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其實陸遜一直都被低估,他才算是三國第一人!

其實陸遜一直都被低估,他才算是三國第一人!

說起誰才是三國期間的第一人,很多人會想起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有人想起義薄雲天的關雲長,或者一代梟雄曹操,但是很少人會想到陸遜。前段時間因為在閱讀《三國志.吳書》時,陳壽對東吳名將周瑜魯肅呂蒙等人只是做了一個合傳,而對陸遜則濃墨重筆地單獨立傳。《三國志》是一部正史,不同於小說《三國演義》,所以不會出現作者的個人喜好影響真實歷史還原記載。這個問題引發了我的思考:陸遜的歷史地位到底如何?認真讀罷《陸遜傳》,掩卷暇思,頗有感慨。於三國中後期,陸遜出將為相,軍事政治才略堪稱國士無雙,無奈時運不濟,致使長期被人忽視,其歷史地位與功績始終得不到相應公正的評價。

我們可以把東吳名將周瑜與陸遜做一個對比,這樣可以更好的認識陸遜卓越軍事才幹和彪炳戰功。他們領導的兩場大戰役赤壁之戰與夷陵之戰乃是三國時的重頭戲,在《三國志》里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述這兩次著名的戰役。

經過對比分析,陸遜破劉備比周瑜破曹操其實要難度要大的。赤壁之戰前,孫劉聯盟,其實周瑜方面是一場佔據了地利人和且有準備的防禦戰。但是曹操方面則是一場兇險遭遇戰。曹軍內部隱患重重:遠來疲敝不習水戰,西北馬超韓遂未平;荊州人心未歸;隆冬補給不利,士兵多得疫病。但是周瑜方面,因強敵當前而空前團結,君臣上下用命;為保衛家國,士氣旺盛。但是上面的種種原因都抵不過這一個最關鍵的因素:戰場是在大江之中。曹方軍力的優勢根本無從發揮。曹軍雖然說人多勢眾,但是大多數都是為北方人,不懂水性,水上作戰無疑處於劣勢。

而在夷陵之戰時,陸遜就沒那麼幸運了。首先,陸遜書生拜將,孫權雖力排眾議,但這並不能使那些驕橫的功臣宿將們心服,眾將「各自矜恃,不相聽從」。其次,此時的劉備定益州奪漢中,即帝位大統,以漢室正統自居,人心皆思歸附,在氣勢上劉備佔據了上風。再次,此戰於雙方而言都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雙方對峙數月之久,蜀軍深入吳境扼守要害。此外,陸遜隨呂蒙襲取荊州時不可避免的進行了殺掠,被荊州人視為殘暴入侵者。聞劉備親征,荊州人紛紛簞壺食飲相迎而附。一時間孫吳於荊州並不穩定的統治有土崩瓦解之勢。被孫吳壓制的武陵等諸蠻夷部落也乘機與劉備聯合,形勢更加嚴峻。

就是這樣的情形下,陸遜的對個人智慧與軍事才能得以充分發揮了。先是按劍而起慷慨陳詞壓倒了不聽節制的將領。接著按兵不動,藉此消耗敵軍高亢的士氣。半年的駐軍時間,軍令嚴明,對百姓愛護有加,逐漸贏得民心。陸遜帶領軍隊審時度勢,伺機而動,一舉而大破劉備,蜀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取得了一場重要而輝煌的勝利,挽救了東吳的危亡。難得可貴的是,陸遜大獲全勝之餘,仍然保持清醒頭腦,明智地停止了追擊轉而防備曹魏的進犯,如孫桓所說「調度自有方耳」。於蜀漢方面而言,這場巨大的慘敗讓國力大損,從此也就一蹶不振,光復中原無望。同時,劉備將辛苦一生積攢的本錢輸得精光,再也無顏再回成都,於羞愧之中病逝在白帝城。

其實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我們注意,赤壁之戰提出採取火攻的策略,是黃蓋而不是周瑜。《三國志.周瑜傳》: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而夷陵火燒連營之策,則是陸遜親力親為。所以這樣看來,陸遜的智略比起周瑜來的確還要略勝一籌。

於戰役本身的意義來說,兩者都是極其重要並且影響到了歷史進程的重大戰役。周瑜於赤壁之戰開創了三國鼎立之初步格局,而陸遜於夷陵之戰最終奠定這一鼎立之勢,並由此確立了魏,蜀,吳三國之最終疆域範圍。

由此可見,陸遜的戰功與周瑜相較,也是伯仲之間。孫權曾與陸遜論周瑜時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肯定了這一點。孫權也的確對陸遜加以信任與依仗,相當長的時間裡這對君臣保持著和睦親密的關係,孫權對陸遜信賴與恩榮在石亭之戰後達到了頂峰。然而孫權日趨昏聵,在統治晚期不斷殘害忠良之士,陸遜也難逃厄運,被孫權屢遣使問責羞憤而死。

同為戰功顯赫的忠臣良將死後的境遇卻有著天壤之別。周瑜死時,孫權痛哭流涕的感嘆「孤何賴哉?」「孤念公瑾,豈有已乎?」這樣悲痛話語。所以,對陸遜的悲劇結局不能不感嘆。沒有周瑜,孫權誠然不能保有江東而南面稱孤;但如果沒了陸遜,孫權不但不能據有荊洲,江東六郡也不可保,更稱不了帝。陸遜不得善終,是陸遜個人之悲劇,也是孫吳政權之悲劇。

