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DOTA和TI,一個普通玩家的回憶

關於DOTA和TI,一個普通玩家的回憶

TI7決賽結束後,已經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大學同學群里,班上那幾個曾經一起沉迷過DOTA的同學一下都冒泡了,對中國隊這次奇數年決賽慣例的糟糕發揮吐吐槽,順便緬懷一下各自在當年校園聯賽大殺四方的驕傲戰績,最後無一例外扯到工作近況和結婚生子,於是又作鳥獸散。

好像這幾年DOTA2的TI決賽日,都成了我那些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老同事刀友的集體冒泡日,大家興奮地聊幾句比賽和當年組隊開黑的神勇,轉頭又回到三十歲中年人的現實,再也沒有以前每次熱烈討論後的開黑約定,可能都知道現在各自的時間已經很難湊到一塊打遊戲了。玩DOTA,今年是我第十年,DOTA可能也是很多人唯一玩十年都沒有什麼間斷的遊戲。我想寫點關於DOTA的人和事。

從「山寨DOTA」到「西恩DOTA」的同學K

2006年,那時候WAR3「人皇」SKY李曉峰連續兩屆拿到WCG世界總決賽魔獸項目冠軍,正是《魔獸爭霸3 冰封王座》風靡全國的時候。

2005年和2006年連續拿到WCG《魔獸爭霸3》冠軍的SKY

剛進大學校園的我運氣不錯,分到的宿舍里有兩個室友玩WAR3,由於學校要求大一新生每天都要晚自習,於是我們只能是趁上午課少的時候跑到校門口的網吧里聯機對戰。但打了幾次下來發現有個很尷尬的問題,因為三人水平都差不多,都是剛好能單挑贏過瘋狂的電腦的水平,沒有誰水平高出對方一大截,都不願意帶電腦AI玩,這樣一來就沒法1V2,只能各打各的才公平。各打各的就會導致誰都不願意出兵先開戰,都是在家裡死命挖礦造人口憋高級兵種,只要哪兩方先開打,贏的肯定是剩下的那一方。這樣下去肯定是沒法玩了,除非再找到一個同學加入。

巧的是沒過幾天就在隔壁宿舍串門,看到了一個墩實的白色鍵盤,上面貼著WAR3的獸人貼紙,一問果然是玩魔獸的,於是強烈邀請其加入我們的網吧對戰。這樣一來,每周上午去網吧聯機的隊伍里,多了一位自帶鍵盤玩WAR3的同學K。K長得挺高,目測快1米8了,人看起來很白凈,平時又帶著眼鏡,走在我們三個人中間,隊伍看起來很不協調(我偏胖,另外兩個室友又黑又瘦)。反正也管不了這麼多了,因為這下終於能完美地玩LostTemple這張2V2的地圖了。

第一次帶K去網吧的時候,他提議先看我們3個跟電腦來一局,於是我們跟3個瘋狂的電腦對戰了一局,由於3V3地圖大,我們的水平也只能跟電腦拖後期,期間誰家裡被幹了就統一支援,大概是耗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把電腦都搞定了。意外的是,K看完後提出要1V2,我們中任意2個跟他對戰。喲呵!很自信嘛!於是應戰,結果中期我們就慘敗,換了2人組合再來,依然是慘敗。最後他提出試試1V3,這次我們就吸取教訓了,玩後期確實是很難打過他,那就只能耍流氓,開局就派3家的農民集合進攻,貼身肉搏,在他鄙夷的眼神中,我們3個贏了......

