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地熱直接利用是美國兩倍!「十三五」地熱規劃或激活萬億產業

我國地熱直接利用是美國兩倍!「十三五」地熱規劃或激活萬億產業

「我國地熱行業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這是記者參加日前在東營召開的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最大的感受。有行業人士對記者坦言,「此前國家能源規劃往往提『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地熱就包括在這個『等』裡面但今年出台了首個地熱能國家發展規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地熱在能源發展中地位的提升由此可見。」

文丨何英

中國能源報記者

全文約2500字 建議閱讀5分鐘

開啟地熱發展空間

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地熱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具有清潔環保、用途廣泛、穩定性好、可循環利用等特點,與風能、太陽能等相比,不受季節、氣候、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干擾,是一種現實且具競爭力的新能源。

「全球地熱資源量約4900萬億噸標煤,中國約佔全球資源量的1/6。地熱利用效率高,地熱發電平均利用效率達73%,是太陽光伏發電的5.4倍,風力發電的3.6倍。」中科院院士、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暘表示。

我國地熱能儲量

儘管與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可同日而語,但經過多年蓄力,我國地熱直接利用連續多年位於世界首位,「中國地熱直接利用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多。如果加上地熱發電折算成年產出熱能,2014年中國地熱總體利用為48570 GWh,仍遠大於美國的36328 GWh。」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熱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曹耀峰用數據說了這番話。

在地源熱泵領域,中國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規模都已遠超美國。國際地源熱泵協會研究委員會主席劉小兵告訴記者,「美國地源熱泵經過30—40年發展,才佔市場份額的1%。美國40%的能源供應是天然氣,當前頁岩氣也維持在20年前的低價,客觀上制約了其他能源形式包括地熱的發展。

儘管2016年前,美國對地熱供暖有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但經濟蕭條,並沒有對產業形成大的影響,現在特朗普執政,對新能源態度並不積極。美國地熱發展仍面臨能源價格低、缺乏政府支持等壓力。」

相較之下,中國地熱迎來發展的春天。

霧霾圍城催生清潔供暖,地熱發展由此推進。與此同時,在地熱能利用領域,包括海利豐、永高股份等不斷創新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地熱能應用在中國遍地開花。

就政策層面來看,儘管在地熱供暖方面國家沒有專門統一的補貼政策,「但是各地都有一些相關的政策,比如北京,深層地熱供暖財政在熱源部分直接補貼50%,對地源熱泵補貼30%。其他地方的地熱供暖,有的每平米補貼50元,有的是80元。」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能源處處長李寧波告訴記者。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11億平方米,其中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7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

「這是國家首個地熱產業規劃,是地熱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必將對我國地熱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曹耀峰表示。

「目前全國地熱能供暖面積已達4.78億平方米。隨著地熱『十三五』規劃的出台,到2020年按照其10倍發展速度,就要達到50億平方米,潛在市場規模可達萬億元。」李寧波說。

在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地熱工程研究所所長楊亞軍看來,「這將掀起地熱供暖的熱潮,地熱供暖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地熱發電滯後

就地熱直接利用而言,中國是世界第一,但在地熱發電領域,中國則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約27.28MW,而美國裝機容量超過了3000MW,菲律賓接近2000MW

「從1970年12月,廣東豐順第一個地熱發電站投產,中國成為世界第8個地熱發電國,此後,7個中低溫地熱電站及西藏羊八井高溫地熱電站陸續投運。而現在全球25個地熱發電國家中,中國地熱發電裝機排名第18位。」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記者了解,地熱發電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迄今國家還沒有明確的對地熱發電補貼的執行文件。電價補貼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地熱發電速度和規模,因為「單純利用地熱發電,企業肯定是賠錢的。」

地熱利用示意圖

對此,業內專家建議,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政策要求,借鑒風能、太陽能發展扶持方式,明確地熱發電商業化運行項目電價補貼標準,可有效解決地熱發電面臨的資金瓶頸問題。

「《可再生能源法》《關於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地熱發電這一可再生能源可享有電價補貼政策,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出台明確的實施辦法。」鄭克棪也建議。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地熱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到2020年地熱發電裝機達到500MW,在目前補貼缺位的情況下,或很難達成。」

打造雄安地熱示範城

在此次會議上,積極發展地熱支持雄安新區生態城市建設亦成為熱點話題。

早在2014年,華北地區首個地熱供暖代替燃煤的無煙城雄縣誕生,目前雄縣地熱供暖能力達到450萬平方米,覆蓋率超95%。今年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設立,其定位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地熱能成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首個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分布有三個大中型地熱田,地下熱水資源分布廣、埋藏淺、溫度高、儲量大、水質優、易回灌。雄安新區地下熱水資源年均開採量摺合標準煤逾200萬噸,可滿足近千萬平方米的建築群供暖需求。

據了解,中石化新星公司已在河北雄縣召開現場會,研究為雄安新區提供「地熱+」配套具體措施,計劃2017年在雄安新區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1000萬平方米,打造地熱資源利用的「全球樣板」。

據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主任王貴玲介紹,雄安新區全區普遍適於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核心區均為地下水源熱泵和地埋管熱泵適宜性好區和適宜性中區。核心區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總能量摺合標準煤11.2萬噸,按35%的利用效率,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排放量9.35萬噸。雄安新區全區每年可開採量摺合標準煤400萬噸,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50萬噸。

雄安新區將如何打造地熱示範城?王貴玲進一步建議,「在開發利用模式上,區內公用建築,可使用淺層地溫能;居民區建築物供暖,應以開發深部岩溶地下熱水資源為主;鄉村應積極推廣應用淺層地溫能供暖、製冷;城鄉結合帶宜開發淺部砂岩型地下熱水資源,用於溫泉療養、種植養殖及供暖等。」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盧奇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能源報 的精彩文章:

現有條件下電網還有改善新能源消納的空間嗎?來看看「蒙西經驗」
陽光電源胡兵:使多能互補示範工程可推廣可複製
國家電投熊建明:5個多能互補示範工程正有序開展

TAG:中國能源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站在高空俯瞰世界各國的城市規劃,相差十萬八千里
中國又一座跨海大橋正在規劃建設,難度堪比三峽大壩,斥資三千億
厲害!全國四大重點規劃成礦帶、50餘種儲量全國前十的礦產資源,全在這個地方了!
中國這個基建狂魔最新動作:斥資4萬億,再規劃一超級工程!
國家級規劃!連雲港這3個地方入選!快來支持你的家鄉…
貴州這個中國第一瀑,眾多遊客反應:景區規劃差,還有很多「坑」
我國又規劃一條重量級鐵路,全長約2010公里,連接我國兩個最大省
十一黃金周計划去歐洲旅遊,想一次去五六個國家怎麼規劃最合理?
立足自主!西方三大航母有突破,歐洲大國再次規劃新一代彈射型號
北京城市規劃只能排中國第二,這個城市是中國第一,即將擁有七環
中國太牛了吧?又一個超級工程進入規劃,直接提高國際影響力
十二星座今明兩日運勢:雙魚座做好規劃,水瓶座萬事順利
中國又規劃一跨海大橋!全長107公里耗資三千億,老外:了不起
學著點老美!造航母一單下兩條,省錢!NO,中國航母規劃有深意
株洲啟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
這3個城市都在規劃全國最高樓,這次是一個比一個高
助力無人機產業轉型升級,廣西發布國內首個省級無人機「十三五」規劃
柳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一覽
區塊鏈已經寫入了「十三五規劃」
我社四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增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