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張天潘:公關的全盛時代,越滿分的公關套路越深

張天潘:公關的全盛時代,越滿分的公關套路越深

文 |張天潘

沒有想到,海底撈被媒體爆料出鼠患嚴重,餐具與簸箕同洗,洗碗機滿是污垢這些的大問題後,最後又演變成一場公關大討論了。可是不對啊,我們明明是在談論公關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啊,怎麼會離題走偏到公關上呢?

其實這樣的劇情發展,並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些年來,很多重要的社會議題討論,最後都被落腳到公關的成敗優劣討論和炫技上來,往往有意或無意地忽視問題的本身了。為什麼這樣的事情一再出現?這很值得咂摸一番。

公關為何成為輿論場主角?

公關,公共關係的縮寫,本來是作為機構對外的一個窗口,一般來說,日常時,承擔著及時傳遞信息,提升企業社會形象的功能;危機時,負責回應外界的質疑、平息輿論不利等功能,最大可能地解決危機影響,維護企業的公眾形象。但無論如何,企業本身的產品質量、服務能力、戰略決策、信譽、社會責任等的優劣,是公關立足的根本。

但現在越來越多機構的公關,開始本末倒置,捨本逐末,過於注重公關技能上的比拼,價值觀嚴重扭曲。誠然,公關無論多麼漂亮,其本質都是套路,而且往往越滿分的公關,越是套路深。自古套路得人心,相信海底撈的公關成功,會鼓勵更多機構,把公關作為靈丹妙藥或者絕世秘籍了。那麼,可以暢想,以後機構都學會懷揣著公關寶典,以套路面對著公眾,而不會去深刻反思問題本身了,反正公眾也不會太在意的,只要致歉信足夠感動他們。

那麼,需要追問的是,公關如何可以成為主流,是什麼時候開始,公關成為了所有熱點的最後聚焦點,迎來了全盛時代?其實,這就要回溯到媒體與媒體人轉型背景下。

這些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移動媒介的迅猛發展,新媒體徹底取代了傳統的信息資訊傳播模式,傳統媒體逐漸的日薄西山,加上新聞報道的可操作性日益逼仄,媒體人很難找到原來的職業存在感,於是紛紛出走。而出走之後,巨頭公司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就是媒體人最後的庇護所了。

另外,也隨著大量資本的進入,很多互聯網公司往往靠著公關吹大自身的實力,以便以更高的身價融資、更好地尋找接盤俠等,所以也願意花錢投入到公關當中。前一兩年掀起了挖角媒體人的風潮,基本上一個成熟的媒體人,當公關後年薪都在30萬以上,很多還有許諾期權,這對比媒體的稿費薪酬,幾乎翻了很多倍。僅新京報、中青報、財新、財經等這些行業有盛名的媒體,其員工被挖去當關公的,名單都可以列出一個「辛德勒的名單」了。這些媒體主力軍大轉移,也帶走了輿論場的議題操作甚至操縱能力。如今,很多大公司的輿論動員能力,堪比一家正規主流媒體。

▍公關可以不問對錯、不談事實嗎?

說到公關的價值觀扭曲,程度可以舉一個令人震驚的案例。6月20日的世界難民日上,聯合國難民署在北京辦了一場名叫#WithRefugees(和難民在一起)的活動,姚晨作為難民親善大使,也出席了這場活動。姚晨在微博上寫道:「看到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爭先恐後表達著對難民問題的看法,特別感動。」並呼籲中國人關注難民問題。姚晨此番言論,引爆網友們群情激憤,紛紛在微博下評論,大罵姚晨「聖母婊」。在目前橫掃歐洲的難民危機的陰影下,一股強烈的恐慌情緒迅速在網路上蔓延。

