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吳門書札展後 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
今日去參觀了吳門書札展,發現古人對待生活真的是超認真。就算溝通極其不方便,也要提筆書信一封,交與使者,門人,快馬加鞭的送走。
而信的內容,有些是極其嚴肅的,比如涉及弘治春闈案。有些又是極其輕鬆活潑的,比如邀請朋友過來吃肉,也要洋洋洒洒一封信件。有些在當時看來是極其秘密的事,而百年之後,都公布在世人面前。
這讓我觀賞這些信件的時候,心情很複雜。
但若沒有這些信件的公布,也不會改變我的認知:唐寅可能不是點秋香的那個唐伯虎;風流倜儻的也許是祝枝山。
鯉魚傳書
客從遠方來 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 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 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飯 下言長相憶
鯉魚傳書是我國一個傳奇色彩的典故。文中所言鯉魚,據說也未必就是真的鯉魚,這是類似魚形的木板之間,夾了書信。上書家人對收信人的挂念與囑託。
在那個沒有微信,QQ,電話,簡訊的年代,黑紙白字,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是股力量也是股信念。
然,對於知書達理的文人們來說,是個方便,也是個娛樂與情調。
這裡畫風要大變
我寫信
是為了邀請你來吃肉
祝允明致文貴札
登上高處,被風吹落帽子,為風雨阻擋。雖然我牙齒不好,很少飲酒,但怎麼能夠在家裡一個人孤零零對著風雨呢?駝蹄已經熟了,請您中午前過來,我們一邊喝酒一邊博戲,一起把它吃掉吧。
我寫信
是為了邀請你來喝茶
文彭致錢穀札
下雨天沒什麼事情,想看看石翁的冊頁,有興緻到我這裡坐坐,嘗嘗用惠山泉水泡的新茶,怎麼樣?
我寫信
是為了邀請你來我家作詩
蔡羽致王守王寵札
我家中的蓮台芍藥開了五朵花,都是層層疊疊的淺紅顏色,花瓣嬌嫩,花蕊明艷,非常美麗。院子里原來長得茂盛,如今只開了兩朵花,紫色,重瓣,花比較小,葉子當中也有紫色的經脈。晚春時節聊備一格吧。請兩位按照這個情景賦詩一首,明天見面互相酬唱,怎麼樣?玉樓春品種的牡丹花今年長得特別茂盛,根上長出四根小枝條,枝上和葉子都很肥壯。
大佬之間的寒暄
沈周致祝允明札
捧讀了您的大作,妙句令人驚嘆,簡直可以媲美唐代的大詩人元稹和白居易啊,真是太羨慕了。謝謝您了。但是豐厚的酬勞恐怕是空話,見到的只有零星的犒勞而已。呵呵。草草回復,其餘的等見面再說。
寫給妻子的信
文徵明致妻札
不知道出殯的事情怎麼樣了?棺梓砌了沒有?之前的銀子不夠用的話,現在再拿二兩去。各種事宜都節省一些,再不要與三房四房裡的人計較,以前兩次出殯的事,我沒有讓大哥出一文錢,這你也是知道的。千萬記得要勸二官不要跟他們計較。切記切記。
還有各種書信內容:
要求把書歸還的;
感謝禮物饋贈的;
兄弟之間的家書等等
(展品在上海博物館,展期至10月22日)
原來書寫信件是這麼美好的一件事,我一直都知道。現在若給自己寫封信,送給未來的自己,我想我會這樣寫:
那麼多年之後,
你還好嗎?開心了嗎?
今天無處安放的幸福與快樂,痛苦與糾結,
你替我找到地方了嗎?
你要不要也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呢?
用毛筆,用小楷。坐下來,
靜靜的寫一封信,
放好,
5年,10年後再打開念一念。
THE END 我們下次見
斯文還在 你在嗎


※黃瓜栽培技術全解!(二)
※「我年輕,肯定能嫁個富豪」 「別逗了,你以為有錢人要求那麼低」
※自媒體創業者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網易大佬的初音速音樂手游開測啦!
TAG:公眾號 |
※陳圓圓明明姓陳,她的墓碑上卻寫著「吳門聶氏」,專家給出答案
※明代「王思聰」:不做官不賣畫,玩世不恭卻開創出吳門繪畫
※承前啟後:這個吳門畫派老大的文人畫的確不一般!
※明 陸治 石湖圖卷 吳門畫派中他異軍突起,計白當黑他做到極致,文人畫的雅韻、設色的清麗,他都能筆筆畫來,他就是陸治
※覽畫如遊園!吳門才子們創作的游觀園林畫
※原創 床下義氣:閑寫吳門四才子祝允明的筆記一則
※唐寅行書欣賞《吳門避暑詩》
※明代這一場送別,吳門才子基本都來了
※「吳門馨風」——張繼馨
※床下義氣:閑寫吳門四才子祝允明的筆記一則
※「吳門馨風」張繼馨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吳門畫派對文人畫的發展有什麼貢獻?
※他深得「吳門」繪畫精髓,石榴被海內外藏家搶購!
※吳門畫派謝時臣畫選
※筆勁捷有力,融揉參雜,話說吳門畫派的創始人的畫
※「吳門四家」指的是哪四家,為何說他們振興了明代文人畫?
※澹泊寧靜中綻放絢爛——吳門畫派開創者沈周解讀
※【吳門養命】之「以火為榮,置爐暖身」
※吳門畫派開山鼻祖的山水情
※走過瑞光塔與吳門橋,細品蘇州盤門背後的雄壯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