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老是安頓人心也是安頓天下

養老是安頓人心也是安頓天下

孟子一生都在為「仁政」大聲疾呼,他為了理想,也為了所有人的安居樂業。這次孟子用養老話題展開,說周文王是個樂於贍養老人的人。後來周王朝取代了殷商就是因為,善於養老,也就得了民心,得天下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父歸之也。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為政於天下矣。——《孟子.離婁篇》

譯文:

孟子說:「伯夷為躲避殷紂,隱居在北海之濱,聽說周文王興起,便說:『何不去歸依他啊!我聽說西伯是善於養老的人。』姜太公為躲避殷紂,隱居在東海之濱,聽說周文王興起,便說:『何不去歸依他啊!我聽說西伯是善於養老的人。』他們兩位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去歸依文王,就好比天下的父親都歸依了文王。天下做父親的歸依了文王,他們的兒子還會跑到哪兒去呢?諸侯中如有施行文王之政的,七年之內,必定能統治整個天下。」

孟子認為安頓了老者,也就安頓了人心,安頓了人心,也就擁有了天下。家齊、國治、天下平的道理亦在於此。

介紹一下這兩個老人。

伯夷:(生卒年不詳)商末孤竹君長子,姓墨胎氏。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有違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聞西伯(侯姬)昌善養老者,合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正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後來武王克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姜太公:(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稱「太公望」,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孟子認為不管是個人的榮辱安危,還是國家的興廢存亡,都取決於是否行仁義之道。文王之政就是仁政,仁政是統一天下的必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里的企業管理 的精彩文章: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TAG:傳統文化里的企業管理 |

您可能感興趣

早安!楊絳的十句話,願你今天能將心安頓好。
怎樣讓心念安頓下來?
安頓自己的心靈
安頓之享,養藏有道!
安頓靈魂的依然是故鄉
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人壽年豐
人生的圓滿,就是把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
如何安頓你的內心?
能讓身心安頓的,終歸是匠心之所
一個人在世上,如何正確安頓好自己
有一種心疼叫:沒把你們安頓好,我不敢死
很多時候,生病是因為家族早逝的親人沒有安頓好~
上班了,你是否安頓好自己的孩子
如何使你的身心能安頓?
饒宗頤:一個人如何正確安頓好自己是十分要緊的
將生命妥帖安頓在日子裡
希望我們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靈魂都有處安頓
把內心的價值觀安頓好
心地清靜當下安頓清涼
賞讀:人生的圓滿,就是把命照看好,將靈魂安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