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劉聯盟的崩解(下)

孫劉聯盟的崩解(下)

(那……,又要勘誤了。上回說李嚴是「土著勢力領袖人物」,這個說法不對。李嚴不是四川土著,他是劉璋的人。益州有三種勢力:本土集團,劉璋舊部,也稱東州集團,和劉備的親信,也稱荊州集團。李嚴是東州集團的代表人物,不該被稱為「土著」,雖然東州集團對荊州集團確有「主客之分」的先來後到。幾年後劉備夷陵慘敗白帝託孤,諸葛亮接手的,就是這樣一個三股勢力並存、人心浮動的局面。丞相也當真不易。諸葛亮最出色的不是兵略,而是治國。不過這已經不在本文的範圍之內。打住,言歸正傳。)

得失漢中

建安二十年,張魯降,曹操取得漢中。上文已經講過。

這一年裡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晉書》中記載的司馬懿第一次重要的獻計(略次要的計謀,是進不了《晉書·高祖宣帝本紀》的)。張魯降後,司馬懿與謀士劉曄建議:趁劉備在四川立足未穩、漢中易手、益州人心震動的時機,一鼓作氣揮軍入川。

從公安火速趕回成都的劉備,不惜和孫權「以土地換和平」,最擔心的,大概也是這個?

曹操拒絕了這一建議,說了些不能「得隴望蜀」的話,大約是考慮自己在漢中也還立足未穩。最終只派了大將張郃進一步進攻,拔巴東、巴西二郡,徙二郡人民到漢中,也算嚇了劉備一跳。幸虧張飛勇猛,擊退張郃,局勢才算穩定下來。

兩年以後,建安二十二年,劉備接受法正的建議,兵發漢中,決心拔除這把就立在自己臉旁的利刃。蜀軍打得非常艱苦。整個建安二十三年,蜀軍都處於劣勢,還折損了大將吳蘭。戰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才有轉機,劉備自陽平南渡沔水,屯兵定軍山,老將黃忠在這裡演出一生的巔峰之作,斬殺名將夏侯淵,這就是著名的《定軍山》故事(具體情況似乎和劉備燒了夏侯淵糧草,夏侯淵一時驚慌有關,但依然不掩黃忠之勇)。劉備就此奪取整個漢中。曹操引兵來奪,劉備據險堅守,歷時兩月。曹軍無計可施,軍還長安。漢中從此歸了劉備。

京劇《定軍山》,傅希如飾演黃忠

這是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的事情。這一年,征戰一生的劉備已年近六十,具體的年齡,可能是五十八(黃忠的年齡也不很確切。一般認為,可能是七十二。老英雄當真不可思議)。

差不多和年近六十的劉備血戰定軍山同時,關羽開始了本文開頭談到的對樊城曹仁的進攻。

按當時的標準已可說是「老當益壯」的劉備拿下了夢寐以求的漢中,同年,時年大約五十七歲的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桃園三兄弟走上了人生輝煌的頂峰。

只是,頂峰的時光竟是如此短暫,應該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又或者是想到了,才如此奮發圖強,與時間和生命賽跑?

關羽「大意」失

此後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呂蒙裝病,陸遜示弱,都只為麻痹關羽;關羽中計,自荊州調兵增援樊城前線;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大意失荊州,走麥城。《三國演義》里這一段的歷史還原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些故事因此已無需贅述。

如前文已說過的,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司馬懿提出了被載入《晉書》的第二計(同時進諫的還有蔣濟):鼓動孫權從背後下手奪取荊州。十月,孫權回書,以討關羽自效。

孫劉聯盟,到此崩解。

此後的發展,和《演義》故事略有不同:關羽對東吳要背後動手並非事先毫不知情。實際上,曹操收到孫權回書之後,聽從謀士董昭的建議,把孫權即將襲取荊州的消息,公開告訴了樊城守軍,當然也就等於公開告訴了關羽。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似乎應該即刻退兵,那樣,樊城自然解圍,孫權則可能什麼也得不著。這,就是曹操和董昭想要看到的?

董昭的計算,比這個要深:關羽對這種戰場上由敵方公開的信息會信么?如果信,那麼,樊城自然解圍;此後不管孫權是就此罷手還是繼續動手,孫劉之間,都已留下一道難以彌合的裂痕。如果不信,則關羽必敗,孫劉聯盟一樣破裂。

關羽果然猶豫了。最後,他決定不撤樊城之圍。他有他的道理:樊城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其實未必),這一場艱苦的攻防,成敗也許就在最後五分鐘的堅持中。而孫權如果真的背後動手,他在荊州留下的人馬(數量其實依然不少)總可以抵擋一陣,他那時回師去救,應該還來得及。至於說回師時曹軍可能從後追殺,一則疲勞之師的追殺力度有限,並非無法抵禦;二則他手裡還有于禁和可能多達三萬的曹軍俘虜,談判亦非不可想像;再說,孫權絕不會願意看見曹操的追兵追入荊州地界。

