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脊髓損傷康復普及知識 第十六節:褥瘡相關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

脊髓損傷康復普及知識 第十六節:褥瘡相關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

一、褥瘡(壓瘡)會有哪些併發症

壓瘡常見的併發症有低蛋白血症、骨感染和敗血症。若壓瘡感染波及關節可並發化膿性關節炎。這些併發症的存在進一步降低了全身及局部抗病能力,給治療增添了不利因素,嚴重者甚至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故積極預防著治療壓瘡併發症是根治壓瘡的重要環節。

脊髓損傷截癱患者的褥瘡(壓瘡)病人為什麼會並發低蛋白血症

壓瘡病人易並發低蛋白血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的,但主要原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和丟失過多所致,而蛋白質丟失過多是引起壓瘡病人,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由於壓瘡病人有較大的壓瘡創面,血漿蛋白可直接從創面滲出而丟失。巨大壓瘡和多發性壓瘡每日可丟失約30克的蛋白質。可以通過一種簡單的方法估計壓瘡創面蛋白質丟失量,即按相當於燒傷面積的壓瘡面積來推算創面滲出量。創面滲出液和血漿成分相似,每100毫升滲出液含蛋白質約6克,如相當於2%燒傷面積的壓瘡面的蛋白質丟失量=2 X 體重(千克) X (0.5+0.25)X 6克/100毫升=2 X 60 X 0.75 X 6/100=5.4克。較大面積的壓瘡,全身多發性壓瘡,或創面深而滲出多的壓瘡,其蛋白質丟失量可成倍增加。若長期持續不斷地喪失蛋白質,有得不到足夠的補充,最終將引起低蛋白血症。

蛋白質攝入不足是壓瘡病人易發低蛋白血症的另一個原因。正常進食的人,若蛋白質喪失引起負氮平衡,可很快通過增加機體蛋白質攝入量和加快蛋白質合成來補充,而不會造成低蛋白血症。而壓瘡病人由於長期卧床,慢性消耗,加上精神壓抑,食慾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造成蛋白質補充不足,且攝入蛋白質的質量較低,使存在的負氮平衡得不到糾正,從而加重加快了低蛋白血症的出現。

另外,因創面感染、發熱等,可使機體蛋白質消耗明顯增加,一般可增加20%——50%。如蛋白質得不到足夠補充,也可發生低蛋白血症。若壓瘡病人是老年體弱者,或本身患有其他慢性病,也會加重蛋白質的丟失和攝入不足。

二、低蛋白血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低蛋白血症的一般表現為:1、體重減輕,但晚期因水腫,體重減輕不明顯。2、易出現疲勞,肢體沉重,渾身乏力。不耐寒,頭暈等癥狀。3、可有體溫偏低,面色蒼白。4、早期可有小便增多。5、凹陷性水腫,主要是顏面和眼瞼水腫及足、踝水腫。6、皮膚乾燥,角化過度,色素加深。另外有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及腹瀉、腹脹等消化系統表現;有心率減低,心音偏低,易發生直立性低血壓,周圍循環不良,手足發冷等循環系統表現;有易興奮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等神經系統表現;還有因蛋白質缺發,使中性粒細胞殺菌能力下降,T細胞、B細胞參與免疫反應能力降低,補充活力下降,故病人抵抗力差,易感冒,易發生感染。

三、低蛋白血症如何診斷

一是根據臨床表現及全身體質狀況;二是實驗室檢查,主要變現在:1、血漿總蛋白降低,一般低於50克/升(正常值60——80克/升)。此項檢查方便,可作為壓瘡病人的常規檢查。2、24小時尿肌酐/身高比值降低,男性正常值為928微摩爾/厘米,女性正常值為512.7微摩爾/厘米,本項檢查是一個相對較敏感的指標,可以反映潛在的蛋白質缺發。3、視黃醇結合蛋白和甲狀腺合成白蛋白減少,這兩種蛋白半衰期短,生物特性高,可更早的反映蛋白質的潛在性缺發,是目前最敏感的指標,一般作為選擇性檢查。

四、低蛋白血症的危害是什麼

壓瘡的修復靠營養,若並發低蛋白血症,則壓瘡難以癒合,即使做了手術修復治療,也使傷口難以癒合。低蛋白血症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會加重感染的發生,這也是並發敗血症的原因之一。壓瘡的癒合快慢直接與蛋白質的多少有關。因此在壓瘡發生後就要同時進行低蛋白血症的預防和治療。

