用當時在印軍第二師擔任戰術指揮教導的英國洛克弗菲希爾准將的一句話來說吧:

「你見過非洲大草原上斑馬群的奔跑嗎?但是它們還不如印度軍隊潰逃更加壯觀!」

短短一個月,不僅原先印度辛苦好幾年「蠶食」建構的哨所全被中國軍隊拔除,中國人甚至打到了離印度首都新德里只有300公里的地方——新德里的政府機關開始大規模焚燒文件,城市街頭開始構築沙袋和防禦工事。大批的印度士兵丟盔卸甲,一瀉千里,傳說中「打遍亞洲無敵手」印度王牌旅「錫克旅」被全殲。

到雙方停火時(其實是中國單方面主動停火),印度士兵陣亡4000多人,負傷1000多人,被俘虜約4000人(其中包括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及他下屬的各類軍官)。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

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中印戰爭中,中國繳獲的印度軍隊的武器,它們被擦拭和上油後,都歸還給了印度

這場邊境戰爭,給尼赫魯的政治生涯造成了嚴重打擊,讓他立刻在國內和國際舞台上威信大跌,一年多後就與世長辭,享年74歲。

在尼赫魯去世前的1963年,他曾對中印戰爭說過下面這段話:

「我如果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會是另一種做法……印度從中國入侵中學到了這個世界容不下弱國……我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說要在2018年初治理好恆河,現在到底怎麼樣了?
印度這次又砸1600億,這是要與我國死磕到底嗎?
2017年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 印度人又找到一個超越中國的理由
2018年印度又一大手筆,出資35億,終於實現了印度陸軍13年的願望
印度對華反傾銷調查世界第一:自1994年來超210起
112天,從西藏高原到印度恆河,2歲半的他,才是最無畏的行者
02-06:抱歉缺席兩天了!榮耀下一代和以後的產品都會是全面屏;印度計劃自4月1日起將進口手機關稅從15%提高至20%;等
到2025年,印度GDP能達到多少?某網民:勉強達到中國的三分之一
外媒:在2016-2017年度,印度脫軌死亡人數創十年來新高
美國人:5年後印度能達到中國現在的水平嗎?外國人:至少要20年
印度人問:印度經濟在2050年能超過中國嗎?某網民:32年太久
印度軍工到底多落後?耗時34年42億建造的戰機,剛服役就落後20年
印度136萬人口,只有1萬是女乒,其中150個軍官,看到待遇明白了
QYR預測:到2022年中國市場將成為最大的市場,收入達97951萬美元其次是日本和印度
這回美國都被耍了!印度特供版F16或成泡影,50歲老機將再戰十年!
印度首艘核潛艇癱瘓10個月!中國軍迷,不如30年前092
法國「悶聲發大財」,剛賺完100億美元,一回頭印度又將80億砸過來
聯合國預測印度將在2030年超過中國,具體來說是人口!
在印度,印度族只佔30%,那麼剩下的70%都是些什麼人?
美國收到2018年首個好消息,印度聽了要備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