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雙積分政策延期了,如意的是誰?

聽說雙積分政策延期了,如意的是誰?

8月30日有媒體曝出消息,我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後一年至2019年開始實施。消息透露,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積分比例保持10%和12%不變,平均油耗積分按計劃於2018年實施。

《中國汽車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工信部內部人士,該人士未否認消息內容。記者致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董揚稱消息要以工信部最終發布的文件為準。後記者多方了解情況,新能源積分推遲一年實施的說法基本得到確認。

記者跟蹤雙積分政策已經近一年時間,去年9月和今年6月,雙積分政策先後兩次發布徵求意見稿。第二次徵求意見稿發布後,外資車企集體建議政策延期實施或放寬標準。而一些車企和行業學者認為,雙積分政策有利節能減排,同時有助於自主品牌發展,呼籲政府部門不要延期,不能妥協。記者在綜合分析利弊後,撰寫文章《雙積分,你可要挺住!」》(見文末)表明立場,但未能如願。

顯然,新能源積分延期一年實施,對於外資車企是切實利好。因為按照之前的政策要求,2018年的新能源積分比例為8%,絕大多數企業無法實現。政策延期後,給企業創造出一年的緩衝期,可以通過組建合資公司、快速投放電動車的方法來「突擊達標」。

6月1日,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組建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在合資協議中特彆強調大眾汽車對合資公司富餘積分享有優先購買權。

賓士汽車母公司戴姆勒也在當日與北汽集團簽署新能源相關投資協議,包括入股北汽新能源和導入新能源產品至合資公司等內容。

8月22日,福特汽車宣布計劃與眾泰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雙方雖未明確表示合作與新能源積分政策有關,但新合資公司將申請純電動車乘用車資質。

8月29日,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集團宣布計劃成立一家新電動車合資公司,新公司名為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eGT)。雷諾和日產分別持有易捷特25%的股份,東風集團將持有剩餘的50%股份。合資公司將於2019年開始生產新款電動汽車,並形成年12萬輛的產銷規模。

有觀點稱,今後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結對」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此外,除應對積分需求外,我國政府針對純電動乘用車放開合資名額限制,跨國公司也希望在中國市場多一家合資公司,搶佔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

今年7月,記者接到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的電話。他話語間難掩激動,一說就是半個多小時。殷承良認為,政策必須嚴格按期執行,一年都不能拖,否則我國新能源汽車積累的先發優勢將不復存在,形勢將變得更為嚴峻。但願雙積分政策延期後的結果沒有殷承良說的那麼糟糕。

另附:

「雙積分」你可要挺住!

筆者跟蹤「雙積分」政策已經近一年時間,去年9月第一輪徵求意見稿發布後,企業的關注點是如何應對,如何達標。而今年6月第二輪徵求意見稿發布後,一些企業開始提意見,想辦法讓政策延期實施或是放寬標準。

尤其是外資車企。他們在外交場合向我國政府訴苦;他們聯合起來致信工信部表明意見;他們借用各種力量,找各種「代言人」提出要求。這不難看出,外資車企清楚地知道「雙積分」政策的巨大作用力,這項政策一旦按期實施、按標準執行將觸動他們的核心利益。

外資車企是真的怕了,他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真的儘力了。接下來,到了考驗我國政府的時候。要不要延期,做不做相應的妥協,政府部門說了算。這段時間,筆者也多方打探消息,似乎政策已經做了一些調整,但在正式發布前,筆者還是希望,「雙積分」政策能夠挺住。因為,這是一項公平、正義的政策。

從行業層面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起步較早,且明確了電動化為主的技術路線,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等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付出了很多。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如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初具規模。而這些年,外資車企依然把精力集中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在多個細分市場加快產品布局,收穫銷量的同時也實現了高額的利潤。

筆者注意到,像大眾這樣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平平,惟獨在中國市場收穫頗豐。但他們沒有對我國汽車產業給予應有的尊重,反而是在重要政策發布之前,採用各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阻撓。試想,如果如他們所願,政策延期或是放寬標準,對那些在新能源領域耕耘多年的企業來說,公平何在?

從社會層面看,「雙積分」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節能減排,這正好回應了國家和人民對汽車行業的期待。汽車產業近些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比如環境污染問題突出。如今在很多城市,霧霾已經成為「城市病」,也成為居民的「心頭病」。此病不除,即使人們的吃穿再富足、娛樂再豐富,也會失去最純真的快樂。因此,汽車行業必須承擔起更重要的社會責任,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這些問題。試想,如果促進節能減排的「雙積分」政策推遲或是放寬標準,正義何在?

因此,筆者認為,「雙積分」政策這樣惠及產業、人民的政策,不該放寬標準,更沒有理由延期執行。在採訪中,筆者聽到了一種觀點:汽車行業在我國定位比較獨特,既要實現自身發展,又要扮演外交角色,很多時候要拿汽車產業來平衡與主要國家的關係。但筆者認為,隨著我國國力和國際話語權的增強,我們有理由更堅決地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做對自身有利的決定。

文:岳鵬編輯:張鵬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汽車報 的精彩文章:

作為首座電動出租全覆蓋城市,太原今天有話要說
新一代DAM15K發動機 低成本向國六看齊
除了太原,山西這6座城市也值得一看

TAG:中國汽車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雙積分政策來臨 未來還能看到它們嗎?
面對二胎政策,你望而卻步,所以你最後是選擇了上環還是做結紮?
美國是如何走向最強的?只因採取了一政策,你也許在用
調控政策不可能長期堅持,剛需你買到房了嗎?
年底了,又到講政策,講願景,講使命的時候了;其實最重要的是講實惠
二胎政策都放開了,還是有人不願意生?原因告訴你!
三胎政策終於還是來了!但是看完這些,你還敢生嗎?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是你想的那麼壞!
政策寬鬆,大放水又來了?房價又要飛起?不,這次有點不一樣
乾隆終於下定決心整治貪官,貪官得知卻笑了,你看政策是誰出的?
房價會下降嗎?這些政策和案例告訴你,答案是肯定的!
二胎政策開放,如果你還是只生一個將來會後悔嗎?
政策已放寬,尷尬的武平70後,你們要二孩了嗎?
對不起!政策出來了,但你還得去考雅思
政策支持下的產前診斷,你了解多少?
開放二胎政策後,女人還有必要上節育環嗎?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如果今年推出三眙政策,而且還有獎勵,你會願意生下第三胎嗎?
如果放開三胎政策,這幾種家庭一樣敢任性的生,快看看有你沒有?
最早響應二胎政策的家庭,現在過得怎麼樣?也許和你想的不同
如果三胎政策來了,你還會再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