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柳傳志:猶太人為什麼這麼招人恨?

柳傳志:猶太人為什麼這麼招人恨?

華哥說


猶太人怎麼這麼招人恨呢?以色列人為什麼這麼聰明?他們的聰明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後天在哪些方面?這是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心中的兩個謎,或許也是很多人的疑問。


作者:柳傳志


來源:

聯想控股微空間(ID: LEGEND_HOLDINGS)


全文4042字,讀完大約6分鐘







近日,柳傳志先生帶團出訪以色列,來了一段「解謎之旅」。在以色列,他見了他們的部長,見了他們最高級的神職人員,還接觸了以色列人民公社的鐵杆成員——一個78歲的老太太,當然還有在北京時見到他們的總理內塔尼亞胡。心中的疑惑逐漸有了答案。




以下是他就此撰寫的文章《解開我心中的以色列之謎》一、二部分。







飛機在特拉維夫當地時間晚上8點落地。來接機的除了聯想控股的同事之外,還有一個會說中文的以色列導遊——米婭。




這次出訪對聯想控股訪問團來說目的明確,不是一般的參觀性訪問,而是尋求業務對接。而對我來說,還試圖在這一周中,解開我心中的「以色列之謎」。




在我40歲以前,中東的穆斯林國家,像埃及、沙特、伊朗、巴勒斯坦等等,都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應該說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朋友),而以色列則是朋友的敵人。所以,當時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民,都從沒有正眼看過這個小國,也沒特別注意過,住在這片國土上的倒霉悲慘的民族。



「二戰」結束後的二十年內,各種文藝作品如小說、影視中幾乎有一半是回憶描寫「二戰」的。而在這些作品中,又有大部分是和希特勒屠戮猶太人有關的——一個個性格鮮明、身份不同的猶太人被追殺,極度恐慌和緊張,最終還是絕大部分被送到了煉人爐里,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我還沒有弄懂到底為什麼希特勒如此仇恨猶太人的時候,又了解到和希特勒意識形態完全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大人物——斯大林,也是堅決排擠猶太人的。當時我就真弄不懂了,也就是說四五十年前,心中就有了第一個謎,

猶太人怎麼這麼招人恨呢?




時間一天天地過,過到我已近不惑之年,世界的大門向中國慢慢打開。我才有機會知道不僅愛因斯坦、基辛格,在美國的政治界、金融界、科技界、藝術界,有錢的、聰明的、能幹的,有相當一大部分都是這個「倒霉民族」的一份子。



難道被嘲笑的、倒霉悲慘的民族是個了不起的民族?




正在弄不清楚花開枝散在全世界的猶太人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聚集在一起的以色列人,在阿拉伯兄弟包圍之中建立的以色列共和國發威了。上世紀70年代,他們以一個兩萬平方公裡面積、三四百萬人口的小國,和我們的阿拉伯兄弟連年結結實實地打了幾仗,在西奈半島、在戈蘭高地,戰爭的結果是以色列完勝。從此,中東、北非的幾個世俗政治(即政教分開)的穆斯林大國,埃及、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等等,都不和以色列打了,到現在雖談不上是友好國家,但卻也不是敵對國家了。




上世紀70年代,還發生過一個事件,滿滿一架客機的以色列人被劫持到了烏干達做人質,愣被以色列的摩薩德,隔了好幾個國家給解救了回來,還把劫持者全殺了,人質和以色列軍人只有極少數的傷亡。這真實的故事聽著實在像穿越小說,太玄了。




最近這十幾年,以色列又以一個擅長創新、創業的國度大露頭角,中國的幾位有影響的學者和文化人訪問後回國一介紹,以色列便成了中國人重要的旅遊景點。我聽以色列政府官員介紹,中國訪以的人數翻倍上升,其中企業家、創業者委實不少。




我心中的新謎團是,以色列人的聰明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後天在哪些方面?




以色列人能打仗,則必然包括了愛國、守紀律、團結這些令人尊敬的因素。而有突出創新意識的聰明,則和中國人的聰明未必是一回事。在和中國人進行諸多比較,和自己進行諸多比較之後,必然又會生出謎團。無非是差距到底在哪裡?怎麼生成的?