打完後,K說我們4個一起玩WAR3沒什麼太大意思,不如玩「真三」,他最近老在玩這個,說是很有意思。當時聽到「真三」,我們3個照現在的話來形容就是一臉懵逼,因為當時WAR3的RPG地圖裡只玩過「澄海3C」,選英雄升到幾十級破路之類的,有點枯燥,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像WAR3那樣更多的玩法和樂趣。

「真三」,台灣玩家 Lovemoon03 製作的《魔獸爭霸》RPG 對戰地圖(後續有其他作者接棒更新),取名「真 三國無雙」,用了光榮《真·三國無雙》的素材、設定,玩法模仿 DOTA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們下載了「真三」的地圖,開始了山寨DOTA(那時候還不知道DOTA)開黑的生涯。K的水平最高,理所當然是玩中法,諸葛亮和司馬懿他都玩的很好,經常中路對線補兵時A得對面不敢冒頭,可以說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在當時我們眼中就像如今Dendi一樣的中路大神般的存在。我被K帶進坑時,由於對線技術差,最後固定下來手選英雄是郭嘉和黃忠(沒想到十年前的選擇,如今依然影響我的DOTA2戰績,我玩巫妖和骷髏射手的勝率一直是自己排行榜中最前的兩個),另外兩個室友玩的最多的是典韋,張遼,張飛,黃月瑛。

後來接觸了DOTA才知道,這些三國英雄的設計都是直接從DOTA的英雄搬過來的,很多技能甚至外形都極度相似,只是數值有些差異。大家被K帶進坑後練了1周,發現配合還不錯就開始上對戰平台去試試水。當時,像VS和11這種後來火得不行的對戰平台還沒有普及,上的最多的還是浩方,儘管經常會遇到卡頓掉線的情況,大家還是充滿激情,現在想起來,初入坑組隊開黑的那幾個月,真是全身心投入去爭取每局的勝利,一天到晚就聚在一起研究打法,當然也沒少逃課。

「真三」中的諸葛亮

到大一下學期,發現正牌DOTA開始逐漸替代真三成為學校里對戰的主流,記得當時在學校食堂吃飯都能聽到「劍聖大招有多牛逼」之類的討論。在K的帶領下,我們隊伍又接觸到了DOTA,這一比較,發現DOTA無論是玩法和質量,從廣度到深度,幾乎是秒殺了山寨者「真三」,於是迅速放棄真三開始了DOTA的開黑。

由於隊伍幾個關鍵位置都比較固定(K之前是中法核心,玩DOTA後擅長影魔,卡爾,歿境神蝕者,我則從郭嘉自然轉型到巫妖,巫醫,光法這類輔助英雄,室友是控制和坦克,就轉成了小小,斯溫,龍騎士,鋼背獸這類GANK和TANK),這也讓我們開黑四人組後來轉戰DOTA比較順利。在後來的校園電競協會舉辦的聯賽中,我們成績還不錯,代表經管系拿了第一屆DOTA聯賽的全校第三名(第一二名是計算機系和數學系)。比賽後跟很多同校的DOTA玩家聊起來,發現大都是先通過真三而接觸到了DOTA。我估計很多早期的中國DOTA玩家也有類似的體驗,可能正是因為改頭換面成了三國題材的「山寨DOTA」普及,才有了後來CN DOTA的堅實群眾基礎。

然後,我們開始玩 DOTA

大三時,我們幾個坐綠皮車陪著K去武漢參加中單Solo賽(當時的K已經是學校里的最強中單了),Solo賽冠軍獎金是1萬,這樣的獎金在當時的線下賽里還是比較吸引人的,來報名的20多個選手里大部分是和K一樣的業餘玩家,但還是有幾個職業隊的來參加了比賽,粉絲也來了不少。初賽中的K很輕鬆取得全勝,淘汰賽也有驚無險,當我們準備看他在四強賽里如何應對職業選手時,他卻主動退賽了,說是之前跟對手在平台上交過幾次手,幾乎沒有什麼勝算,那就乾脆不比了。

畢業後的K,去了中鐵某局,常年在西部地區修地球,據他說剛開始那幾年想在工地上個網都不容易,更別說打DOTA了。有時運氣好,住的地方還有點信號,就用流量卡頂著一兩百的延遲玩幾把,想打Carry經常被罵成狗。沒有了坐在同一間房裡固定開黑的隊友,沒有了每天至少3小時的實戰,想玩好DOTA是件很困難的事,畢竟這是一門競技屬性很強的運動。回頭看大學期間的DOTA戰隊生涯,應該是自己水平最高的時候了,從畢業後直到現在,再也沒能超過當時的競技水平,直到如今淪為DOTA2天梯里4000分以下的摸魚路人。

