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夕習俗—燒蛋

七夕習俗—燒蛋

抱著一點兒自私的心態筆者想談一談家鄉這邊七夕一隻較為特別的習俗—燒蛋。顧名思義就是燒雞蛋(應該沒有燒鴨蛋或鵝蛋的),從筆者記事起外婆每年都會燒蛋在七夕這天,當然周圍的人也是,但是外婆說燒蛋這風俗她年輕時在鄉下沒見到過,是後來住到縣城裡來然後才和身邊的人學的,外婆總是說要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有個什麼有用的技能她總是想著學一學,大致在她看來這個風俗還是挺有意義的所以才會遵從的吧。

在我家這邊,大家燒蛋一般是在黃昏,雞蛋是經過挑選的,一般是顏值較高的那幾隻,然後家裡有幾隻人,就要挑出幾隻蛋來,每人對應一隻蛋,雞蛋在洗乾淨晾乾後會寫上對應人的名字,然後用紙包起來(我家一般是用報紙),而且紙一般是濕的,免得一燒就著。燒蛋時平時親近的幾家會在把蛋放在一起燒,一般是因為現在找柴草都不太容易了,幾家人湊一湊還容易找齊需要的柴草,放在一起燒也顯得親昵。

洗好寫上名字的雞蛋

燒的過程其實不像聽起來那樣容易,火不是關鍵,因為一把火幾分鐘就燒完了,夏天本來就很容易著,乾柴烈火的,但這時候雞蛋還完全沒有熟,這就是燒蛋的關鍵所在了,其實主要是靠柴草燒完之後留下的高溫的草木灰將雞蛋煨(我們方言里也是這樣說的)熟,這其實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技術難題了。因為夏天一般常見的柴草燒完之後留下的草木灰都很少,有時候幾家人在一起甚至都無法將雞蛋全部掩埋,但是如果是那種燒完後留下很多草木灰的柴草,比如我家以前常用的鋸末(木材加工時殘留的木屑,七夕來臨之際經常會和外婆一起去工地附近找一些),又特別不容易完全燃燒,往往是表面的一層燒完了裡面的還無法接觸到空氣而燃燒,而雞蛋是埋在裡面的呀。所以,大家總是在擔心燒不熟的問題,事實上幾家人一起燒的話往往就會有一些倒霉蛋沒有熟,這就會有些尷尬。但我家似乎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每一年外婆都會把雞蛋燒很熟,往往打開報紙會發現雞蛋都燒裂了,面目全非到名字也分不清,如果是幾家一起燒的話,這種情況真就分不清了,當然沒人會計較這些,就算是那些半生不熟的,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經歷了這過程的人們也會開始新一輪的談笑,當然也總會對比一下誰家的雞蛋燒的更好。

燒好的雞蛋

外婆每年燒蛋之前都說著,哎呀今年再也不和別人家一起燒了,幾家人混在一起太麻煩了,而且她們的柴草總是沒有外婆精心找了很久的柴草好,它就覺得很吃虧,當然燒不熟或者搞混了也是她擔心的問題。實際情況是,每年一到七夕的下午,相好的奶奶們在樓下一喊,外婆還是一邊嘴裡嘟囔著一邊拿著早就準備好的夠用好幾家的柴草和雞蛋下樓了。七夕的下午和黃昏這樣的情況很多,街道旁人少的場所,後邊田野旁的小路邊,隨處可見一堆堆柴草和火苗,圍著火堆的人們說笑著,時不時拿棍子翻一下柴火讓其更充分地燃燒,也是試一試自家的蛋還在那兒不,這時候即使你啥都沒準備只拿著雞蛋出來也沒問題,你大可以加入一堆看上去很熱鬧的人群里,或者在偏僻一點兒地方還總有守著一堆大火但因沒有找到搭夥燒蛋的小夥伴而稍顯落寞的人,沒有人會拒絕你家的雞蛋加入他們的火堆,對大家來說這反而是顯得自己這堆火燒得好或者這群人顯得有親和力的證明,況且多個人談笑不也更加熱鬧么。

