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七夕:從杜牧《秋夕》讀懂「螢火蟲悲歌」

2017七夕:從杜牧《秋夕》讀懂「螢火蟲悲歌」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唐宮詩花分外香。

今年陰曆紀年被「閏六」撞了一下腰,陰曆閏六之後的一些傳統節日也就順延了,首當其衝的便是這個民間節日「七夕」,踏著延遲了一個月的腳步姍姍才來。

七夕,是民間乞巧的節日,也就是屬於女孩子的節日,但因有了牛郎織女的傳說後,該節日又加入了一些「中國情人節」的元素,越發顯得溫馨,在沉重中平添些許浪漫。自古以來,吟詠七夕的詩詞就從沒間斷過,其中也誕生了不少經典名詩、名句。

晚唐詩人杜牧所作的《秋夕》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夕「命題作文」經典了。而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該詩描述的當年情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曲人與自然相處的課題式「螢火蟲悲歌」呢。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該詩描述的是杜牧所認識的當年代唐宮的宮女們過七夕節的情況,格調輕靈凄美,略帶淡淡的宮怨愁緒及人生況味,因而流傳甚廣。

唐朝時,每逢七夕,皇帝深宮中也將之列為一大傳統節日進行慶祝,但參與活動的宮中人等可都是「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皇帝恩寵的妃嬪及其隨侍人員等群體,這個高貴的群體在節日之夜於宮廷各處張燈結綵,深宮內院燃起皇宮專用的御用蠟燭,襯托著白銀製作成的蠟燭底座,一時間亮如白晝、金碧輝煌,皇帝就在百美叢中擺宴玩樂,和美人們玩起各種各樣乞巧的遊戲,比如對月穿針比賽啦、限時織錦啦等等,比比誰更心靈手巧,然後獲得數量不同的賞賜。最後,是夜成績最好者,還可獲得最大的「獎賞」,那就是妃嬪們夢寐以求、平時無所不用其極手段都想得到的「侍寢」了。

宮廷乞巧降下帷幕,另一場「一對一」的「乞巧」就在該獲獎妃嬪所在的寢宮艷情開始了。

詩人所描寫的情景就從這個時候開始。

七夕,那些沒有身份的普通宮女是沒資格參與其盛的,當夜宴曲終人散之後,普通宮女們自己的「七夕」才悄悄開始。這時,殘存的銀燭仍在秋夜星光中映照著空廷中的雲母畫屏風,宮女們的遊戲註定是寂寞、百無聊賴的,那就是各自拿起手中的輕羅小扇子撲著飛進宮中的螢火蟲作樂,看誰撲的螢多,「輝煌」更多,誰就獲勝,這是低層的宮女們孤獨的七夕乞巧唯一遊戲項目了。

夜深了,螢也撲完了,人也累了。宮女們卻還毫無睡意,三三兩兩集中在宮廷外的台階(天階)上納涼,雖是立秋過了,但農曆七月的長安還是悶熱的,只有夜深了才有涼如水的感覺,撲完螢後的宮女們借夜涼驅熱之際,也在周遭鴉雀無聲的環境中感悟人生,想起當夜宮廷里的喧鬧竟然與自己毫無關係,此刻獲獎的妃嬪正與皇帝游龍戲鳳,於是又聯想起自己的遭遇身世等悲情事來,加上她們都是情竇已開的青春女子,一時間悲緒不斷之餘兼且春心浮動,百感交集,也就隨著夜色的漸深而淡忘了宮廷的禮節,宮女們紛紛躺在天階各處地面上,一抬頭,哦,牛郎織女兩星正在天上「金風玉露一相逢」呢!

怎一個寂寞了得!

而宮女們在悲情之餘,她們卻不知道其實背後隱藏著的是另一生物群落的更大悲情,那就是「流螢」的悲哀。

螢火蟲是一大遠古時代就誕生的生物群落,多生長在水草、雜草叢生的地方,古代就有「腐草化螢」的說法。而唐宮雖是繁華,但可知那個時代的原生態還是比較好的,繁華之地也有護城河之水、野外之草環繞其間,於是也有大量螢火蟲繁殖著。螢火蟲的生命是極其短暫的,其能否大量繁殖取決於人類對原生態的破壞程度,能大量存在,說明生態環境還是保持得不錯的。

比如比唐朝更久遠的晉代,螢火蟲的繁殖就肯定更多,也可知晉代的生態環境就會比唐代的好得多了,這是人類之於大自然的一大趨勢,越「開化」了,環境自然被破壞得越多。車胤囊螢的故事就凸顯這點,他能輕而易舉就將自己家裡旁邊的螢火蟲大量收集起來,放在囊中,螢蟲發出的光線足以讓他能讀清書本上的字,而使一貧如洗、沒錢買燈燭照明的他能多年苦讀,終於一舉成名做了大官,可見那時的螢火蟲是多如牛毛了。

須知,螢蟲的「成人生命」僅僅七、八天而已,車胤多年的讀書就需要捉住多少只螢火蟲啊。

螢火蟲的悲歌正在於此。

「成人」後,雄性螢火蟲在夏夜迎來了自己的生命最「輝煌」時刻,它們紛紛點亮自己,發出一種特殊的螢光,那就是求偶的特定信號了。我們夏夜常見的螢光點點大多就是雄性螢火蟲在尋找配偶呢。