從上海到西雅圖的Dendi迷妹「小黑」

「小黑」是2011年在路人局裡認識的一個女玩家,由於經常手選黑暗遊俠,而且喜歡玩中單,所以就被熟悉的路人好友們稱為「小黑」。我平時在VS平台上偶爾開幾把,周末再跟幾個通過路人局認識的好友開黑打打天梯,小黑就是我們開黑時的常駐carry。剛開始跟小黑一起組隊時,她每次都一聲不吭選出黑暗遊俠,然後鐵定走中路,狀態好的時候把把超神,不好的時候就是對方的ATM,有時候脾氣挺犟,隊友溝通時她也憋著不說話,難免就嘲諷她幾句。

當時大家都不知道她是個妹子,遊戲里溝通就是打字,她也不開YY語音。直到有次開黑,大家建議都開YY這樣更方便溝通,她才加入進來,結果一開口,讓隊里都驚詫不已,原來是個聲音這麼萌的妹子。從這以後,大家對她在遊戲中的表現寬容了很多,她想走中就走中,換口味玩玩露娜冰女什麼的也沒問題,都是讓她先選,然後再配合她的英雄來選陣容。

DOTA2 中的「小黑」,卓爾遊俠-崔希絲

小黑的操作還不錯,在我認識的DOTA女玩家裡面應該算是中上水準的那類。她的風格有點像超人蝙蝠俠,要等到世界陷入危難之中她才登場扮演救世主。小黑喜歡選後期「大哥」,前期默默低頭刷錢刷經驗,也不怎麼管團隊是不是在GANK或推塔,憋出大件後經常企圖秀翻全場,弄個1V5啥的也有過,不過這樣的情況畢竟少數,大部分時候還是成了偽大哥,跟著隊里的真大哥躺贏了不少次。

後來隊友們之間熟悉了點,就弄了一次線下刀友聚會,小黑來的時候把自己打扮的很日系,個子小小的,海軍服雙馬尾,在場的幾個宅男眼睛都看直了,原來和遊戲時的聲音一樣,真的是個很可愛的妹子啊。見過面以後,大家更喜歡小黑了,隊裡面有個男生還開始了跟小黑的約會,據說不到2個禮拜,兩個人就滾床單成了男女朋友,之後大家除了偶爾在遊戲里調侃幾句,組隊開黑的日子跟以前也沒什麼不同。

2012年年初,我們這個娛樂開黑隊突然決定轉到DOTA2了。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完全不是因為當時DOTA2在國內有多火,而是因為2012年初NBA突然爆發的「林瘋狂」,這場席捲全球的好萊塢似的勵志大片,感染到我們隊伍幾乎每個人,小黑更是成了林書豪的絕對迷妹,那段時間,我們都暫時忘記了DOTA,天天就是等著看林書豪的瘋狂表演,心裡盼望林瘋狂永遠不會結束。在成為林書豪的迷妹期間,小黑從推特上知道了林書豪是DOTA2玩家,於是第二天就拉著我們說決定要放棄「刀1」改玩「刀2」。

林書豪玩 DOTA2,這讓很多人選擇了 DOTA2

當時DOTA2在測試期間,身邊玩的人也並不多,唯一有聲音的是當時剛剛紅起來的EHOME戰隊在德國科隆的TI1比賽上拿了第二名,國內一些老DOTA戰隊也開始慢慢嘗試DOTA2了,但跟DOTA比起來,DOTA2當時簡直是小眾遊戲,地圖和操作手感的巨大變動,讓很多國內老玩家並不買賬。抱著吃螃蟹的心態,我們隊伍全部下載了STEAM改玩DOTA2,其實也是為了滿足小黑想在DOTA2里遇見林書豪的美夢。

