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經】間使穴:緩解治療心痛、胃痛、胸痛、嘔吐、癲狂、臂痛等作用
間使穴歸屬手厥陰心包經,有緩解治療心痛、胃痛、胸痛、嘔吐、癲狂、臂痛等作用,間使穴的位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詳見本文圖解間使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1、所屬經絡
手闕陰心包經
2、穴點陣圖
3、位置
間使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4、取穴方法
坐位。伸臂仰掌,微屈腕握拳,從腕橫紋向上4橫指,在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手臂內側可觸摸到兩條索狀筋,握拳用力屈腕時明顯可見)之間的凹陷中,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5、功效
寬胸和胃,清心安神。
6、主調病症
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風濕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心臟內外膜炎;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癔病,精神分裂症,腦血管病後遺症;
其它:感冒,咽喉炎,胃炎,胃痛,嘔吐,熱病煩躁,胸痛,瘧疾,癲狂,癇症,肘攣,臂痛,蕁麻疹,子宮內膜炎等。
7、穴位配伍
間使穴配尺澤穴治 反胃、嘔吐、呃逆;
間使穴配支溝穴治瘧疾;
間使穴配腰奇穴治癲癇。
間使穴
配大陵、曲澤治心肌炎;
間使穴
配支溝治癲狂;
間使穴
配水溝治失音;
間使穴
配水溝穴、太沖穴治癔病;
間使穴
配心俞,有益心氣,寧神志的作用,主治心悸。
間使穴
配三陰交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經閉。
間使穴
配大杼穴,有宣陽解表,驅邪截瘧的作用,主治瘧疾。
疼痛若在心包經,間使一穴就搞定
欒加芹博士解穴
功效:
欒加芹:間,間距,保持距離。使,人+吏,被吏使喚的人。間使,就是跟吏保持距離卻接受吏使喚的人。
十二地支中,心包經對應亥;亥負責各器官組織的生長與再生;亥的心包中藏著膏肓,負責心的防禦;因此,位高權重。一旦亥自身出問題,對人的整體影響會超級巨大,比如,傷口不愈、心包中的膏肓異常影響心導致人發狂等,所以,人體的智能系統在心包經上設置了間使穴,此穴能夠約束心包經自身,讓心包經甘願接受人體靈魂的使喚,而不至於反叛動亂。傷口不易癒合、心火旺、發狂、性格不忠等,都可以取間使穴調理。
處理間使穴的方法:用健腦貼貼兩間使穴。如果用藥材的話,那麼,用大米搗成粉末,貼兩間使穴,醫用膠布固定。
定位:
欒加芹:從手掌根上橫紋的中點,到肘窩正中,連一條直線段,這條直線段的長度為12寸。把這12寸分12等分,標出距離手掌根橫紋中點2等分和3等分以及5等分的點。這3等分的點,就是間使穴。
穴位大全 | 手厥陰心包經是心臟的保護神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督脈】筋縮穴:緩解治療胃痛、背痛、脊強、四肢不收、癲狂、驚癇、抽搐、黃疸等作用
※一洗頭就大把掉頭髮?教你用個生髮的「土方法」,簡單又實用
※心臟好不好 按一按手掌這個穴位就知道
※【膀胱經】金門穴:通經活絡,清腦安神
TAG:穴位大全 |
※雞蛋這麼厲害?咳嗽、扭傷、咽炎、頭痛、燒心、胃痛、口腔潰瘍、便秘……都能調治?
※4個有用的中醫良心藥方,專治胃痛、胃脹、燒心、消化不良
※警惕!小心頸椎病引起的「胃痛」、高血壓、心臟病等
※按摩中泉穴緩解治療胸悶、嘔吐、胃痛、中風等
※治療慢性胃炎、胃痛、胃潰瘍的方法
※用它燉牛肉越燉越香,入葯卻能緩解胃痛、腹痛、心痛等疾病
※治療慢性胃炎、胃痛、胃潰瘍的方法,請收藏!及時養胃護胃
※中脘穴:按摩治療慢性胃炎、胃痛
※胃痛、胃酸、胃脹?慢性胃炎癥狀如何通過食療緩解?
※3味中藥,能治5種病!胃痛、腹痛、反胃都能治,管用!
※胃痛致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用藥及預防——全面了解胃痛
※胃痛、嘔吐、腹脹、食欲不振的癥狀按這兩個穴位
※胃痛、胃炎、胃潰瘍,小心使用抑酸葯!教你如何修復胃黏膜
※胃痛、燒心、胃寒……如何調理胃病的毛病呢?
※最近老是胃痛、胃脹、胃酸燒心一直不好怎麼辦?醫生:分段治療
※胃痛、胃脹、反酸,慢性胃炎的癥狀如何緩解?最實用的方法
※古老食療老偏方,專治胃病、胃脹、胃痛、打嗝,用過都說好!
※治療胃痛、胃腸炎的方法,推薦收藏
※胃炎導致胃痛、胃酸、胃脹、痛苦不堪怎麼辦?養胃需吃這幾種食物
※「食療葯膳」此粥能行氣止痛、暖胃健胃,尤其適宜胃痛發作、口吐清水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