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里的虛靜之美
總第860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書法中的「虛」,泛指其境界的高遠、空靈;書法中的「靜」,謂之其意境的儒雅、安謐。對於書法而言,靜謐的觀點和靈動的生命張力,是書法藝術兩元的融合。自魏晉以來,我國的藝術深受老莊、釋家思想的熏陶和影響,形成了「虛靜」之美的鮮活之魂。
書法中的「虛」,泛指其境界的高遠、空靈;書法中的「靜」,謂之其意境的儒雅、安謐。對於書法而言,靜謐的觀點和靈動的生命張力,是書法藝術兩元的融合。自魏晉以來,我國的藝術深受老莊、釋家思想的熏陶和影響,形成了「虛靜」之美的鮮活之魂。
筆者認為,行草書是動態書體,但它那靈動的點畫、線條,那磅礴的氣韻,那縱橫馳騁的態勢,可把觀賞者帶入寧靜的湖泊,帶入靜謐的空間沃野,帶入一種落葉無聲的世界中去,咀嚼虛與靜的書法藝術的橄欖。
書法一要字法、筆法、章法,二要修養、學養。書境是心境的藝術體現,只有好的心境才能有好的書境。假如心境不佳、學養低俗、心事沉沉,肯定創作不出幽雅、清寧、脫俗、剛勁、飄逸的書法佳作來。
書家在創作任何一幅作品時,要熟知詩詞歌賦的內涵,充滿激越高昂的情感,將其意蘊貫穿於書法的線條中,就能淋漓盡致地、生動地、剛柔並濟地力透紙背,具有音樂韻律之美、靜虛空靈之美、神采飛揚之美。
掌握書法作品中的虛與靜,非一日之功,一定要在臨帖中思索、在出帖中感悟、在創作中出新。只有日積月累、探其規律、博採眾長,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才能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虛實的平靜與安寧,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現實中找到書法的唯美與韻味。
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法高研班研習書法的課程中,書法家洪亮曾就書法中的虛與靜作了深刻的剖析。我深有同感。他說,線條是追逐情感的運動,要用筆含筋裹骨,挺勁律動,「三法」即字法、筆法、章法合一,氣韻律美。因之,在動筆之前,要在鬧中取靜,虛靜兼修,氣韻貫通。
從某種意義上說,書法是生命精神外化的一種形態,是書家駕馭筆墨力量的一種展示。古人說,「下筆用力,肌膚之麗」,「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故,書法是力的藝術,以線立骨,以線傳情,以虛掩實,以靜示動。這種力是含蓄的力、內斂的力。這樣,書法才能彰顯美感、流暢,達到「幽思人於亮間,逸氣彌於字內」的最高境界。
@內容來自網路,本文內容觀點,僅供書友參考。
@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
文人的雅用
【月下美人】
傳統專業毛筆
﹀
點擊展開全文


※臨帖的矛盾
※《九成宮》最精妙的細節
※見字如面,寫手好字給人什麼感覺?
※撩人的文徵明
※顏真卿時代已經有簡體字了嗎?
TAG:書法入門 |
※書法里的緣趣意信
※王羲之書法里的行氣
※書法里的隸書,真的是草根書體嗎?
※書法里的「貿易」戰
※無茶不成書,書法里的茶香
※之盈書法里的法度、氣度與「濕度」
※書法里的「陰陽論」
※王羲之的技法秘密,躲在這幅書法里……
※王羲之書法里的最後時光
※楊凝式:書法里的四種清涼
※書法里的時光印記
※書法里的「方」與「圓」:從技法到哲學、美學
※七夕 | 書法里的夫妻檔
※驚人發現:王羲之書法里居然有「魏碑」筆法?不可思議!
※傾城之貌與橫溢之才,都藏在秦淮八艷的書法里
※書法不輸徽宗的宋高宗,傳世的兩幅書法里竟隱藏著岳飛的命運
※李苦禪:中國書法里有「觀音」
※在書法里展望遠方
※農曆歲時在書法里的用法
※書法里的蔣介石父子,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