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學習,我們從「心」看看

關於學習,我們從「心」看看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是龍應台老師作品的一段話,我很喜歡,隨著開學季的到來,這段話也許又會再出現於我們的眼前。今天的分享,藉由這段話作為開始吧。

9月份,又將開啟一個新的學期,新,意味著什麼呢,也許是新的同桌,也許是新的老師,也也許是新的環境……但有一種新,卻是那麼的明確——新的學習任務、新的學習要求、以及新的學習規則。接下來,我們就從「心」的角度,去探討和分享,我們如何理解孩子的學習表現,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提供給孩子什麼樣的幫助。

被誤解了的孩子

在學習這個主題上,往往會有些孩子表現出與家長、老師期望和要求不太相符的行為與態度,於是,他們通常會被貼上一些標籤:「不上心」「只想著玩」「好像是在為家長在學習」……

孩子真的就那麼不愛學習嗎?一位心理學界的大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

愛利克·埃里克森,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學齡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衝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

每個孩子成長到學齡期的階段,自身內在都是有充足的「好好學習」「獲得滿意的成績」「可以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動力,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力量,是孩子本身內在就擁著的一種非常好的資源,他們是非常願意把學習任務完成好的。

可為什麼有些同學總是會表現出「消極懈怠」「學習不專心」「怎麼教ta都學不會」的困難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思考這個問題:一是他是否有些基本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二是他自身是否具有了足夠的學習能力來應對這些學習任務?

反思需求

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層次需求理論,該理論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運用,我們也可以從層次需求這個角度去探索兒童表現出的「學習問題」。

這個五種需要是每個人都有的,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當然,也存在極個別的例外情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

回到學齡期的階段,能夠「較好地應對學習任務,獲得理想的成績」,這是四次層次的需要,因為這與自尊、成就、獲得他人尊重密切相關。若學齡期的孩子沒有表現出這個需求、或沒有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家長們可以去觀察和了解看看,他們是否在下面的什麼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他們「覺得」沒有得到滿足。

當然,我們談的這種「滿足」,並不是一味地在物質層面,或者是「有求必應」,這當中也分了很多的情況和技巧。如何去做判斷、可以如何進行操作,愛樂樹公眾號之後分享的文章中,會有關於這個主題的內容,想作進一步了解的家長們可以持續關注愛樂樹的公眾號。

考慮到孩子的需求表達這個層面,是一個很好的進行問題調整的一個入口。

兒童自身的能力儲備

當兒童解決、或相對調整好了需求的問題,那麼影響他學齡期表現的,就是學習能力這個方面。

學習能力,就是指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去獨立地獲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個性特徵。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理解力、語言表達、操作能力、運算能力、聽/視知覺能力都是學習能力。

既然是一種能力,那就說明它是可以培養、發展的,是可以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如何提高這些能力,我想只要家長們百度一下、或者詢問相關科目的老師、又或者總結自身學習的經驗,都會有很多很好的方式方法。有一個方面,我還是希望呈現出來,看看是否會有別樣的角度去體會這個部分。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了一種教育觀點,叫最發展觀近發展區理論。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好的幫助,是協助他們跨入最近發展區的區域,提供相關的情境、時間、機會,讓他們在該區域中進行足夠的探索,發展自己的策略系統。

相關的情境、條件,指的是與學習任務相關其它情境,舉個例子,低齡段的兒童學習拼音,常常會把相似的拼音混淆,例如家長們常說的b、d部分,又或者中齡段的兒童在相似字的區分上困難,這是視覺辨別能力的展現,發展兒童這方面的能力時,很多家長採取的方式是不斷地呈現混淆的字和拼音,讓孩子不斷地重複進行學習,我建議的方式是提供別的情境,分享一個我們在輔導中進行的遊戲:相似圖形、不同發音的遊戲。

第一個圖對應的聲音是滴,第二個圖對應的是噠、第三個圖形對應的是轟,兒童進行記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做干預,會發現他們的策略會有差異,有些是不斷的口頭進行重複讀,有些是重複讀的時候會在紙上畫出來,還有些會給它們賦予一定的意義,例如第一個圖形是滴,是因為「滴是注意,我們要向上看,頭朝上」,第二個「噠是下雨,所以是向下」第三個「轟是發射,所以朝前」,這三種都是策略,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三種策略的時候更喜歡哪個,或者說覺得哪個更有效,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三種,第一第二種屬於機械記憶,任務難度不大的時候是可以進行的,但是缺點是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大,它們使用的有效性會大打折扣,而且這兩種方式在較長時間段之後再回憶的時候也有會難度,第三種是賦予了一定的意義,在「賦予」這個動作中,當事人就已經調動了自身的能動性,無論是在記憶或者是在回憶上,它的效果是更好的。而這樣的策略掌握之後就可以遷移到日常學習任務中去解決混淆的問題。

