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8月24日~25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指导下,由《健康报》社主办、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协办的全国首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秀实践与经验推广学习班”在杭州市成功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全国各省市500多位信息化建设专家学者、各省市区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及基层医疗基层医疗工作者集聚一堂,通过两天的集中学习和实地参观,共同分享了杭州市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及分级诊疗平台建设的优秀经验,并对“杭州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解读。

8月24日,学员们分多个批次,参观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8月25日,培训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家授课。

大咖云集,共话家医时代美好蓝图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健康报》社全媒体发展中心主任罗刚(左)、

杭州市卫生信息中心主任陈育庆(右)

分别主持了25日上午、下午培训

25日上午,《健康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报业协会常务理事杨秋兰与杭州市卫计委副主任方健国做开学致辞,学习班由《健康报》社全媒体发展中心主任罗刚、杭州卫生信息主任陈育庆主持。大咖云集,精彩的演讲、耐心的答疑,让学员们分外积极热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成为今年医疗卫生领域的热词。信息化是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有力武器。”杨秋兰副总编介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荐分级治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通知要求,今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点扩大到85%以上的地市,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30%,重点人群的签约率达到60%。在此大背景下,各地因地制宜,围绕家庭医生签约开展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杭州市作为2016年全国13个深化医改的典型案例之一,在浙江省最早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主线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关于试点工作通知中四个学习的榜样之一。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健康报》社副总编辑杨秋兰(左)、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健国(右)

分别做开班致辞。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综合处处长黄磊,围绕“信息化建设应用对推进基层卫生工作的作用和重点内容”作了精彩演讲。

黄磊表示,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基层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借力“互联网+”、健康医疗大数据,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工作,实现“上下联、信息通”,促进基层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双提升,有力支撑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的系统建设夯实基础、整合资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要重点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和国家公共卫生基层服务项目以及基层能力的提升,将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工具。要及时把各种新技术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深化应用,创新发展。同时,要重点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基层卫生主要业务信息平台建设;二是通过信息化助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三是推进基层健康信息惠民服务的应用。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综合处处长黄磊(左)、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处长胡玲(右)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处长胡玲做了关于《签约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的主题演讲。胡玲认为,围绕签约服务的信息化,有着三个原则:一是业务先行,技术支撑。“应该先把签约服务的流程打造好,业务部门应该把要什么样的产品,我做签约服务,希望信息化拿出什么样的产品,需求应该我们自己拿,拿完以后我们的技术人员才有可能设计出完善的软件。”二是优化流程,简便易用。三是满足当前,展望未来。设计的时候要满足当前,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正处级卫生计生监察专员何炜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监察专员何炜介绍了杭州以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为载体的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经验。“甘蔗两头甜。我们认为,开展这项工作,一是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二也要让基层医护人员有获得感。”何炜说。

卓健科技总裁尉建锋博士围绕“区域卫计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级诊疗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互联网+社区”课程。讲述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把老百姓服务做好、把数据闭环做好。“我们希望,通过信息化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到实处,不为签而签。”

会议当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何革为大家介绍了实体医院+互联网诊疗在医联体分级诊疗中的未来应用,拱墅区卫计局信息中心主任汪志华阐述了家庭医生签约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范敏华围绕“互联网+创新基层信息模块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作精彩授课。

推行杭州模式,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未来时代

杭州市拱墅区卫计局信息中心主任兼拱墅区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汪志华(左)、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何革(中)、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范敏华(右)

探路杭州,推行“2+3”模式,

家医生签约1.0

杭州模式究竟好在哪儿?

作为2016年全国13个深化医改的典型案例之一,杭州市最早在浙江省推广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主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是国家卫生卫计委公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十点工作的通知》中四个学习榜样之一。

杭州市智慧医疗服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部门资源,以医疗护理康复进家庭为基础,拓展日托及机构养老健康服务内涵,根据居民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科技、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模式。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走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9.35%,超过级标准9.35%,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今后超90%老人将在家中享有养老服务的客观事实下,通过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杭州智慧医疗服务模式首要解决方式。

2014年,杭州市以“2+3”模式布局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成了具备家庭签约、门诊预约、检查预约、病人信息上传、诊疗信息回传、分析统计等功能的签约转诊一体化信息平台,并与市医保系统、健康档案、市民卡、社区HIS和上级医院HIS打通,平台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杭州市创新实施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并以此为载体,逐步构建科学的分级诊疗体系,2016年签约家庭医生高达70多万,实现了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服务。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接入余杭区、临安市、萧山区、淳安县、富阳区、桐庐县、建德市。覆盖杭州主城区55家社区中心、300多家卫生站,以及1家民营中心,5家民营站点;杭州市全部签约居民达150万人。其中,主城区签约数从2015年的52万上升到2017年的80多万,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4.19%,参与签约的全科医生达1180名。

赋能基层,助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2.0

信息化是基层卫生快速发展、弯道超车的保障。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要依托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上,切实地将家庭签约真正的落在实处。《健康报》社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指导下,建设运营了面向全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简称中国家医平台www.grdoc.org)。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是国家级全国基层卫生服务的门户,为各地建立免费的一站式的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体系,实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生与居民之间便捷的服务联系,助力家庭医生签约,赋能中国基层医生,服务亿万居民家庭。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为各地卫生计生行政机构提供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四个纬度十余项指标体系,实现卫生行政机构对签约履约服务的日常督导管理。

家庭医生(团队)和居民家庭,通过医生手机端、居民手机端建立签约和履约服务关系,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居民寻找家医团队、申请签约、问诊服务、慢病管理、体征监测、围产期保健、计划免疫,转诊预约、中医药服务、健康教育等;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为医生和管理者提供学习培训服务,提供大量的权威免费学习课程、新闻资讯等服务,方便基层医生学习提升,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等。

经过半年多的发展,目前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580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入驻中国家医平台,发展基层医生近10万人,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根据各地家医签约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多个典型的应用发展模式,如贵州遵义区域家医签约整体推进、石家庄桥西区卫生计生委督导及家庭分类服务、山西中阳卫生计生管理大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内蒙古莫旗健康扶贫、石家庄中医药签约服务、四川凉山传染病精准防控、郴州区域签约督导培训、唐山县域试点全市覆盖推进、武安县域医疗机构1+1+1协同家庭医生签约等。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始终秉承以居民获得感为目标,以区域家医签约制度设计为抓手,协助各地政府设计规划“签约服务费”的规则和流程,通过信息化实现对签约履约服务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的效公平和透明,确保基层卫生队伍的热情和积极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报 的精彩文章:

福利|七夕最好的礼物: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梦不代表睡眠质量差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你先要做到这三条
一次无助的“互助献血”
泡服用中药 祛病送清凉

TAG:健康报 |

您可能感興趣

冬奥会舞台5G首秀,商业化大幕已开启!
单边主义让金砖更团结,约堡峰会寻求开启新金色十年
5月开启公演 音乐剧《Cod:Realize》公布角色视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