剛轉到DOTA2時,大家都很不喜歡,都吐槽「這是什麼玩意啊!」,手感完全和刀1不同了,地圖也變得很陌生,唯一覺得進步的地方就是英雄的外型比刀1好看多了,畢竟在WAR3的框架里,英雄的外型設計上是受到極大限制的。作為一個顏控,小黑對DOTA2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她喜歡的英雄),始終以積極飽滿的心態去適應DOTA2的變化,可能這就是迷妹為了接近心中偶像所產生的力量吧。經過差不多2個月的適應和磨合(基本是每周末約好開黑),我們隊開始在路人局的匹配中佔據上風,勝率提高了不少,隊伍里每個人最拿手的英雄勝率都超過了60%,大家都很開心,尤其是敢跟現實世界認識的刀友黑店約戰了。

DOTA2的英雄設計,的確會讓從DOTA轉戰過來的玩家眼前一亮

隨著DOTA2在國內的玩家越來越多,當年在西雅圖舉辦的第二屆DOTA2國際邀請賽(TI2)吸引了更多國內媒體的關注,好像那些曾經的電競明星項目WAR3,星際2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了,電子競技的焦點全都落到了DOTA2身上。回憶當時的輿論氛圍,賽前好像大家都已經認定中國隊肯定能奪冠。

事實也確實印證了當時CN DOTA的強大,zhou和430所在的IG戰隊拿了冠軍,國內人氣很旺的LGD得了季軍,當年在DK戰隊的BurNIng徐志雷(如今是TI7上慘遭LGD淘汰的IG戰隊悲情老將B神)拿了第四名。前四名中有三個中國戰隊,這足以讓當時的國內媒體和DOTA2玩家享受狂歡般的喜悅。3年後的TI5明星表演賽上,馬來西亞選手ChuaN胖之所以能說出那句經典的「CN DOTA,BEST DOTA」,相信也是起始於中國DOTA選手們從TI2開始展示出每逢偶數年就極具統治力的印象。

IG戰隊成員,BurNIng,人稱「B皇」

TI2結束後,我們隊集體愛上了本屆亞軍烏克蘭Navi戰隊的Dendi,頭像都換成了Navi的LOGO。好吧,其實是小黑瘋狂愛上了當時鮮嫩白皙的烏克蘭精靈Dendi,不過我們當時都對Dendi的操作和玩法迷的不行,因為在國內好像從沒看到有這樣風格的選手,而Dendi在比賽中的表現告訴我們,原來DOTA竟然還可以這樣玩。

Navi戰隊,Dendi

TI2的大開眼界後,我們開始在DOTA2國服中匹配,不知道是因為大量的老DOTA玩家開始進入DOTA2,還是因為TI2的瘋狂提升了中國DOTA玩家的整體競技水平,我們開黑的勝率一下掉下來好多,明顯感覺到TI2之後匹配到的對手比之前的強了一截。由於敗多勝少,每一局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了,小黑也覺得越來越吃力。在堅持一周後,大家決定暫時解散隊伍不打了,都歇一陣子再說。這一解散就來到了2013年,大家相約新年繼續DOTA2開黑,想起小黑卻發現她已經好幾個月沒上線了,一問她在隊中的男朋友,才知道幾個月前就和小黑分手了,之後小黑去了美國,可能是家裡父母想她去國外繼續念書。

2013年後,大家開黑變得斷斷續續,只能抽空玩,投入的時間比之前少了很多。不過由於DOTA2的平衡性比之前好了不少,我們開始以娛樂的心態嘗試各種英雄打法組合,也就是後來刀友們口中的「雜技隊」。這樣的雜技隊雖然沒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勝利,但讓我們對大部分英雄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開發出了自己從來沒想過的新的拿手英雄。

