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經典《悟真篇注》解集成 序言

道教經典《悟真篇注》解集成 序言

《悟真抉要》---道教經典《悟真篇》註解集成

張紫陽《悟真篇》一書,全面系統地闡釋了丹道理法學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丹道修鍊次序,並強調丹道的地位和作用,為道教內丹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大大推動了道教內丹學的發展,在內丹學發展史上佔據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可與「萬古丹中王」的《周易參同契》相提並論。丹家認為,丹道理法偏離了《參同契》與《悟真篇》,那麼他就不是純正的丹法。宋元以來,丹家無論是主清凈丹法的,還是倡陰陽丹法的,都皈依於《悟真篇》一派門下,以自己所修所證所學稀釋《悟真篇》丹道思想,因此歷代丹家注釋《悟真篇》者代不乏人。

本書共收錄《悟真篇》注本十二種,依次為:

1、《張平叔悟真篇集注》,無名氏輯注。本注以上海涵芬樓景印明《正統道藏》之《修真十書》本點校整理。

2、《悟真篇註疏》,宋翁葆光注,元戴啟宗疏。本注以景印國立故宮博物館所藏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

3、《悟真篇講義》,宋夏宗禹注。本注以《道藏》點校整理。

4、《悟真篇指要》,李簡易著。宋以《道藏》收錄《玉溪子丹經指要》為底本。

5、《頂批悟真篇三注》,宋薛道光、陸墅、元陳上陽注,清傅金銓頂批。本注以影印清刊本為底本。

6、《悟真篇小序》,明陸西星注。本注以影印民國鉛字本為底本。

7、《悟真篇玄解》,明彭好古注。採用明刊《道言內外秘訣全書》本為底本。

8、《悟真篇集注》,清仇兆鰲輯注。本注採用清同治廣東三元宮重刻本為底本。

9、《悟真篇約注》,清陶素耜注。本注採用巴蜀書社《藏外道書》第10冊影印清刊本為底本。

10、《悟真篇闡幽》,清朱元育注,紀大奎批註。本注採用光緒二十五年(1899)成都守經堂刻本為底本。

11、《悟真篇正義》,清董德寧注。本注據丁福保《道藏精華錄》本整理。

12、《悟真篇直指》,清劉一明注。本注以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1820)春月湖南常德府護國庵重鐫本為底本。

《悟真抉要》序

董沛文

道教內丹學是中華道教文化中的瑰寶,是道教修道的精華與核心內容,不了解內丹學,則不明修道真實意義,更不會認識道教文化的整體。通過內丹修鍊,不但可以收到養生全形、延年益壽、卻病強身的益處,同時具有凈化人的心靈,塑造人的道德,化解心中的惡念,達到至善的真人境界。

在人類社會中,生與死是人類所有問題的核心,也是一切宗教產生的源頭。悅生惡死是每個人的根本屬性,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理念和美好嚮往,無不時刻在嚮往著「長生不死」的美麗憧憬,迴避著死亡的降臨。道教「重人貴生」是最鮮明的特徵。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中說:「要當重生,生為第一,余者自計所為。」《無量度人經》中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陳攖寧先生也曾指出「仙家唯生的宗旨」,「神仙之術,首貴長生。」[1]充分體現了道教的「唯生論」和貴生度人的特點。古代內丹家們大膽的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2]的偉大口號,敢向命運與死亡挑戰,奪天地造化之功,爭自然法則之權,追求長生,躲避死亡,最大限度的保證生命的存在,健康快樂的彰顯生命的價值,一反其他宗教對待社會人類的消極態度,構建起極具道教特色的「長生不死」的宗教信仰,使內丹仙學成為道教最主要的修鍊方式,形成了建立在道教文化上的一套嚴密的、實踐性的內丹學修鍊體系,為人類生命科學、預防醫學、健康學、養生學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經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平均壽命增長,我國將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道教內丹學必將會在老齡化社會中顯示出獨特的價值,成為眾多老年人延年益壽、卻病健康、陶冶性情的重要選擇,成為養生文化的主流。

內丹學產生於遠古時代,是原始先民追求長生、迴避死亡,在與大自然做鬥爭中不斷建立起來的,可以說內丹學擁有幾十萬年的歷史,淵源流長。《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漢書·藝文志》中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盪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神仙之學,就是內丹學,與道學同源,肇始於伏羲、神農、黃帝上古時期,老子、莊子集其成,陰長生、魏伯陽、葛洪、魏華存奠其基,鍾離權、呂洞賓、陳摶、劉海蟾將內丹學理論體系發展成熟,大開法門傳道,從此內丹流派紛呈。

《老子》、《莊子》、《周易》、《黃帝內經》等典籍中多藏有丹道法訣,但都是一鱗半爪,非常不系統。唐·劉知古在《日月玄樞論》中說:「道之至秘者,莫過還丹;還丹可驗者,莫若龍虎;龍虎之所自出者,莫若《參同契》焉。」北宋·高象先在《金丹歌》中盛讚:「又不聞(淳于)叔通(徐)從事魏伯陽,相將笑入無何鄉,准《連山》作《參同契》,留為萬古丹中王。」《參同契》成為「萬古丹中王」的學術觀點逐漸確立,自唐朝以來,降至今日,未曾動搖。魏伯陽總結東漢以前煉丹學的經驗,匯通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說,著成《周易參同契》,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煉丹理論體系,為後世內外丹修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外丹爐火之術,是古代化學,所闡述的內容在當時屬於最尖端的自然科學範疇,由此所建立起來的煉丹理論體系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科學思想,被歷代內丹家所推崇。然而,《周易參同契》是用隱語韻文寫成的,文字古樸,其辭難解,其理難明,其訣難徹。宋代著名學者朱熹都稱其「詞韻皆古,奧雅難通」,曾為研讀該書「終夕不寐」,卻也嘆息「眼前見得了了如此,但無下手處」。

