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俗 七夕與道教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夕節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諸多習俗影響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自然崇拜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在科舉制度里,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 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因此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迹。
道德臘日
七月七日當天是道德臘日。《八道秘言》言: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八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並祭祀先祖。七月七日為道德臘,是「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之日,是日道民要齋戒禮誦,以求懺罪消災,增福增壽。
濟源市陽台宮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點擊展開全文


※道德經懸解
※太平廣記夢侯君集
※建廟的功德
※奶奶廟粗鄙嗎?不過是輸給了一個看臉的世界
※呂祖故事 謁石國監
TAG:濟源市陽台宮 |
※道教文化與中國民俗
※七夕民俗 養生有道
※民俗文化中的犬
※民俗文化:中國人的除夕
※老北京旗人的民俗
※消逝的老北京春節民俗
※大理道教喪事民俗
※【翔安民俗】嘩新娘
※古代民俗錢與中國民俗金銀幣的關聯
※【翔安民俗】弔唁
※鍾馗在中華民俗文化中意味著什麼?
※旬邑嗩吶與民俗
※{葛洪大道} 中國民俗別稱大全
※中國民俗文化中的十二生肖,與神話、圖騰有什麼聯繫?
※你知道多少?春節民俗與道教信仰
※民俗知識:吳中四才子
※中國十大特色民俗建築
※【朝陽民俗】吃臘八粥
※安徽黃山:廟會民俗鬧初九
※臘八節,傳承上千年的中華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