當然按照筆者的套路動筆之前必然要考究一下,因為外婆說的她年輕時老家那邊還沒有那個習俗,我也以為這習俗延續時間不會特別長,結果查了一下才發現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至少沒有一個明確的證據來證明燒蛋這件事的起源,也就是說起源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卻是一輩輩口口相傳下來的,不知道已經有多少年。漢中也不止我們一隻縣有七夕燒蛋的習俗,臨近的城固也有,遠處的略陽也有,甚至重慶部分地區也有,那麼臨近的四川和甘肅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習俗呢,查資料之後發現,四川確實有,甘肅不太確定。但是其餘地方的習俗似乎與我們有所不同,他們叫做「燒橋蛋」,顧名思義是在橋附近燒,而且筆者有幸查到了燒蛋的內涵,意為招魂,所以才寫上了人的名字。所以燒蛋其實是祈求平安之意,並不是筆者之前所認為的好吃或者好玩,但是邊燒蛋邊默念或者心想著魂歸來兮,筆者還是有點兒接受不能的。

筆者離家求學已是數年,每年七夕時大都已經返校了,所以已經許久不曾親歷過和外婆一起燒蛋的場景,許久不曾吃到過外婆燒的蛋(外婆每年還是會給我燒一隻),在學校七夕時總是會登高遠望,聽著電話里外婆的聲音想著三千里之外的故鄉是否已經是青煙裊裊……前年有幸過了漫長的暑假,但是燒蛋時外婆卻恰好外出探親了,但她走之前就早已安排好了柴草和雞蛋,還是讓我和相熟的奶奶們一起燒。奶奶們都說每年還是外婆備的柴草最合適最多,可惜外婆總是把蛋燒太過。那一晚最後我把雞蛋燒得比記憶中任何一次外婆燒得都更完美,外婆說她在親戚家裡也燒蛋了,燒得也比以往好,人少就是方便,來年再也不和別人家一起燒了,我說好。

前年燒蛋時外婆準備的柴草

等到所有的火慢慢熄滅,殘留的火星也逐漸沉寂一般都已經是夜幕降臨許久了,大部分人會選擇將燒好的蛋帶回家慢慢吃,老人們還會惦念著給遠方的子女兒孫們也燒上一隻,雖然他們吃不上了但是也不能少了他們的。夜漸漸深了,回到家的年輕人們看到桌子上黑乎乎的雞蛋,一邊抱怨著怎麼今年又把蛋燒成這樣了一邊還是頗為享受地吃起來,老人們會一邊不好意思地說光顧說話來著給燒忘了一邊趕忙去給倒水免得噎著。殘留的一堆堆草木灰總是會成為清潔工的大難題,但是等到清潔工出動的時候,新的一天又已經開始了。在秦嶺南麓這偏遠的小縣城裡,雖然也已經滿是鋼筋水泥,但七夕黃昏時那一縷縷青煙飄起時,迸濺起的火花里都滿是溫情,也許不夠傳統,但是在筆者眼裡已經足夠浪漫。

p.s.一開始只是大致在另一隻文章里介紹一下筆者家鄉的習俗,誰知寫著就剎不住了,所以有了這樣一篇鄉土味略重的文章,希望諸位也能讀得習慣吧。燒蛋的過程煙霧繚繞的,就不放圖了。如果有人考慮到燒蛋污染環境的話,那筆者其實也無話可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FUN彈幕視頻網 的精彩文章:

西甲綜述:皇馬主場平瓦倫 巴薩馬競均客場勝
魅藍Note6有顆驍龍芯 「高通稅」還能否持續供血?
雙葉家的姐弟#05

TAG:AcFUN彈幕視頻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洗髮:七夕習俗 中藥烏髮
茶七酒八,七碟八碗,襄陽走親待客有這些習俗
【春節習俗】除夕做好這五點,二零一九行大運
七夕、七夕、七夕到了!,七夕節有哪些習俗?七夕節後是鬼節?
七夕的來源和習俗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
春季里的喝茶習俗!
教給孩子懂習俗:臘月二十八,蒸饃打糕貼花花
清明習俗二三事
春節習俗 臘月二十九
除夕的傳統習俗
農曆初七習俗
正月十三的習俗
初六習俗送窮鬼
二十四節氣|小暑養生及習俗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傳統習俗有哪些?
七夕今宵看碧霄,關於七夕的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春節習俗之——臘八節
年三十除夕:習俗禁忌!
繼承傳統習俗,弘揚中醫治未病文化——從吃顆薺菜煮雞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