後世丹家能詮釋《參同契》的,惟有北宋?張紫陽所作的《悟真篇》。該書全面系統地闡釋了丹道理法學說,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丹道修鍊次序,並強調丹道的地位和作用,為道教內丹學的發展奠定的理論基礎,大大推動了道教內丹學的發展,在內丹學發展史上佔據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因此可與「萬古丹中王」的《周易參同契》相提並論。清?劉一明在《會心外集?參悟直指吟》中就說:「丹經儘是祖《參同》,獨有《悟真》輔魏公。一個孩兒兄妹抱,承先啟後德無窮。」甚至有的丹家認為,丹道理法偏離了《參同契》與《悟真篇》,那麼他就不是純正的丹法。

丹道門徑,舊傳有清凈、陰陽兩途。清凈丹法,一己獨修,調和神氣,采自家腎府之真陽,點化自身心田之陰質,鉛汞凝和,結成大丹,屬於自力更生法門。陰陽丹法,必用鼎器,調和龍虎兩弦之氣,追攝采來,種在交感宮中,得金丹一粒,餌而服食,點我家之靈汞,變換形體。因有彼家協助,屬於外助栽接工夫。宋元以來,丹家無論是主清凈丹法的,還是倡陰陽丹法的,都皈依於《悟真篇》一派門下,以自己所修所證所學稀釋《悟真篇》丹道思想,因此歷代丹家注釋《悟真篇》者代不乏人。在眾多的《悟真篇》註解中,以《悟真篇註疏》、《悟真篇三注》、《悟真篇講義》、《悟真篇小序》、《悟真篇集注》、《悟真篇約注》、《悟真篇闡幽》、《悟真篇正義》、《悟真篇直指》等最為著名。

余酷好丹道之學,身列道門,窮研道教文化,嘗游洞天福地,尋仙訪道,研習養生秘術,體悟丹道奧妙。所主持的《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選題主要方向就是以道教文化中的精華學術——道學和內丹學為主。余早有心將內丹學中的扛鼎之著《悟真篇》的各家註解搜集整理,精心點校,彙編成冊,以饋丹道同好。無奈事務纏身,分心乏術,心愿一時難遂。2009年春,盛君克琦與余商議,願意發心倡議整理《悟真篇》註解集成,甚合我心,一拍即合。盛君復薦以四川周全彬君參與該事,共襄盛舉。

周全彬君四川綿竹人,身處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重災區,渡盡劫波,能鼎力襄助《悟真篇》註解的整理工作,余甚感激動。短短災後不足一年,驚魂可能尚未全定,身處困境中的周全彬君能鼎力襄助,豈不讓余感動?校點道書需要靜心,需要耗費相當大的時間和精力,忍耐坐冷板凳的寂寞和痛苦,身在抗震自救中的周君能完成文字量相當浩大的《悟真篇》註解彙編整理工作嗎?

轉眼間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心中的疑惑久久不能釋去。8月6日,盛君發來手機簡訊,告知周全彬君已經將《悟真篇》註解全部點校整理完畢,定名為《悟真抉要——道教經典〈悟真篇〉註解集成》,可以定稿了。余捧讀送來的列印稿,喜悅萬分,工夫不負苦心人呀!展讀之下,不禁讚歎,周君點校精良,校勘嚴謹,改字必有據,發論必依典,充分彰顯了周君深厚的道教文化修養和嚴謹的治學精神,誠為道教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也!

《悟真抉要——道教經典〈悟真篇〉註解集成》的校刊整理,可以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學術工程。讀曾傳輝博士《元代參同學》[3]一書,是研究《周易參同契》的專著,提出以《參同契》所彙集而成的學術系統稱為「參同學」。今由周全彬君、盛克琦君攜手完成的《悟真抉要》的出版,將掀起《悟真篇》研究之風潮乎?抑或將來學術界也形成一門「悟真學」乎?是為序。

2010年8月9日序於唐山玉清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嶠仙島 的精彩文章:

南北東西會中和,大定真空一卷經:大江西派《天樂集》口訣漫談
別開生面闡丹理,回歸老莊演道學:大江西派《天樂集》口訣漫談

TAG:圓嶠仙島 |

您可能感興趣

黃庭經集注——道教經典《黃庭經》註解集成
《道家大江西派丹道集成》介紹
莫道才║《歷代駢文研究文獻集成》的緣起和總體構想
康熙賜書名,雍正寫書序,《古今圖書集成》的主編究竟是誰?
《古今圖書集成》的主編究竟是誰?
史上最全集成牆板相關知識講解!
解決集成電路「掐脖子」問題,光刻機這篇文章怎麼做?
懸壺濟世,醫道永傳:《道醫集成》與道教醫學
原創 采詩說與詩歌集成
半導體證券分析師為民憂思、為國建言之基礎篇:集成電路行業介紹
歷史古書——《古今圖書集成》知多少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前言
思政課,也要系統集成
《南京圖書館藏未刊稿本集成》首發
淺談集成灶 幾款集成灶推薦
投資集成電路行業的法律問題簡析
集成電路發展簡史
一文看懂中國集成電路材料現狀
今年物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項目徵集工作啟動 包括三大類別
深度剖析集成牆面的組成材料,讓你知道它有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