五、低蛋白血症如何預防和治療

低蛋白血症的主要防止方法是給予營養治療,即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總能量達每千克體重167——218千焦(40~~50千卡)。若病人伴有感染存在時,能量需增加20%以上。蛋白質攝入量每千克1.5~2克,其中至少1/3為動物蛋白質。同時飲食中鈉鹽含量及液體量也相應逐漸增加使機體有一個適用過程,避免使消化系統負擔過重。還要注意同時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中藥黃氏、人蔘、當歸、紫河車等有補益作用,可請有經驗中醫師作「扶正」治療和調理,改變低蛋白血症。西藥丙睾酮也能使蛋白質加速和恢復氮平衡。但在這兩種治療同時必須增加高營養的食物。

補充營養主要方法是口服。壓瘡病人要想方設法增強食慾,增加營養品的進食。昏迷病人可用鼻飼法增加營養。當已發現有低蛋白血症,在增加營養的同時可靜脈輸入血漿、濃縮白蛋白及氨基酸、脂肪乳劑等。靜脈輸入血漿和濃縮白蛋白僅有30%的量可用存留在血液中,不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但作用快速,對暫時糾正低蛋白血症則有很好的療效。在術前術後對低蛋白血症的壓瘡病人使用濃縮白蛋白,可有效糾正低蛋白血症,有利病人創面癒合和術後恢復。

六、褥瘡(壓瘡)病人為什麼會並發骨感染

壓瘡常常發生在骨突部位的組織。該處組織長期受壓,造成缺血、壞死,當組織壞死感染範圍擴大波及骨組織,可並發骨髓炎和化膿性關節炎。如坐骨結節部壓瘡可並發坐骨結節骨髓炎。骶部壓瘡可並發骶骨骨髓炎,大轉子部壓瘡可並發大轉子骨髓炎或髖關節化膿性關節炎。

七、脊髓損傷褥瘡(壓瘡)病人並發骨感染的特點是什麼

壓瘡並發骨感染(骨髓炎)有以下特點:1、骨髓炎直接由局部創面感染縱向擴散而引起。2、炎症常呈潛在性,加上早期壓瘡創面得以引流,一般無典型急性骨髓炎癥狀,多為慢性骨髓炎。3、診斷一般靠X線,X線片所視特點是:骨盆或相應局部骨質疏鬆,壓瘡基底部骨質外側緣有不均勻的骨破壞,邊緣毛糙或不規則的骨質密度增高,有時有斑點狀死骨,骨膜反應無或輕微。4、致病菌多為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及厭氧菌,常呈混合感染。並發化膿性髖關節炎時,可有急性關節感染癥狀,穿刺可從關節腔抽出膿液。壓瘡長期不愈的病人要請醫生攝片,檢查是否合併有骨感染。

八、褥瘡(壓瘡)並發骨感染如何治療

壓瘡並發骨感染使創面難以癒合。有的慢性骨髓炎治療不徹底,壓瘡創面癒合後,也會因慢性骨髓炎急性發作而使壓瘡複發。

壓瘡並發骨髓炎治療主要用外科手術療法。徹底清除病灶,包括切除壓瘡創面、竇道、壞死肉芽組織及病骨,然後用健康的、血運豐富的鄰近皮瓣、筋膜瓣、肌瓣或肌皮瓣進行修復,一期消滅死腔,閉合創面。術後根據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慢性骨髓炎也可用中醫外科「扶正祛邪」方法治療,主要是在清熱消炎的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但這個治療過程較慢,有經驗的中醫外科治療骨髓炎有時需要6個月至一年的時間。一般認為在西醫手術治療後作中醫治療,起鞏固和輔助作用,效果會更好。

九、褥瘡(壓瘡)病人為什麼會並發敗血症

細菌通過壓瘡創面進入血液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而引起全身嚴重中毒癥狀,稱為敗血症。壓瘡病人並發敗血症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人體抵抗力下降,壓瘡病人因低蛋白血症、長期營養不良及原發性慢性疾病存在,導致機體免疫功能明顯下降。2、創面處理不當,較深的壓瘡創面,引流一旦不暢,壞死組織存留,細菌大量繁殖可引起急性炎症、深部膿腫、蜂窩織炎等,大量的細菌繁殖進入血液循環而導致全身感染。3、伴有骨感染,壓瘡向深部感染,可波及鄰近骨組織,一旦骨組織有炎症,細菌較易進入血液循環而波及全身。4、細菌的耐藥性,長期不愈的壓瘡病人,往往在治療上用過較多的抗生素,而創面細菌大多具有耐藥性,對抗生素不敏感,使臨床控制感染較難,細菌毒力相對較強,容易引起全身感染。

