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家:孟子說,我愛你你不愛我是吧,那你離我遠點

百家:孟子說,我愛你你不愛我是吧,那你離我遠點

推薦:蒼溪與宋蒙戰爭之1258年大獲城之戰究竟打了多久?

塵埃

塵埃

小武

00:00/04:25

文/尤磊

【作者簡介】尤磊,筆名歸去來,市級作協會員,有小文若干發表於省內外報刊、雜誌、網路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和人一樣,社會病了也得治,儒家先站了出來,第一個醫生是孔子。

孔子的藥方就一個字:仁。

他說,君不愛臣,父不愛子,禮就壞了。臣不服君,子不敬父,樂就崩了。社會大亂,因為缺少愛啊。所以我們要互相愛護,君愛臣,父愛子,尊卑等級,禮就立起來了。臣敬君,子敬父,其樂融融,樂就找回來了。仁者愛人,讓社會充滿愛,啥問題都沒有了。

儒家的第二個醫生是孟子,他提倡「義」。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也就是說羞恥和憎惡是「義」的基礎。羞恥是對自己,憎惡則是對別人。人有羞恥感才有榮譽感,進取心。別人做了違反道德的事則要憎惡他,關鍵時候要敢於制裁,該出手時就出手。仁是主動施與,而義則是對不仁的反制。

荀子提倡「禮」。禮的原始意義是「履」,就是鞋,引申為跟隨。也就是說,別人很有道德,你可能理解不了這樣做的意義,但是,你跟著做就可以了。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說道沒有了就講德,德沒有了就講仁,仁沒有了就講義,義沒有了就講禮,因為不忠不信才講禮,它是大亂的本源。

這樣說很費解,我們不妨從它們的本源意義上來解釋。

道其實就是道路。原始先民居於沼澤叢林,世界那麼大,他想去看看,但是他很迷茫,因為沒有路,所以他要問路,他要找路,問道,尋道,於是就產生了道家。五帝、商湯、周武皆是有道之君,人民在聖王的帶領之下,直奔康庄大道,可是後來出了夏桀和商紂,他把人民領進了死胡同,怎麼辦?那就要擦亮雙眼,殺出一條血路,這雙慧眼就叫「德」。甲骨文中,「德」字是左邊一個雙立人,右上一個直豎,右下就是一隻眼睛,雙立人就是一條道路,顯然,這隻眼睛就是用來探路的。這叫「失道而後德」。可是世道太黑暗,眼睛也看不見了,怎麼辦?那就要愛啊,前途未卜,危險重重,那不就得相互支撐嗎?這叫「失德而後仁」。問題來了,你愛我我就必須愛你嗎?孟子說,必須,我愛你你不愛我是吧,那好,你離我遠點,我再找同道中人,至於你,只索取不奉獻,哪裡都不會有朋友,死去吧!這叫「失仁而後義」。可是你找了一個又一個,你發現所有人都是不講道德的,這時候你就要勸他,你看我也不需要你回報,你就跟著做就行了。這叫「失義而後禮」。

墨家對儒家這一套很不屑,墨子說你們這些人就是腐儒,癥狀沒搞准嗎,社會大亂根本的原因是不公平。你們把諸侯分三六九等,把老婆、孩子也分三六九等,太不公平了。所以,我們要公平,管你什麼公侯大夫,大家都去勞動,平均分配勞動所得。墨家把這叫做「兼相愛」,簡稱兼愛。兼就是視人如己,就是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像儒家那種先孝敬自己的老人再孝敬別人的老人,先愛自己的孩子再愛別人的孩子,有層次,有差別,虛偽。要愛就放開來愛,看待別人的國就像看待自己的國,看待別人的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家,試問,你會掠奪和殘破你自己的國與家嗎?