關羽最大的誤算,不是認定東吳不會背後下手,而是沒有料到自己留在公安、南郡防守後方的糜芳和士仁(《三國演義》里稱傅士仁)會不戰而降。與其說關羽輕敵,不如說關羽對屬下傲慢而缺乏起碼的籠絡與了解。《三國志》說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這可能才是「走麥城」的首要原因。

董昭和曹操料定關羽會敗,但大概連他們也沒有料到關羽會敗得如此之快,而且居然敗死。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關羽被殺,上距孫權回書曹操,只有兩個月。

《演義》故事裡有劉備後來手刃糜芳、傅士仁的情節。這不過表現了民眾對於叛徒的痛恨而已。實際上,兩人的死,《三國志》沒有提及,但肯定不是死於劉備之手。因走麥城一節而被賜死的,是另一員蜀將劉封。表面上是因他曾拒絕出兵協同關羽圍攻樊城,實際則有複雜的政治考量。這已與本文的主題無關,暫且略去。

那麼,司馬懿的這第二計的確是扭轉了歷史進程?其實未必。

基本方略

呂蒙其實早就想取荊州,時間最少可以倒溯到幾年前。

《三國志》載,孫權曾與呂蒙討論攻擊徐州的可能性。討論發生的時間不詳,但從呂蒙回答的上下文來看,那時關羽應已坐鎮荊州,而魯肅還活著。呂蒙的回答是,徐州應該可以拿下,但拿下後總需要七八萬人去守;不如襲擊關羽,拿下荊州,則可以「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另一次更重要的對話,則發生在建安二十年孫劉荊州對峙之後,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之前,最可能的時間,是建安二十二年初。呂蒙為孫權勾畫了一幅由東吳全據長江,待機進取中原的藍圖。他說:

「今令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

意思是,由東吳拿下整個荊州,由孫皎(就是文中的「征虜」,孫皎是孫權的堂弟,東吳大將)守南郡,潘璋駐紮白帝(連白帝城也沒打算給劉備剩下),蔣欽率機動部隊,自己前出襄陽(所以曹仁還是要打的,只是不是由關羽來打),則東吳有謀奪天下的機會了。

《三國志》說,「權深納其策」

所以,遠在魯肅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孫權與呂蒙,已經就東吳未來的主攻方向與發展方略達成共識。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呂蒙繼任成為南郡太守。消滅關羽勢力,奪回荊州,就此成為東吳的基本方略。此後兩年孫權對關羽的隱忍,只是隱忍而已。

由是觀之,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威震華夏、勢力膨脹之時,有或者沒有曹操那封信,孫權怕總是要做些什麼的。孫曹兩家間的通信,只不過互相給對方吃了定心丸而已。孫權不再擔心自己的東邊受到襲擊,曹操也可以放心地從合肥方向調兵增援樊城。

有人說,關羽之前拒絕孫權的提親,說什麼「虎女豈能嫁犬子」,是激怒孫權的關鍵。關羽固然過分,但如果說這就是孫權起兵的主因,大概也太小看孫權了。

人算不如天算,也不如人算

荊州歸了東吳,呂蒙制定的「四路駐軍,待機進取」的計劃卻也完完全全落了空。

民間故事說,關羽死後,鬼魂向呂蒙索命,呂蒙於是暴卒。

江西南昌呂蒙墓,真實性存疑。

其實何止。荊州戰後,孫皎、蔣欽、呂蒙在同一年內相繼病死。如果這是關羽的鬼魂乾的,關老爺實在太厲害了。實際情況也許是軍中有傳染病。不管怎樣,計劃中的四路統帥,瞬間只剩下了潘璋(潘璋又活了五年),如果不是陸遜橫空出世,獨當一面,東吳怕不是要「形勢益張」,而是要早早面臨滅頂之災了。

回頭看孫權與呂蒙制訂的基本方略,缺陷明顯:它只考慮了最好的情況,而沒有慮及其它。只有在最好的情況下,東吳才可能照此方略爭雄天下。一旦天不遂人願又當如何?不知道。

呂蒙撒手而去,孫權悲痛欲絕。而孫權誤算的,還不止於此。

他還誤算了劉備報復的規模。

荊州戰後,孫權已在考慮如何與劉備和解。在他看來,關羽所部全軍散沒,劉備手裡只有益州,實際上已沒有報復的力量,最多派某一員大將來意思一下,然後雙方就可以和解了。

其實不止孫權這樣想,曹操的手下也都這樣看。他們說:「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只有謀士劉曄不以為然,他說:「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說得好准。

章武元年七月,公元221年,劉備傾全國之力攻擊東吳。打的算盤,是至少拿下荊州。這一年,曹丕、劉備已經分別做了皇帝。《演義》上說劉備率軍七十萬,當然沒有,蜀國全境尚不足百萬人口。實際上劉備率軍約四萬多,蜀軍已是精英盡出。

還是劉曄,力勸曹丕趁機攻吳,他說,天下三分,魏已是十有其八,這種情況下,兩個小國靠天險自保也就算了,居然還互相攻擊,此天亡之也。我們應該趁機從東邊攻擊吳國,哪怕魏蜀平分吳地,天下也很快就都我們的了,何況我們所得必定遠多於劉備?