之後,它們就慢慢隱在草叢中,繼續發出特定的光信號。而比雄蟲晚點來到世間的雌蟲就開始根據這些光信號接近雄蟲,在根據雄蟲的光作出自己的判斷選定心儀的對象後,就也慢慢飛近草里的雄蟲,也發出自己的專用光信號「示愛」,兩情相悅後,通過一連串的光信號「調情」後,雌雄就開始交配了。

交配後的雄蟲是悲壯的,它自知生命已有限了,就繼續去尋覓下一個亟待交配的對象,直到生命盡頭,螢光消失,雄蟲也就結束了短暫的一生。而雌蟲在產下一堆微微發光的螢卵後,也將慢慢在夜色中死去。

因此,對於螢家族來說,傳宗接代最重要,而重中之重就是,自身發出的「光信號」是生命希望之光,只有通過螢光,才能找到伴侶,完成交配大業,才能使自己的族群生生不息。

從遠古到古代,它們都是通過人類看起來只算是微弱之光的光信號來完成這一生命任務的,從而讓螢族不絕,在它們眼中,這種光是世間最光明的「生命之光」了。

但隨著人類發明了各式各樣的照明用具歷史開始,它們的厄運就漸漸降臨了,並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反比例地「斷子絕孫」。

人類的照明用具多了,乃至影響到它們的聚居地,它們在夏夜的交配率就逐步降低。繼續以《秋夕》詩中的情景為例,唐宮中大量點亮的蠟燭、宮燈等照明用具越用越多,有時亮如白晝,這就嚴重干擾了螢們的生存環境了,螢火蟲發出光之後,卻淹沒在人類製造的更大一片「光海」之中,致使彼此都難以看清對方的光信號,或者根本就象瞎了眼般看不到螢光了,這就使需要交配的雌雄蟲很難準確地尋找到對方而空勞牽掛,它們只好漫無邊際、漫無目的地不再伏於草叢中等待,而是竭力亂飛,希望在生命即將結束之前儘快找到交配的對象,完成生命的接力及傳承。

但「燈海燭影」中,它們飛啊飛,始終找不到對方的「光信號」,人類的光源已使它們的螢光失靈了,所以它們看不見或有時就算擦身而過也發現不了同類,空自飛,成「流螢」,直到含恨而墜,或被人類撲下、捉走放入囊中然後匆匆結束生命。

唐宮的流螢就是這樣一種生命的悲歌寫照。

到了當代,人類以螢火蟲身上的發光體原理作為「科學發明」又製造出了光線更足的熒光燈、日光管等照明用具,如今連山間野外都能大量懸掛這麼多、這麼亮的照明用具了,螢火蟲的美好夏夜算是徹底毀了,加上原生態在開發熱潮中的日漸被侵襲,螢族的生存空間就越來越少,很多螢火蟲就在人類的光污染中已沒法完成靠光信號找到配偶並完成交配的天然任務,於是,螢族不可避免地難以大量繁殖下去,它們的大厄運終於降臨了!

最可悲的是,它們的發光原理被人類利用了,卻最終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及命運。

夏夜,當一隻螢火蟲無意間飛入我們的光明生活時,你可知道,那是它已迷失在一片光明中難以尋覓到發出光信號的配偶而無助地默默寫著一曲「愛情悲歌」「生命悲歌」乎?

讓我們再在《秋夕》的吟詠聲中迎來又一個七夕之夜,並細細品味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的課題式內涵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本輯配圖:潮州小村落秋夕秋夜美圖(攝影:陶旭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詩杏花村 的精彩文章:

七夕詩成多愁苦,應是幽冥斷腸時

TAG:杜詩杏花村 |

您可能感興趣

豆瓣日曆2018年4月16日《螢火蟲之墓》
震驚!《螢火蟲》導演高畑勛病逝享壽82歲
網傳12日西雙版納要放飛10萬螢火蟲,聽起來浪漫實則殘忍!
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勛去世,享年82歲,創作了《百變狸貓》《螢火蟲之墓》等
殘忍!網傳西雙版納12日要放飛10萬螢火蟲,聽起來浪漫實則……
為追悼導演高畑勛 第13次播放的《螢火蟲之墓》收視率為6.7%
趙麗穎突破800億超話!網友:厲害,螢火蟲
《螢火蟲之墓》30年的恐怖真相 海報調亮《嚇到發抖…》
多益網路攜《神武3》&《阿卡夏之眼》來酷狗蘑菇螢火蟲玩啦!
第20屆螢火蟲漫展圓滿落幕!
【三秦文學】朱同武:【螢火蟲的夏天】(詩歌)
《螢火蟲之墓》真相30年後揭秘 網友直呼太恐怖
20屆螢火蟲動漫遊戲嘉年華跨年開展
第22屆螢火蟲動漫遊戲嘉年華-零度株社獨家專訪霹靂布袋戲
殘忍!網傳西雙版納12日要放飛10萬螢火蟲,已被緊急叫停……
開啟清涼海島之旅 《永遠的7日之都》登陸螢火蟲嘉年華
2018年趙麗穎就有5部新劇,螢火蟲:第三部劇再不上映,就要砸門了
動畫大師高畑勛去世 曾執導《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
一生奉獻動畫《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勛逝世享壽82歲
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勛辭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