時間、條件,更多的是指在過程中,我們試著去觀察、等待,而不是立刻跳出來進行指導,我們不是要把我們覺得好的方法、方策略直接或是強硬地給到ta,而是觀察ta現在用的方法策略是什麼、ta覺得能夠有效地解決當前的問題嗎、ta是否需要提供相關的幫助等等。如果我們太早、或過於自戀地干預,孩子不僅喪失了解決問題的能動性,還缺乏了在這個過程中進行體驗的機會,而這些對孩子的成長而言,恰又是最為寶貴的資源。

足夠的探索,指的是孩子在這個區域和過程中,允許一些留白的時間,讓ta與其它可能性有足夠的「碰撞」,在最初的時候,我傾向於建議孩子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小團體,在這個團體中,同樣的任務,每個成員或許會表現出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策略會有什麼樣的效果,都是非常直接的展現的,這就提供了孩子發展自己策略的可能性。朋輩間的相互切磋學習的作用,真的是非常奇妙的,分享一個有趣的情節,小A是個女生,小C是個同年齡的男生,在第一次的記憶任務挑戰中,小C的成績是最好的,小A說有什麼了不起的,第二次又是小C的成績最好,我請小C分享自己用的策略是什麼,小A表現出「沒在聽」的狀態,但是第三次的挑戰中,小A用了小C的策略,她的成績瞬間提升,她臉上洋溢著成就感的喜悅的神情表情,我至今仍記得。如果一開始就強迫她用我認為好的策略,我想我永遠都不會看到那份欣喜的表情。這就是朋輩起到的作用,這就是我們拿掉了赤裸裸的評價的作用。

策略系統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所經歷過的經驗,會去豐富這個系統,也許我們會在自己這個系統中增加一些新的內容,也許我們會替換掉一些內容,以便這個系統可以應對更多的情境、更多的挑戰。但是系統的豐富和發展,有一個前提,就是去經歷,我們願意花時間去經歷、有機會去經歷,才有豐富和發展的可能性。

文章有些長,辛苦各位家長朋友們的閱讀,不知道是否能夠幫助大家解決了在孩子學習這個主題上的一些困惑,也許我們多了一種理解孩子的視角,也許我們多了一種關注孩子情感需求的反思,也許我們多了一種幫助孩子去發展的方法或方向……

其實,家長們平日的閱讀、不斷地進行思考與學習,這就是在豐富自身系統的一個過程,而這些,也就讓大家在生活中、在選擇中,多了另一種可能性。這是一個特別美好的事情。

最後,想分享龍應台老師的另一個作品作為結尾: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文字讀起來是如此的傷感,但卻又似乎道出了現實,也許,我們可以在那個轉彎的小路到來之前,在和孩子一同前行的時候,看到ta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情感溝通、儘可能地提供條件與機會,陪著ta發展自身的能力、優化自身的系統。目送ta漸行漸遠的時候,在不舍等多種複雜的情感中,我們可以再多一種,就是信任,相信ta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這個社會,有足夠的能力活出ta理想的樣子。

ps:在我們的學能團體輔導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情景,如果大家願意了解,我們也有分享的時間,也會整理好和大家再一起分享

重慶愛樂樹青少年發展促進中心成就最好的自己

服務內容:

諮詢服務:心理諮詢、家庭教育諮詢、兒童一對一成長輔導

特色輔導:情商訓練、「新生促學」適應力訓練、學習能力輔導、妙趣思維閱讀訓練、創意手作

學習平台:家庭教育講座、家長沙龍、心理健康培訓與心靈療愈工作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樂樹 的精彩文章:

TAG:愛樂樹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學習那些事兒,你們可能都搞錯了!
開學啦,關於學習這件大事,古人們是怎麼說的呢?
面對孩子關於學習的提問,家長怎樣回答才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表情包:關於學習的表情包,你只配看本學霸的背影
關於最近,關於學習
表情包:關於學習表情包,學習使我快樂,優秀是一種習慣
關於學習,這個概念至關重要
寒假過半,孩子的作業有你能認識的字嗎?關於學習書法的幾點好處總結
關於學習經論時如何選擇參考書的解答
關於學習計劃的那些事
表情包:關於學習的表情包,學業繁忙,先掛了
關於學習中醫的一點體會
關於學習的一點總結思考
關於學習讀書筆記
關於學習的名言10句,內涵深刻,百讀不厭!
整理:關於學習舞蹈的問題與答案
關於學習的苦樂和下一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