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書法的「造形、情感、筆法、章法」是如何處理的?

王羲之書法的「造形、情感、筆法、章法」是如何處理的?

一、王羲之的書法「造形」,縱橫變化誰能比?

說王羲之是古今書法第一大家,真是一點都沒說錯,王羲之不僅精於筆法,在處理字形方面,也有著古今鮮見的大才力,歷史上除他之外,不乏用筆一流的大家,但細玩其字,於字形的縱橫變化上,比起王羲之來手段卻總覺有限。

我們以《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來做分析,找到王羲之以下幾個字形方面的規律:

1.王羲之筆下結字極為強調字的形,該方的一定方,該長的一定長,該圓的也一定圓,外形特徵明顯,字和字之間字形區別變化無常。

2.很多字的四角,能恰恰重合在圖中的紅色框線上,此絕非偶然,楷正的功夫反映在筆下,毫不含糊,如「修載」、「同」、「白」、「尊體」、「何如」「橘」等字。方正剴切,如壘牆之磚,使通篇端正結實。

3.三角形的字形不論欹側,外形特徵鮮明,猶如精確的幾何計算。此亦非巧合,乃長期經意所成。

4.不僅整個字的外形如此,就連字內分開的偏旁部首也同樣遵守這種外形規律。如「明」「復」等字。

5.外形既定,內部的點畫就可以儘可能多的尋求分割變化,以增大同類外形字的細部區別,使通篇變化更加豐富。如「修」字的幾個豎畫;「載」字的幾個橫畫;「來」字的兩個橫畫和兩組左右連帶點共同形成之四個各異的橫畫;「明」字日月兩部分中間的四個短橫;「尊」字「遲」字裡面有意平行的兩組橫畫;「降」字的右豎斜曲,有意空開中下部等等,猶如篆刻的布白,各顯手段,盡量的求變化。

通篇大、小、收、放,字字變化,無有雷同。正如王澍《論書剩語》所說:「魏晉人書,一正一偏,縱橫變化,了乏蹊徑。」這便是王羲之的大本事。不信可以試試,能在書寫的片刻之間,在筆下生出如此豐富的變化,並且一氣貫注,自然和諧。古今以來,僅王羲之一人而已!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何如帖》

王羲之《二謝帖》

二、王羲之《二謝帖》,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王羲之《二謝帖》筆法精妙,字體跌宕起伏,用筆挺勁,輕重緩疾極富變化,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餘,成為十分純粹的行草體。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王羲之《二謝帖》摹本,縱28.7厘米。5行,行草書。

釋文:二謝面未比面,遲諑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左邊劇。

《二謝帖》是王羲之行草書法代表作。風格為「時草時行,間有近楷者,體勢間雜。用筆的輕重緩疾富有變化,其字勢尚方,頗見骨力!常規入筆的「二」字,如初見般平實。接著,從「謝」字開始,揖讓與抑揚的氣勢,從紙面鋪開,讓你的呼吸瞬間急促。「未」字看似簡約,如您細心品味,如此矯健的筆勢,對整體行氣起到了很好的滋潤。

常規入筆的「二」字,如初見般平實。接著,從「謝」字開始,揖讓與抑揚的氣勢,從紙面鋪開,讓你的呼吸瞬間急促。

未」字看似簡約,如您細心品味,如此矯健的筆勢,對整體行氣起到了很好的滋潤。

如圖,從「面」自第一筆開始就以方筆書寫,之後第二筆連接著第三筆為方筆,似用篆刻中的「沖刀法」寫成,勁挺峻拔。

「靜羲之女愛再拜」則完全是草書,並極盡誇張之能事,如「羲女愛」三字都寫得很長,每一個字的長度相當於第一行「詠(諑)良不」和第三行「患者善」三個字的長度。

三、王羲之《憂懸帖》的筆法密碼

【釋文】憂懸不能須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大意】挂念懸思片刻也不得釋懷,因此,意欲遣書發信以獲取你的近況。

行書章氣:

《憂懸帖》章法的動線特徵:漢字每個單字,都可畫出一條直線,它的位置是表示字傾斜的方向,同時把字分成感覺上分量相等的兩個部分。畫出的直線稱為單字的動線,以確定作品的位置和方向。《憂懸帖》一開始的「憂懸」兩字錯位較大,但不影響行氣,反而是在連續中,帶了些許的波動,加強作品的靈動感。動線在書法作品中連續不斷出現直到終篇,形成了一幅作品的音樂屬性——旋律。書法的時間性和流動感,是一種無聲而有形的旋律。

重要技法:

1、切筆

有人說:王羲之那叫一個厲害,筆筆中鋒啊!