陸遜傑出的政治才能也是經常忽視的另一方面,他是少有的文能安邦武可定國的全才。相較之下,呂蒙與周瑜長於軍事而短於政治,魯肅則長於民政而短於軍事,都不及陸遜全面。

顧雍死後,陸遜接任丞相,完成了由「出將」到「入相」的角色轉換,陸遜才華再一次得以驗證。孫權在詔書中評價陸遜的政治才幹「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內外之任,君實兼之」,「君其茂昭明德,脩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要知道陸遜與孫權的治國理念是完全不一樣的,還能得到孫權如此評價,殊為不易。

吳郡陸氏是江東儒學大族,為「吳郡四姓」(顧、陸、朱、張)之一,自東漢初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到「孫吳時期家族勢力達於極盛,歷經兩晉南朝維繫不墜,數百年間,十數代人仕宦不絕,可謂江東第一盛門」。作為江東土著文化士族的代表,陸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主要崇尚儒家學說。早在漢代,陸氏已接受了比較系統的儒學熏習,其代表人物多有良好的學養,陸遜的叔父陸康就曾為漢末針砭時弊的「清流」代表。

深受儒學影響的陸遜秉持正統的「仁」政觀念,對孫權推行的申韓之術態度鮮明的表示反對,他指出「夫峻法嚴刑,非帝王之隆業;有罰無恕,非懷遠之弘規也」,極力主張「以民為本,強由民力,財由民出。夫民殷國弱,民瘠國強者,未之有也。故為國者,得民則治,失之則亂,若不受利,而令盡用立效,亦為難也。」

自東漢末年以來,軍閥割據戰亂不休,百姓困苦不堪,曹操詩中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乃是當時社會底層的真實寫照。在此種情況下,國家推行儒家的「仁」政,實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是符合實際並且也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其實可以將陸遜的政治思想跟同時代的領袖比較,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結論。孫權最為推崇的曹操,亦用申韓之術,刑法苛刻,使得曹魏漸失民心。在選用人才時高舉實用主義旗幟。他在世時尚能御眾。身死後,司馬氏篡魏,士大夫紛紛棄曹氏如敝履。曹操於此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另一重要人物諸葛亮也是如此,《三國志》對他的民政才能頗多溢美之言辭,不足全信。諸葛亮重法輕仁,集大權於一身,事無巨細都躬身親為,導致國家人才凋零,出現了「蜀中無大將」的局面,居偏僻弱國,不保境安民反而連年征戰。加速了蜀國的衰微。如此可以看出,陸遜的政治眼光獨到與長遠。

很多人對於三國人物認知都是源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逐漸發展為歷史的普及啟蒙讀物,這於真實的歷史和歷史人物並非是幸事,書中摻和著大量的作者不客觀的歷史態度和強烈的情感取向,並且有許多虛構的內容。作者於《三國演義》中處處揚蜀貶魏。最為突出表現是蜀漢集團中的兩位核心人物劉備與諸葛亮的形象被無限拔高。作者很自然的將劉備的夷陵慘敗盡量淡化處理,將戰役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客觀而非主觀,換言之,儘可能的替劉備開脫責任和避免談及失敗的惡果。很顯然,這樣做直接導致了陸遜的功績與才幹在《三國演義》里被無情抹殺。但歷史畢竟是嚴肅的,我們應當還原歷史事件與人物的本來面目並給予中肯公稱的評價。因此,對陸遜的歷史地位也應當有個重新的審視。無論于軍事還是政治,陸遜都是非常傑出的。金聖嘆評價陸遜乃是三國第一人,並非妄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氏大家族 的精彩文章:

讀《放翁家訓》 傳優良家風

TAG:陸氏大家族 |

您可能感興趣

曾國藩:做到這三點,就算是你一無所有,將來也可成就一番事業
國產網劇這幾年算是讓人眼前一亮,下面這幾部有沒有你喜歡的?
就算是人氣女團,綵排也像實戰一樣認真,一直保持初心!
許嵩的一首歌因為「低俗」而被下架,聽過的人不多,也算是一個黑歷史
這樣吃面,也算是一絕!每次做都是一大鍋!
一人之下算是國漫巔峰之一吧?
兩個人在一起,有這三種感覺,才算是真愛!
非洲這湖泊當地人就算是渴死,也不敢靠近一步,究竟為何
dnf:玩家大意成就國服第一,可這第一就算是送你,你都不敢要吧
兩個人在一起有這四種感覺,才算是真愛!
健身三大項之一的硬拉,就算是新手,其實也可以進行
當兩個人在一起有這四種表現,才算是真愛!
當兩個人在一起有這三種表現,才算是真愛!
此人曾有三個兒子,都是皇帝,連妻子都是皇帝,算是古今第一人
就算是神仙,也躲不過這一劫!
這三大星座就算是你的手下敗將,也不會向你屈服!
兩個人在一起,彼此沒有這3種特別的感覺,其實不算是真愛
兩個人在一起,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那都不算是真愛
他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但是他的風評卻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這樣的女人,就算是再漂亮,男人也不會多看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