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廢后不成,反而失去朝廷重臣,丟了一個出生入死的兄弟
因為唐玄宗的王皇后越來越不得李隆基的寵幸,所以李隆基的心裏面漸漸有了想要廢黜王皇后立最寵愛的武氏為新皇后的想法。可是,這也不是說廢就廢的,在古代,封建思想嚴重,廢后可是一件大事,還要經過百官商議昭告天下,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紕漏,都要提前考慮清楚才行。那麼唐玄宗應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皇帝身邊最信任的人就是宰相了,正是因為信任他,才讓他統領百官,處理一些事物。那可不可以去找他商量呢?但是當時的宰相一直奉行的是保持後宮安穩,沒有爭鬥。如果李隆基去找他的話,他一定會搬出一大堆道理才說服唐玄宗,唐玄宗已經聽王皇后說了很多話了,肯定不想再聽別人念叨一遍,所以找宰相商量是行不通的。那隻能找自己的親信了,李隆基身邊最信任的人就是姜皎了。
姜皎自李隆基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相識在一起,起兵變時更是陪在李隆基左右,和他的感情自然是好的不必多說。李隆基甚至還允許他可以隨意進出宮內不用通報,每當李隆基在後宮舉行宴會時,姜皎都和李隆基的妃子們坐在一起,李隆基一點也不生氣。所以,姜皎很熟悉這外表看似風平浪靜的後宮內的爭鬥。
那麼姜皎會給李隆基出什麼意見呢?當皇帝向他說明自己的心意後,姜皎就出了宮門。可能是因為姜皎念及和王皇后一起幫助過唐玄宗,出了宮門回到家,就把自己的妹夫找來告訴了他。這個妹夫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李隆基的堂兄弟,也算是李唐宗親之人。他想到這也屬於自己的家事,就馬上進宮去找李隆基,希望能勸他放棄這個想法。
唐玄宗聽到他的勸阻後,內心非常尷尬,心想:我剛把這個秘密告訴姜皎,還沒開始實施,他就給我散布出去了,我這皇帝還怎麼當啊。便也不顧多年的感情,直接派人把姜皎壓來,以他散布謠言,詆毀皇帝和皇后的感情為由發配嶺南,不過在去的途中就死了。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朝為官切不可不把自己當成外人。姜皎就是因為沒有把自己當成外人才丟了性命。而唐玄宗不僅沒有廢了王皇后,還丟失了一個出死入生的好兄弟。可喜的是,王皇后最終保住了自己的位子。


※薛仁貴安市之戰大顯身手,深的李世民信任,最後只能派去守城門
※趙氏姐妹都是美人,為什麼漢成帝唯獨偏愛趙合德?
※劉伯溫神機妙算,雖算不到自己的死法,但算出劉家五代後定出人才
※清末慈禧位高權重,為什麼會十分信任李蓮英,他有什麼本事呢?
※五代後唐的開國皇帝,連遭兵變,卻因奶漿而亡,這是怎麼回事?
TAG:敏敏侃歷史 |
※一代忠臣卓敬,生前得到重用,為何死後卻遭到朝廷的刻意抹黑
※古代最幸運的賭徒,輸光家產後,又撿到一筆救命錢,後成朝廷重臣
※東漢朝廷引狼入室,重用此人卻把自己給滅掉了,連皇帝都廢掉了
※朝廷賜死宋江後,有位好漢再次造反,成功當了一年皇帝後便被凌遲
※身為朝廷重臣,他說好放過將士卻又反悔,難怪被世人唾罵
※朝廷皇后太子相繼死去,只因犯人說出一個秘密,成功蠱惑皇帝!
※名將李廣,傳奇的一生,到底他有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古代有種房子很怪,即便要垮了,壓死了人也不準修,誰修朝廷罰誰
※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嗎?真的有,而且連著出了三代朝廷重將
※乾隆剛死,一個老頭出現在朝廷,和珅哀嘆道:我死期到了
※史上最敗家的三個女人,其中一位害死兒子,賣掉朝廷,被後人唾罵
※乾隆剛死,一個老頭出現在朝廷上,和珅嘆息:「我死期到了」
※乾隆死後,一個老頭突然出現在朝廷上,和珅仰天長嘆:我死期到了
※古代朝廷為什麼不把重犯處死,而是發配邊疆,原來這個原因很重要
※節度使反叛朝廷身敗名裂,他的兩個侍妾收入宮中,卻千古留名
※朱洪章,攻入天京的第一位將領,為什麼一生卻不被朝廷所重用?
※岳飛慘死之後,他的妻兒被朝廷這樣對待!
※清朝最窮苦的朝廷重臣,死後靠朋友捐錢出殯,康熙卻罵他不知廉恥!
※他們是一群窮苦出身的百姓,卻敢違背聖旨,反抗朝廷
※宋江被朝廷賜死後,身邊有3個兄弟手握重兵,為何不為他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