十、敗血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由於敗血症可影響人體各器官及組織,而引起各種各樣的臨床表現,嚴重者可導致感染性休克。其一般表現有:1、高熱,可超過40度。2、頭痛、頭暈、關節酸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大汗。3、神志淡漠,煩躁,譫妄或昏迷。4、脈搏細速,呼吸急促或困難,肝脾腫大,黃疸,尿蛋白。5、白細胞計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大於0.80,嚴重時可出現中毒性顆粒。6、創面分泌物及血培養陽性。7、局部創面膿性分泌物增加,可表現為蜂窩織炎、深部膿腫或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

十一、褥瘡(壓瘡)病人並發的敗血症特點是什麼

壓瘡病人出現的敗血症有以下幾個特點:1、機體處於慢性消耗狀態,蛋白質缺發。由於免疫功能低下,起病可緩慢,甚至無高熱,極容易進入感染性休剋期。2、血象改變不典型,中性粒細胞增加可以不明顯,而淋巴細胞比率較高。3、創面及血培養多為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厭氧菌,對常規抗生素往往有耐藥性。4、病人死亡率高。

十二、褥瘡(壓瘡)病人的敗血症如何預防和治療

對壓瘡病人並發敗血症應立足預防,重視創面的處理,做到引流暢通,防止發生深部組織感染;一旦出現感染應早期應用、足量的抗生素。主要預防和治療方法如下。

1、加強營養,壓瘡病人本身存在營養不良,加上感染能量消耗可增加20%~50%,故營養對病人度過感染期是很重要的。飲食上應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攝入高熱量;可靜脈補充葡萄糖,以維持能量的消耗,同時補充各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B等。

2、糾正低蛋白血症,迅速恢復血漿蛋白水平,對病人增加抵抗力極為重要。一般可靜脈輸入濃縮的人血白蛋白、血漿或新鮮全血,同時可補充各種各樣免疫因子,參與機體殺滅微生物。

3、聯合應用抗生素,應根據血培養及葯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在培養結果出來前,宜早選用廣譜抗生素,做到量大、療程長。若傷口有惡臭,多為厭氧菌感染,可加用甲硝唑等藥物。

4、局部清創引流。壓瘡創面是導致敗血症的根源,迅速切斷細菌進入血液循環的途徑是控制全身癥狀不斷發展的首要問題。應保持創面引流暢通,徹底消除壞死組織,定期更換敷料,保持創面清潔。對深部膿腔可採取穿刺抽膿法和沖洗法,每日用空針抽吸和用氯已定沖洗1~2次。若創面膿腫存在,一旦成熟,應立即切開引流。局部外用少量慶大黴素有一定效果。有骨感染時,應按照骨髓炎處理,及時鑽孔或開窗減壓,使細菌盡量少進入血液循環。

截癱患者家庭康復普及宣傳知識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殘友之聲 的精彩文章:

一個清潔工的感人事迹,我們值得尊敬的人
最偉大的愛,毫不保留的母愛
瞎眼媽媽進城看女兒,看一遍哭一遍
勵志訪談錄—熊燕
機不離身,身不離機,放下手機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

TAG:殘友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普及與肝癌檢查、治療相關的八個問題
骨質疏鬆的知識普及和防治
科普:心梗、腦梗知識普及,預防刻不容緩!
痿症專家田廣儒普及:重症肌無力的治療
護膚知識普及,皮膚屏障的重要性
犬冠狀病毒知識普及
廣龍堂知識普及篇——防病大於治病!
知識普及之健康專題 | 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雞蛋要逆襲?
痘痘的形成原因 為你普及相關的知識
普及乙肝丙肝知識 提高公眾防治意識
目前姑息治療的普及程度
殷世榮普及脊髓空洞症病人的護理有哪些?
普及健康知識 樹立抗癌信心
涉及動物傷人的法律知識普及
普及防治學生欺凌知識和反欺凌技能
簡單普及一下遺傳病相關的知識
廣龍堂知識普及篇——經絡可以治療什麼疾病?
狗能傳染給人的感染病普及
國畫普及知識系列之六:書畫落款蓋章三十六忌!
聯合國用VR來普及艾滋病測試和改善醫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