很感謝這次我的行程安排,一是安排了一位會說中文的導遊米婭,她標誌水平的廣告詞是「高曉松的那個團是我帶的」(高曉松是帶著攝像機要拍節目的)。她的臉型正如我40年前在一本美國人寫的小說《戰爭風雲》中描寫的猶太人女主角。她本身估計是屬於熱情型的,再加上導遊的職業訓練,使我們在機場到酒店一小時路上已經知道她和她父親都不但到過中國,而且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他父親的女朋友是遼寧人,她的曾經男友是山西人。




二是安排了我和當地一位著名的以色列人文問題(包括宗教、哲學、中東關係)的專家有一天的座談。我想這個座談對我太有幫助了,不僅因為他是特拉維夫大學被公認的著名教授,肚子里確實有貨,更因為我能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因為他是一個在北京出生的中國人,名字叫張平,出版過譯著《阿伯特》和《密釋納》。




訪問中間我還會到中國大使館做客,和以色列經濟部長、財政部長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會見。我有從多個角度了解情況的機會。



看來解謎大有希望。




2017年8月12日










在特拉維夫,住在酒店裡、走在大街上,各色人等長什麼樣子的都有,外表上基本找不著明顯的共同點。導遊米婭說所有的猶太人鼻樑都特別高,以至於美容師的主要工作是把鼻子削低。她的這個觀點立刻被我否定了,因為我和以色列工人銀行的董事長會談的時候,他的助理就是一個鼻樑偏矮,鼻頭呈蒜頭狀的胖子。




外表上,雖然找不到共同點,但

周圍的這些以色列國民在精神上都刀削般的整齊劃一——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宗教的熱烈誠摯的信徒——在以色列85%左右是信猶太教,13%是穆斯林,這是在同一個國度里的「天敵」,還有2%是少數民族。他們信教不但與生俱來,而且不斷被深入教育以致融化在血液中。如果比較虔誠的程度,我看在中國只有磕長頭奔向日喀則的藏民堪能一比。




我心中要解的第一個謎就是猶太人為什麼招恨?

主要答案就出在宗教上。




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以及伊斯蘭教,教義都離得太近,關聯度太深,而佛教就離得較遠。離得近的,關聯度深的就容易打起來。兩個賣白酒的為了爭市場,容易點燃戰火,增加一個賣紅酒的,也會混在裡面打,要比出個高低,旁邊那個賣茶葉的和他們怎麼都不會打起來。





柳傳志和特拉維夫大學張平教授




張平教授告訴我說,猶太教可比作上帝信徒中的教義1.0版,而基督教可比作2.0版,伊斯蘭教可比作3.0版。3.0版和2.0版都認為自己最貼切表達了上帝的意圖,還要你1.0版何用?而1.0版則認為自己才是最根本理解上帝的,其它的是修正主義。這一打起來就曠日持久,至少兩千年了,而且是多次的拉鋸戰,越打就仇恨越深。




而中國人、蒙古人、東南亞佛教國家的人都不恨猶太人,可以側面說明宗教確是主要因素。




但希特勒們為什麼恨得這麼咬牙切齒呢?一是猶太人畢竟少,好收拾;第二可能是自卑感在作祟。二次大戰前,在德國的猶太人是出類拔萃的優秀,據說地位不比今天的猶太人在美國的地位低。

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猶太人有170多個,經濟學獎則超過了40%。不到1000萬的猶太人,在全世界80億人口之中,獲得了40%以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比例確實不可思議。

而這個不可思議的結果之一,就是讓猶太人情不自禁地得瑟起來。




在以色列,我見了他們的部長,見了他們最高級的神職人員,還接觸了以色列人民公社的鐵杆成員——一個78歲的老太太,哦,還有在北京時見到他們的總理內塔尼亞胡。





柳傳志和以色列財政部長摩西卡隆






柳傳志和以色列經濟與產業部部長艾里科恩





柳傳志和猶太教拉比希姆爾





柳傳志和以色列公社社員丹妮拉、耶胡達夫婦





柳傳志參加內塔尼亞胡總統的早餐宴會(北京)




當你誇獎以色列人聰明的時候,不管你用多麼高級的形容詞,他們都會矜持地、微笑地聽著,那表情的解讀就是,這個事實大家都知道,說這話的人太多了,你還是誇點別的吧,真會讓你內心有點熱臉貼了冷屁股的尷尬。這個勁頭兒,我想大概不是現代、近代才有的,兩千年前的古代,估計猶太人就這麼評估自己了。咱們當然無所謂,像希特勒那樣的人物怎麼受得了。內心深處知道不如人家(這是自卑感),但喊出來的卻是「猶太人是賤種,不能讓世界毀滅在他們手裡」!於是就大開殺戒,慘絕人寰的屠殺,70年後人們依舊記憶如新。