我現在覺得,誰要寫字筆筆中鋒那才是傻子!那就如同用劍,一下一下砍,一下一下剁,那絕對不是高手,高手是:剁、砍、片、切、抹、刺、挑等等都用的。高明的書法家手中的毛筆就是劍。

我以為,王羲之用筆,最妙的是側鋒!我們看看現在存世的王羲之墨跡就知道,他用筆基本上都是側鋒入紙,然後扭轉為中鋒。或者就是直接用側鋒。

咱們一起看一下王羲之的這些墨跡,起筆的地方都有一個小尖尖的線,其實這就是切入的痕迹。這麼說吧,這個小尖尖就是筆毫進入紙的第一個動作,他的作用是把筆毫打開,或者叫做把筆毫壓開。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進入一個房間,需要先用手推門,那麼,起筆的這個小尖尖,就是推門的手臂。

那麼,有人會說《姨母帖》很多字沒有小尖尖啊,這是為啥?我告訴你,這是隱藏筆法,這叫含蓄。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進門的時候,沒用手推門,而是用肩膀拱進去的,這叫踏雪無痕!

很多人不解筆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蘭亭》,總是把起筆的小尖尖當作線條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不知道那是一個前奏的動作,於是學了那個形,但永遠不知道那個小尖尖幹嘛用。於是,不帶那個拐彎的小尖尖,似乎就不是王羲之了~

2、節筆

王羲之的《憂懸帖》裡面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技法:節筆。主要表現在「憂」字的一橫,如圖:

這筆畫在孫過庭的《書譜》運用廣泛。

歷代對於孫過庭行筆使轉時的突變筆法頗有歧義,被稱為「節筆」、「折筆」、「觸筆」、晉人「彈跳筆法」。

我以為孫過庭的這種筆法是《書譜》中執、使、轉、用,幾種筆法的綜合應用,即由中鋒轉換為側鋒、用力下按筆心後迅速提筆轉換為中鋒形成墨跡形態的突變特徵。實際上不是什麼新筆法,就是二王的中鋒、側鋒的快速轉換時的突變筆法。

再說,筆法的要害是控制中鋒行筆,草書筆法的要害是使轉中的中鋒、側鋒轉換的發力特徵。使轉本身就是中鋒與側鋒之間的轉換方法。這種節筆特徵畢竟要比使轉簡單得多,只是使轉筆法特徵的惟妙惟肖,對於掌握核心筆法和審美情趣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沒有必要在節筆的特徵上過多地糾結。

學習草書使轉的關鍵是要掌握草書使轉的基本要領形成書法節點。學習《書譜》的重點是要掌握線條的弧度張力把控、筆鋒的轉換控制力度、字法結體的審美情趣和章法節奏的疾、滯調節能力。

四、王羲之行草章法的虛實是如何處理的?

虛實處理,貫穿於書法的始終,沒有虛實,沒有矛盾,就如同沒有矛盾衝突的戲劇一樣,會讓人感到乏味,讓人提不起神來。字的結構需要虛實,章法,同樣也要虛實。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盡量從古先賢經典作品中求得一些消息,以期對我們的書法創作有所幫助。

一般來說,字距疏鬆的地方、筆畫輕的地方、筆畫用墨比較淡的地方、比較枯的地方,容易產生「虛」的感覺;相反,字距緊密的地方、筆畫重的地方、用墨濃的地方、用墨潤的地方,在視覺上,會容易產生「實」的感覺。下面找一些作品,做一些嘗試性、粗線條的分析。

1、王羲之的《行穰帖》,開始的「足下」筆畫之間的空間比較大,筆畫也比較輕,最後的「佳」也比較輕,是「虛」的部分,中間白線圈住的部分,筆畫比較重,這樣,整體上的虛實關係比較清晰。

2、王羲之的《妹至帖》,有三個地方筆畫處理得比較輕巧、靈動,白線圈住的「之可言」、「夕」、「慮、三」,比起其他地方顯得「虛」。

3、王羲之的《二謝帖》,白線圈住的「想邰兒、所送」,加上「靜」與「羲」字距比較大形成了一塊比較虛的地方。下面的「患者善」也比較輕,形成了一塊比較虛的地方。

4、王羲之的《得示帖》,下面的部分粗重筆畫比較集中,空間比較密集,顯得很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王寵的草書《仿王元肅不值詩》
王寵的草書《仿王元肅不值詩》,很少見!
四種互動臨摹方法,您可試試看
9支青竹狼毫53元,全國包郵,寫起字來真帶勁!
王寵草書《李白古風九首》

TAG:書法密碼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造形的表現
漢字「造形」技法!獨具一格
裝修異形造型設計技巧菱形造形的設計畫法步驟
【手工布藝】| 舊衣服改造形式大集合,三種最常用的方法教給你!
盆景造形技法二十四秘訣
古玉造形製作-璧形器
古玉造形製作——改形器
造形怪異的宋代定窯瓷器,顛覆想像
程成打造形象力理論體系,深度剖析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美學!
盆景造型基礎知識:嶺南盆景造形技法二十四決
裝修異形造型設計技巧 菱形造形的設計
石魯:以神造形!
鄧紫棋成了漫威超級英雄?由斯坦李打造形象 網友:莫非叫皮褲俠
一部老少皆宜的動漫《工作細胞》,人物塑造形象生動,不得不說腦洞真的很大!
關節造形術/關節成形術
構造形式化證明,解決智能合約安全問題——你的合約亟待證明
盤點漫威電影中演員長相對於塑造形象沒有影響的角色
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基本都是熟食,造形整齊美觀,風格獨特!
女人長期跑步的好處 強身健體又塑造形態
這妹紙拚死命也想營造形象當網紅……結果比較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