此時,一篇認為「不必談事實」的公關分析文橫空出世:姚晨無需糾纏於「說沒說」,公關的重點是「表態」而非「澄清」。這篇文章反問:「姚晨是否說過『讓中國接受難民』原話,廣大網友真的在意嗎?」「在需要表態的場合,你卻來談事實,有雞毛用?」 還有一個公關行業的自媒體,聲稱「向來不談對錯,只談公關」。

可事實上,這個事情必須要談事實,除了有助於普及中國人具有世界公民意識之外,還助於人們對於難民問題的了解。更何況,事實是姚晨從未說過「中國要向難民敞開大門」,只是呼籲關注難民問題。這種公共討論關乎常識與是非,事實遠比態度重要,不了解和尊重事實,任何討論都是無意義的。最終,隨著外交部的「難民不是移民」立場闡明及姚晨的長文回應,事件漸漸偃旗息鼓。

隨後一個網站做了一個調研,其數據就可以說明問題:1346名受訪者中,近半(49%)力挺姚晨,認為姚晨此舉是「正確行為,明星應該利用影響力發揮人道主義精神,關注難民危機等宏大的社會問題」。僅有8%的受訪者持反對意見,而持中立態度、認為「姚晨只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無所謂對錯」的受訪者比例高達41%。

一旦公關成為可以不講事實,很快就將成為狡辯術,甚至歪理邪說不遠了。公關不是和稀泥,更不是顛倒是非的工具。在如今這個輿論場多元化或者說分裂化的環境下,會相信你的自然會相信你,不相信的,無論你怎麼解釋,依然懷疑你。

所以,任何的公關都不是可以讓所有人滿意的。既然這樣,那把事實闡述清晰,讓信任你的人,能夠繼續相信你,這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以姚晨為例,那些以難民話題來黑她的,從價值觀上看,就基本上都是不會理會你任何回應的人,哪怕公關得多麼漂亮、動人,依然會被視為是「聖母婊」的作嘔表演。

體制內輿情應對是公關界最後一股清流

除了公關行業的喧鬧之外,還有個現象也很值得關注,即輿情分析。現在很多沒有去當公關的媒體人,也往往自我內化為一個具有公關意識的輿情師了。慢慢把輿情評論分析的文章,演變成變成御龍術。看起來,還留守著的媒體人,很多都夢想著「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每一次企業等機構出現負面新聞,都紛紛開始加油吶喊,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和公關一起,遙相呼應。

一旦大家都聚焦在公關表現上,其實就像為一個殺人犯辯護,只大談特談其多帥、脾氣多好、在家多麼孝順,對待朋友多麼有愛。可是這些方面無論多麼華麗、煽情,都不能掩蓋是殺人的事實啊。當目前所有的公關討論都是這樣的套路,更可悲還是吃瓜群眾,還就真愛吃這一套。可見,這樣的輿情掌控和公關,都是在捨本逐末,只會不斷地刷新社會底線,掩蓋真相,混淆事實。

所以,有時候看,很多體制內出現的輿情危機,及其暴露出來的問題,都在不斷地向公眾傳遞著社會真相,只不過原來它是潛規則,暗中運行著的。事件之後,這些機構在公關界看來愚蠢的舉動,本質上看,其實是公關界最後一股清流,要感謝他們的赤子之心般公關能力。

兩頭受壓的三明治:公關的現實尷尬

據有關數據統計,2015年,國際公共關係行業的總體規模約107億美元,年增長率約5%。其中,美國市場約61.20億美元,佔全球的57.2%;歐洲(包括英國)市場約29.00億美元,佔比為27.1%;亞太地區市場約15.30億美元,佔比為14.3%。我國作為亞太地區的中堅力量,公共關係服務行業發展迅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公共關係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公共關係行業年營業額達到500億元人民幣,市場增長率達到16.3%,明顯高於歐美地區。按照當前勢頭,預計到2022年,我國公共關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前景可觀。