就這樣,又快到TI3舉辦的時間了。不過這次大賽開始之前有一件同樣重要、甚至更加意義深遠的事——玩家第一次接觸到「買本子」這件事,也就是《TI3互動指南》。正是「賣本子」這件開創之舉,讓DOTA2這項賽事如今能成為媲美足球世界盃的真正世界級大賽。TI3總獎金達到了近300萬美元,玩家通過「買本子」貢獻了其中一大半的獎金。當時很多人覺得DOTA2的玩家簡直是瘋了,怎麼願意掏出這麼多錢來支持職業選手,要是他們知道第二年的TI4,玩家買本子的錢讓總獎金超過了1000萬美元(冠軍能拿到超過500萬美元),估計會覺得自己太低估DOTA2玩家的信仰之力了。

TI7賽前獎金池數據,賽後的總獎金超過了2000萬美元,冠軍獎金超過1000萬美元

毫無疑問當年我們都買了TI3的本子,不過我們這些人都沒有在TI3前突然回歸隊伍的小黑厲害,她幾乎把能追到的所有比賽都看了,擁有了大部分玩家眼饞的特殊信使,搞得我們很是嫉妒。TI3的比賽,中國戰隊集體表現不佳,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興緻,因為身在美國讀書的小黑去了西雅圖TI3的現場,真正進到內場看了Navi的決賽。於是我們在隊伍群里也享受到了決賽現場氛圍直播的福利,還看到了小黑拚命湊到Dendi身邊拿到的合影和簽名T,真心佩服這個喜愛DOTA2喜愛Dendi的倔強女生。

十年信仰 明年再來

今年TI7結束後,才發現不知不覺玩DOTA已經十年了,聽說小黑都快當媽了。因為這款遊戲認識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情,也在遊戲中明白了很多道理,雖然因為DOTA影響過學習和工作,但還是覺得值得。隨著近年來大家工作越來越多,投入DOTA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那些曾經開過黑的好友們,他們的頭像一個個都不再亮起。也只有是到每年的TI決賽時,曾經隊伍里那些驕傲的Carry,風騷的Gank,穩重的輔助就都冒了出來,聊上幾句,看似輕鬆調侃的對話,藏的都是我們曾經做過的最倔強的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時光VGtime 的精彩文章:

這款遊戲想要告訴大家:「不修仙,就會死」
《懷疑》極寒之地的生存考驗
抄起炒菜的平底鍋 你也能用它擋子彈么?
買不買?《奇異人生 暴風前夕》
國行PlayStation VR兩款套裝即將降價300元

TAG:遊戲時光VGtime |

您可能感興趣

頭號玩家——THE REALITY IS REAL
LOL Msi:RNG成功復仇TL,UZI大嘴一人追著五人噴,玩家:快樂抗塔
HTC VIVE Focus評測,你離頭號玩家最近的一次
電競遊戲玩家的基本選擇,Razer推ABYSSUS ESSENTIAL滑鼠
HTC VIVE Focus評測!頭號玩家就在眼前
DOTA2 ESL伯明翰站開賽在即,中外玩家是怎麼看的?
Msi:RNG戰勝EVS後,MXLG備受爭議,玩家:隊友是UZI,我上我也行
《GTA Online》玩家的車友會
魔獸世界:薩墓BOSS又出BUG了?關於BUG和諸多玩家之間的博弈
為何遊戲玩家更偏向:浦科特M9PeG M.2 NVMe SSD?
MSI決賽RNG對KZ超半億玩家觀看,說LOL涼的出來解釋一下!
EDGE PROGRAM:頭號玩家|二刷後,為什麼會陷入深思?
LOL和DOTA2玩家們近年來主要對噴點是什麼?
Pray:傳送EZ是和一個中國玩家學的!網友:走A怪別打韓服了!
Elliptic Labs的INNER BEAUTY技術 – 鎚子科技最新旗艦手機的幕後玩家
中國玩家在這個遊戲里教會了愚蠢的老外什麼才是真正的CHINA NO.1
LOL:台灣玩家給出UZI季中賽實力的客觀評價!Miss看了都無語了
DOTA2玩家人均詩仙!DAC詩詞大會喚醒玩家豪情
因便攜底座導致SWITCH變磚 NYKO被玩家告上法庭
HTC Vive推出8款和《頭號玩家》相關VR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