你不能不說墨子看的遠,這道脈他遠比儒家把的准,所以,墨家一出,天下景從。但是,問題來了。人人平等當然很好,就是現在我們依然在追求公平與正義,關鍵是公平之後,我們仍會有分歧,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

好辦。墨子說有分歧找領導,你先找里長,里長判斷不了找鄉長,鄉長不行找國君,國君不行找天子,天子必須判斷,因為只有一個。你又要問,天子憑什麼做最後的裁決?墨子說因為他賢明,不賢明他也做不了國君。這話經不起推敲,根本就是沒說一樣。

墨子把這套理論叫「尚同」,尚同其實就是同上。按照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多數人說了算叫民主政治,少數人說了算叫精英政治,一個人說了算只能叫獨裁。墨家從追求公平正義到走向獨裁,實在是一種反諷。其實說白了,墨家學說很超前,超前到根本沒有配套措施。一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以,秦漢以後,墨家就徹底銷聲匿跡了。

儒家的仁義禮樂不行,墨家的兼愛尚同也不行,道家站了出來。

道家說,你看你們儒家弄了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們墨家呢,一面追求平等,一面大搞獨裁,你們總想立規矩,建秩序,可是這些活兒是你們乾的嗎?這是天的工作,所以你們代天立法,真是狂妄無知啊。

社會大亂根本原因是什麼,是你們太想建秩序,太想立規矩,你建了新秩序,立了新規矩,就要打破現狀,肯定出亂子。就像儒家,道、德、仁、義、禮,招都用完了,結果社會好了嗎?沒有。用到「禮」的時候,沒招了吧,自己把自己的退路都封死了。再說墨家,你尚同,最終天子裁決,別忘了,天子是天的兒子,最後的裁決者是天。可是你看天說過話嗎?天發布過命令嗎?沒有,它的特點就是無為。

這就好比人,為什麼會生病呢?因為有身體。所以老子說: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是啊,要是沒有身體,那就什麼病都沒有了,還怕什麼。所以說,順應天道,肆行無為,不建秩序,也就不會出亂子。

但問題是人能沒有身體嗎?沒有身體還是人嗎?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與人之間必須有秩序,沒秩序還是社會嗎?

儒家主張回到西周,那時候周禮大行其道,不管貴族、平民還是奴隸,各安天命,和諧有序。墨子最推崇大禹,你看他老人家治水的時候,大腿、小腿上的毛全都磨掉了,與人民群眾一起勞動,這才叫公平。道家呢,他說要開倒車不如回到大同之世,「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小國寡民,原始共產主義,那時候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秩序,什麼規矩。

過去別說回不去,就算回得去,真有孔子、墨子、老子他們說的那麼好嗎?

孔子帶著學徒們在國際間遊學的時候,楚昭王想讓他們到楚國來做官,並且計劃封給孔子百里的食邑。令尹子西不同意,道理很簡單,孔子這人是要克己復禮的,按照周禮,我們是子爵,只能保持方圓五十里的地方,請問大王,您甘心把多餘的土地讓出去嗎?楚昭王立馬搖起了頭,不行不行。

那麼墨子堅持的大家一起勞動,平均分配勞動果實可以嗎?也不行。這也很好理解,比如我們現在也說社會不公平,那麼好,重回文革,大家一起上山下鄉,這很公平,你幹嗎?對,不幹。我們老百姓是既要公平,又不能太苦。如果天天勞動不止,磨得腿上無毛,那還是打住吧,這公平不要也罷。

老子說的大同之世呢?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沒吃的一塊餓肚皮?所謂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其實是沒東西可偷,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想想都怕。

儒家主張仁義禮樂,其餘各家群體鄙視,墨家主張兼愛,又會導致獨裁,道家主張無為,其實等於沒說,這時候,法家出來說話了。

法家說,儒家禮樂,墨家立序,道家無為都有道理,我都贊成,我的主張是把這些東西整合起來,無為而有序。誰無為?君無為。那麼出了分歧怎麼辦?一決於「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是公平。人不治理,法來治理,既然治理,那就有序,儒、墨、道三家的問題都解決了。

法家主張直擊矛盾,解決問題,稱得上與時俱進,面向未來,所以,最後成功的是法家,商鞅、韓非等法家學子幫助秦國實現了統一。

但是法家也有問題。

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是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無所謂善惡,由於後天學習的不同而有了差別。孟子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不是外界強加的,是本性所固有的,人性是向善的。但荀子說,人來源於動物,人性中應該有弱肉強食的動物性,也就是說人性中有惡的成分,但是,通過後天禮義的引導,道德的教化,可以向善的一面轉化。他的徒弟韓非子繼承發展了他的「人性有惡」的學說,更進一步,主張「人性本惡」。