還年輕還不夠陰險狠辣的曹丕沒有採納此計。畢竟,劉備稱帝而孫權稱臣,打孫權似乎於理不合。如果曹丕臉皮再厚一點兒,三國鼎立的局面,也許剛一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孫權沒有算過老天,也沒有算過劉曄。他其實差一點兒就此玩兒完,如果曹操還在的話……

遠在成都的諸葛亮算到了這一切的變化,但他勸不了劉備。只能事後長嘆一聲,說:要是法正還在……

在三峽大壩修成後成為孤島的重慶奉節白帝城。

夷陵大戰,孫劉和解,白帝城託孤,這些故事均以耳熟能詳,不必贅述。在諸葛亮主政後,孫劉聯盟甚至發展為準軍事同盟,但世異時移,吳蜀均已難有作為。

最精彩的三國故事,隨著建安年號結束、夷陵硝煙散盡、曹劉先後謝世,而悄然落幕。此後,吳蜀兩家的方略主軸,已不再是「爭霸」,而是「圖存」。

尾聲

如果把三國看成一個它們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世界老二(吳),因為各種歷史淵源和對自身安危的擔心,打斷了世界老三(蜀)向上發展的機會,也最終斷送了自家爭霸可能性的故事。老二與老三,直到兩敗俱傷、再也無力爭霸的那一刻,才最終消除了彼此之間深刻入骨的不信任,再次攜手。一切,卻已為時過晚。

歷史不允許假設。不過,想像一下,如果關羽鏖兵樊城的時候,魯肅還在,事情又會怎樣?

他幾乎肯定不會偷襲荊州。打合肥也不行,曹操直到孫權投效,才把那裡的兵馬調動出來。徐州呢?呂蒙當年認為能打下來的徐州呢?

那是一種可以充滿各種想像的可能。不過,也只能想像了。

回頭看名將呂蒙。奇計百出,鬼神莫測,到頭來,是振興了東吳的國運,還是把吳送上了緩緩下行的軌道?似乎也說不清楚。

戰略高於計謀。戰略對了,計謀才有價值。戰略未必需要「奇」,「愚」,未必就「蠢」。戰略錯了,便是怎樣的「計出鬼神驚」,往往也於事無補。

吳蜀兩家,似乎只有兩個人始終堅守正確的戰略不放,吳有魯肅,蜀有諸葛。餘下的清醒人物,似乎都在魏。

吳蜀最終的命運,也許因此註定。

[相關往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蘋果用戶讚賞專用,如果喜歡,就打賞鼓勵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掠影與胡言 的精彩文章:

TAG:掠影與胡言 |

您可能感興趣

吳聯盟:祭青春
中國版《復仇者聯盟》?一部電影集齊黃飛鴻、霍元甲、陳真、葉問
大唐詩人聯盟(1)
復仇者聯盟3彩蛋解析(劇透)
聯盟的噩夢!杜蘭特公開表示有意留勇士繼續建王朝統治聯盟!
吳蜀聯盟為何沒有聯合夾擊魏國
《琅琊榜》、《軍師聯盟》里的低調演繹,王勁松給郭京飛解圍太牛
聯盟綽號帶「王」的球員?萬磁王響徹寰宇 大魔王震古爍今
韓王信、韓信、張良三個韓國人如果聯盟,秦末的天下鹿死誰手?秦末三大謎團之三
軍師聯盟之曹丕:我的美麗與哀愁
東詹西杜的聯盟第一之爭,是捍衛王座還是新王加冕
雲集陳國坤、林子聰和梁小龍,劉鎮偉的《功夫聯盟》要拍成什麼樣
王者聯盟劉邦怎麼樣?王者聯盟劉邦值不值得培養?
軍師聯盟:司馬懿奉命出使東吳,孫權願與魏結盟攻關羽!
劉鎮偉攜手趙文卓即將上演盜版「復仇者聯盟」,網友:爛片中戰鬥機
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分析 曹操用荊州瓦解吳蜀聯盟
《軍師聯盟》中曹丕為何不喜歡甄宓,甄宓嫁給曹丕是曹操的陰謀?
棄將李菁、何雲偉、徐德亮結成聯盟,為啥曹雲金被排斥在外?
雷軍和李嘉誠談合作,小米、長江和記組聯盟
《復仇者聯盟3》多對大咖王見王 索爾、星爵拚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