有希特勒這種潛在自卑感的人大概不在少數,這也是猶太人招人恨的原因之一吧。




這就是我得出的猶太人容易招恨的原因,而用猶太人自己的話說,是產生世界排猶主義的原因。




仗著我不是學者,話又是說給自己朋友聽的,博一笑而已,給自己解惑,讓自己活的明白點,頂多是作為談資,用詞不嚴格,定義不嚴格,各位看客就別和我較真兒了。




去以色列之前,就帶著解惑的念頭。而解惑的方法是看和談,因此找誰談很重要。我在「解秘之一」里專門介紹了張平教授,去見他的時候又專門看了他的資料,聽了當地人的介紹,得知他在以色列是個學術地位極高的「大儒」。他翻譯的《密釋納》一書,被稱為在猶太聖經之下的第二經典。




據噹噹網CEO李國慶說,網上評論《密釋納》的竟有1900多人,一方面說明中國關心猶太宗教的人數之多,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麼深奧的典籍,竟然有這麼多看得懂還能發表評論的人,說明了譯者對原著理解之深,以及其中文和希伯萊文的功力實在非同一般。




張平先生和我談了一個由此引出的話題——

「猶太人吸取了什麼教訓」?




這自然不是「要謙虛待人」之類的教訓,他們依然牛。而是猶太人拚命要建立自己的國家。




經過兩千年的多次拉鋸戰,或稱為耶路撒冷保衛戰,19世紀前的猶太人被打得沒有了根據地,流落全世界,以歐洲為主。大概在一百多年前猶太人中的智者赫茨爾(《猶太國》作者)就開始籌劃要建立猶太人國家,就是猶太復國主義。據張平說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上世紀20年代他們本來有機會在今天國土的位置上建國的,但沒有得到猶太優越階層的響應,他們覺得我在德國過得很好,沒必要到那個苦哈哈的地方居住。




機會稍縱即逝,一下子到了1939年,「二戰」開始,猶太人付出了無比慘痛的代價。這之後,他們痛定思痛,全世界的猶太人一起奮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上世紀40年代末,終於建成了以色列。所以,全球的猶太人拚命地熱愛這個國家,不管他們內部有多少矛盾,當這個國家發生了任何困難,他們都會不遺餘力地奉獻、支援。最後的結果是(我說的),猶太人的信條是不招事、不惹事,但絕不怕事。誰愛恨我都隨便,我該幹什麼幹什麼。




我們中國人也開枝散葉遍天下,強大的、有地位的祖國會讓各地的華僑心中踏實、安穩。其實不用以色列的教訓啟發我們,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故事,已足夠說明這一點了。




歡迎轉發分享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哥編輯



近期相關文章


【點擊藍字可以直接跳轉到文章】




  • 越南 「富二代」是怎麼留學的?花式炫富技能get!




  • 以色列的復仇:不能讓一個納粹分子壽終正寢



  • 你沒有權力做窮人!



  • 亂世藏金?那些拿到沙皇黃金的,卻沒有一個好下場


《世界華人周刊》長期面向海內外徵稿、徵集寫作線索


投稿郵箱:wcweekly@yeah.net
回復關鍵詞「

投稿

」查看詳細說明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和TA睡了一夜,才知道以前都是將就
女方支付彩禮:這個國家「奇葩」的彩禮制度,真值得中國男人羨慕?
「把章瑩穎交出來就給你減刑,Ok嗎?」「成交!」 談談美國的控辯交易
東北大漢、義大利黑手黨,為什麼不約而同要戴大金鏈?丨原創
七夕丨這裡有100萬人談戀愛,可能只差一個你

TAG:世界華人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柳傳志和馬雲關係這麼好?
寫給柳傳志:聯想的敵人是誰?
柳傳志評價任正非:他有「超人」的勇氣!華為的風險比我們要大!
馬雲、王石、柳傳志……在這一周都說了啥?
柳傳志:希望聯想在業務上能受人尊敬,這個公司既不姓柳也不姓楊
柳傳志們在和誰叫板?
任正非和柳傳志這兩個人之間到底有著怎麼樣的聯繫?如何評價他們
柳傳志怒了!絕不允許……
柳傳志強調聯想沒賣國!楊元慶這話卻引人懷疑,網友:老狐狸!
柳傳志:我是如何克服焦慮的
柳傳志在懟誰
滴滴柳青整改,聯想柳傳志發聲,「柳氏家族」怎麼了?
喜鵲:憑啥說柳傳志不是買辦?他就是!
聯想柳傳志又爆驚人言論:創新死得快!「混吃等死」才能活?
王健林要是把這件事辦成,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天天給他燒高香!這是為何?
瞧,柳傳志們那群驚弓之鳥!
柳傳志憤怒的意義
柳傳志:我錯看了李書福
聯想「霸道總裁」柳傳志,如何領導影響一群人?
馬紅漫:柳傳志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