韓非子舉了個例子。他說當年楚成王想廢掉太子商臣立小兒子,商臣很憂慮,他的師傅潘崇問他:你能逃到他國寄人籬下嗎?商臣說:不能。那你能侍奉你的弟弟做個臣僚嗎?商臣說:不能。那你能殺父奪位嗎?商臣說:能。於是,帶兵把王宮包圍了。楚成王想拖延時間,對商臣要求:能不能讓我吃了熊掌再自殺?商臣說:你想的美!楚成王沒有辦法,上吊自殺了,商臣做了楚穆王。

所以,韓非子說,在利益面前,什麼親情啊,友情啊,都能拋棄,都能交易,人性太齷齪了!制止人性之惡靠什麼,只能是嚴刑峻法。

法家的目的很明確:保證君主垂拱而治,專制獨裁,實現大一統。為了這個目的,法家主張除了君主的利益外,其他人的利益都可犧牲,包括他的老婆孩子,他的臣僚,他的子民,甚至包括法家自己。

商鞅執法甚嚴,秦太子犯了法,他的老師公子虔就被割了鼻子,公子虔寧肯砍腳也不願毀容,商鞅說那不行,你犯的罪就到割鼻子這一步,丁是丁卯是卯。還有一次,商鞅處決犯人,一次殺了七百人,把渭水都染紅了。後來,商鞅被人攀誣謀反,他無以自明,開始逃亡,夜裡住店沒有身份證,店家說:商君之法不能收留沒有身份的人,結果他被逮住五馬分屍,這叫「作法自斃」。

從本質上來說,儒、墨代天立法,道家不要秩序,都是為了天下的健康和諧,而法家則純是「為君主謀」,所以我們說,法家的「法」是私法,和現代意義上的「法」不是一個概念。

秦朝統一,法家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百家爭鳴就此結束。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依舊奉法家思想為圭臬,用法苛酷,小民百姓動輒得咎,結果二世而亡。

站在現代人的角度,我們說百家爭鳴對於思想解放,以及社會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單獨某一家某一派都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因為,人不可能擺脫時代的局限。

最後,讓我們來講一個故事。

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打算厚葬他。莊子說:我把天地當作棺槨,把日月當作雙璧,把星辰當作珠璣,萬物都是我的陪葬,難道還不算厚葬嗎?哪裡用得著世俗的東西!弟子們說:總要埋到地下吧,我們擔心烏鴉和老鷹啄食先生的遺體。莊子說:棄屍地面會被鳥獸吃掉,深埋地下會被螞蟻吃掉,奪過鳥獸的吃食交給螞蟻,你們怎能如此偏心?

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是真無為,所以,妻子死後,他鼓盆而歌,他把死亡當作一種回歸,一種融入。正是因為看淡了生死,才讓他更加達觀,更為超脫。

生命不過是物質的一段旅程,糾纏於名韁利鎖,醉心於物慾橫流,何必呢?

(孟子說,我愛你你不愛我是吧,那你離我遠點)

明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周皇后到哪裡去了?之一

探春的婚事猜想:三種可能

喜歡《紅樓夢》卻不敢多看,害怕那些花容月貌的女子眼裡苦澀清淚

從《金瓶梅》中的丫頭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寶黛之間實際上是一場「柏拉圖式」的精神戀
探春的婚事猜想:三種可能
從《金瓶梅》中的丫頭的命運
明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周皇后到哪裡去了?之一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離婚吧!你並不愛我,你愛的只是我的錢,她才是真心愛我」
你懂我卻不愛我
比起你不愛我,我更怕你忘了愛我
王菊有話說:你們並不愛我,你們只是在耍我!
我這麼愛你,你怎麼能不愛我
「愛過,就不要說抱歉,我還愛你,你不愛我了,那我們就離婚」
我見過你愛人的樣子,所以我知道你不愛我
你愛我嗎?你不愛我嗎?雙子座的寶寶說,我也不想糾結啊
你不知道我在想你,是因為你不愛我
「你愛我么?不愛我就死給你看!」
「爸,你早就不愛我媽了吧」孩子是從哪裡看出他不愛媽媽了?
因為我知道你愛我是什麼樣子,所以我知道你不愛我是什麼樣子
搞笑漫畫:我當了太監,你說你不愛我!
玄奘,你可敢看著我的眼睛對我說你不愛我
我想你是真的不愛我
「他雖然不愛我了,但我至少還是孩子他媽」
「你若愛我,就包容我的一切;你若不愛我,請趁早離開,別煩我」
媽媽,你不愛我
你不愛我了
最近「我輸了」背景圖火了:我怕你還愛我,但是又怕你不愛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