公關確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將會日漸發達。但如果沒有把握住公關的真正本質,那麼公關最後就會淪為遮羞布,僅供遮遮掩掩之用,最後還會成為擦屁手紙。所以公關也面臨著很多現實的苦惱和尷尬。就現實來說,從媒體人轉型的這些人,原來都是別人求著他,現在反過來要當孫子求別人了,甚至就是那些原單位根本就鄙視的前同事。

公關很容易成為兩頭受壓的三明治,媒體和公眾不買單,領導不滿意。可實際上,每一個公關人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都想把一個企業往百年老店、世界500強上去整,心中都有無數的妙計,只可惜,傻子領導不重視和不理解公關的重要性,或者說,領導只想著把公關作為擦屁股之用,然後最好還不用花錢。

這其實就是公關人悲劇宿命的根源。這個其實正如政府新聞發言人的角色一樣,級別不高、授權不大,並不能參與決策當中,只能體制運行下面很不重要的位置,對核心信息掌握程度本來就有限,然後被推上前台,在記者與觀眾的「長槍短劍」的逼問之下,成為眾矢之的,必然容易失了方寸。

所以,反過頭來看,公關真正的自我救贖和出路,還是要回到初心。那些不問對錯、不談事實的公關,都是在努力把公關降低到擦屁股的定位。上海交大的魏武揮老師,曾先後寫過兩篇文章,談論《公關到底重要麼?》《公關上位,到底有用么?》,文章招惹了公關界的眾怒了。資深公關從業者、原通用電氣(GE)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總監李國威撰文表示《我要和魏武揮玩命,公關依然是傳播的核心》。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一家電視鼓搗起辯論節目了,在節目上二人辯論了一番。在魏武揮看來,公關其實正在變的越來越不重要,或者說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重要,其實就是打雜的;同時,公關的基本工作就是在發稿和刪稿,遠沒有吹噓的那麼牛逼,即使在公司組織體內倡導公關上位的策略,其實也基本沒有用。在李國威看來:「公關淪為打雜的地位,不能都怪司令官,要從公關人自己身上找原因。公關一定要有戰略高度。公關一定要為企業帶來實效。公關一定要站在企業管理的戰略層面討論!」

其實,兩人說的都沒有錯,魏武揮描寫的是現狀,而李國威的看法,則應該是公關和公關人真正的定位。但現實,往往公關就是被拉低成為出聲筒和打雜、攪混水的。

哪一天公關可以從戰略層面布置,而不只是為了搞搞活動、維護好媒體關係、應對危機,然後沉溺於技術上的作秀,那麼才可以贏的真正的尊重,也才能讓企業真正受益無窮。

本文發表時有刪減

【作者簡介】

張天潘|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南方都市報》高級評論員。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北方人為何在白天結婚
陳雪:我是如何開始靠專業寫作養活自己的
張天潘:避免送餐小哥的傷亡悲劇,外賣行業能做什麼
沈彬:機動車讓路「暴走團」,作為行人我不同意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公關公司的公關被公關了
公關戰之下,分裂的今日頭條
阿里公關喊話劉強東:交個公積金也要炒作?網友:懟的好
中國最賺錢的公關公司,都在這裡了!
陳翔的出軌回應,堪稱史上最不合格的公關,連公章都是假的
李彥宏這一年:攜女兒公關吸粉,登上時代封面,財富縮水12億美元
華為最精彩的一次公關
趙麗穎,你的公關爛爆了
據說,今天是公關人的「渡劫日」
華為公關和小米公關,處理「造假」「抄襲」的事件上,誰更高明?
公關公司遇公關危機
吉利與長城的黑公關之爭!
日本女公關風光的背後也有心酸,帶你了解日本公關界的真實一面
萬達:燈火下樓台,公關總打臉
那些當年瞧不起公關的媒體人,後來都去做公關了
美網友憤怒:政府的公關費用全進了特朗普的公司!美媒:你們選的
從楊冪、章子怡詐捐門看,有個好公關真的很重要!
特朗普的公關之道
吳秀波翟天臨相繼被封殺,二人公司如此公關引不滿
王健林的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