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日記:劉博士

豆瓣日記:劉博士

本文作者「馬曳」,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本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劉博士家的一盒羊角麵包長霉了。

羊角麵包這個東西,在星巴克或是其他的咖啡店,要賣兩塊多,甚至三塊多美刀,而在Costco呢,七塊九毛九可以買整整一盒,12個。Costco的東西便宜大份,可是劉博士計算過了,一年要110塊美刀的年費,他家裡只有他和他老婆兩個人,沒法買Costco那些大份的食物,為了那些他們半年買上一回的大包洗衣粉,洗潔精,塑料薄膜之類的東西花上這一百多刀年費,實在虧得很,還不如多多搜集公寓附近的超市藥房的優惠券,薅薅小羊毛。

所以劉博士的計策一向是跟著同實驗室的小王一起去Costco,小王雖然是單身漢,卻豪氣的辦了個會員卡。雖然他也有難以消化Costco的大份量產品的問題,因此難得去一趟,但他既不介意劉博士跟著他一起,往往還會自己開車去接上劉博士兩口子。所以劉博士雖然常常在自己的老婆面前感慨小王這些85後的留學生是多麼大手大腳——小王說他買的Costco大份牛排常常有吃不完只得扔掉的時候,但是總的來說,他對這個安排很滿意。

上周末劉博士陪老婆逛街的時候路過星巴克,老婆有點乏了,想坐下來喝杯星冰樂,吃個羊角麵包。劉博士嫌貴,哪怕只有老婆一個人吃,這兩樣加起來也要快十塊美刀,可以在超市打折的時候買上三打啤酒。想到這,劉博士跟老婆說:「你要累了咱們就坐著歇歇,別吃東西了,回頭該吃不下晚飯了。」

老婆白了他一眼:「是你覺得貴不想花錢吧?」

劉博士被老婆揭穿了,臉上有點掛不住:「你不是號稱要減肥嗎?我聽說一杯星冰樂就有600多卡路里,夠你一頓飯了。」

這句話說的有了效果。老婆果然猶豫了,星冰樂最後沒有買,羊角麵包也沒有買。但是老婆到底是叫了一杯Americano,而且數落了劉博士整整一天,說他只知道省錢,沒本事開源,所以永遠就局限在那點格局裡,只能庸庸碌碌的當個博士後。

劉博士有點心疼那杯Americano的錢,就是一杯黑咖啡嘛,在家隨便沖沖就得了,還得給店裡貢獻兩美刀。可是老婆這樣上綱上線,劉博士覺得有點委屈——他本來也想回國去大展宏圖的,奈何老婆不願意離開美國,而他一時也找不到比博士後更好的工作,只好暫且如此。不過老婆有怨言也可以理解。現在她做代購,每天在做飯做家務之餘下單買貨,每個月能賺好幾千刀。反觀他自己,早出晚歸,實驗室還經常要加班伺候白鼠,每個月工資不過區區三千塊,還得交各種稅。如果沒有老婆代購的收入,他們在加州這個昂貴的地方怕是過不下去的。

在Costco的時候劉博士又想起了這一茬,正好看到羊角麵包賣,算下來每個還不到一塊錢,他和老婆每天早上吃一個做早飯,老婆吃上了羊角麵包,這一周的早飯也都有了著落。想到這裡,劉博士拿了一盒羊角麵包放進了購物車。

誰知道這才周二,12個麵包剛吃了兩個,剩下的已經發霉了。劉博士把每個麵包都仔細看了一遍,雖然都只是一兩個地方有小霉點,可作為一個學生物的博士後,他清楚的知道,那白白的小點絕不可能是麵粉或糖霜,而是真真實實,如假包換的霉斑。

劉博士看了一眼包裝上的保質期,確實是今天過期。他在心裡罵了一句娘——這得有多少口人的家庭才能在兩天里吃完12個羊角麵包!也不怕噎死!這下沒理由回去退貨了,他揚聲對老婆說:「你怎麼沒想起來把麵包放冰箱的呢?你看看,麵包都長霉點了!」

老婆正坐在電腦前下網購的單子,沒好氣的回答他:「麵包放冰箱里就不好吃了。再說誰知道加州這麼乾燥的地方,擺上兩天就能長霉?你看你非得要省錢,結果花了八塊錢吃了兩個麵包,比星巴克的羊角貴多了。」

劉博士和老婆搬來加州是這半年的事。對加州的生活,劉博士的老婆很滿意:這裡天氣好,華人也多,開車很短距離內就有華人開的超市,可以買到各種中國人愛吃的食材,亞洲餐館遍地都是,他們常去買菜的那個購物中心裡甚至有一家珍珠奶茶店。劉博士的想法就有點不一樣:老婆考慮的生活上的優勢確實存在。搬來加州後老婆變著花樣給他做中餐,這讓劉博士很滿意。但是加州的生活便利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他現在這個博士後項目的工資只比之前中部那個學校的博士後項目工資多30%,生活成本卻高出至少一半。從前他們租一間單獨的公寓只要500刀一個月,現在1000刀也打不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劉博士在心裡默默的嘆了一口氣。剛結婚的時候,他還在東部一個城市讀博士。他們和另外一對夫婦以及一個單身漢一起租了學校一間兩室一廳的公寓,兩對夫婦各佔一間卧室,單身漢睡客廳,顯著降低了住房成本。人多了難免有磕碰,兩個老婆為了誰多佔了廚房碗櫃的空間,誰在洗手間里時間呆得太長這種雞毛蒜皮的事,頗吵過幾架。劉博士起先還說說自己老婆,後來有兩回他內急,正遇上鄰居老婆占著洗手間泡澡,不得不在東部嚴寒的天氣里下樓走上五分鐘去最近的教學樓里解決問題。

「真是那精細的人,別屈尊為了省錢跟我們合租啊!」劉博士一邊頂著寒風大步狂奔一邊在心裡恨恨的想。

劉博士是北方人。他考上京城裡那所全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學校是村裡前後幾年最大的新聞——村長為此給他爹媽送了一面錦旗,感謝他們培養出這麼有出息的兒子,給村子裡長了臉。隔壁的嬸子事後諸葛亮的說他在劉博士出生的那天在天上看見了一顆特別亮的星星,早知道劉博士是文曲星下凡,所以在劉博士剛出生他媽還沒奶的時候,讓他吃過自己的奶。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幾個人說了些不同的版本,殊途同歸,都是「苟富貴無相忘」的意思。

不過誰也沒想到劉博士不僅上了那個傳說中的北京的學校,還一鼓作氣畢業以後去了美國——劉博士是村子裡第一個有幸坐飛機的人,他第一次坐飛機,就坐了19個小時,中間還轉了一趟機。第一次回國探親,他從超市裡買了最便宜大袋的巧克力帶回村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那天下雨,村委會破例讓大家在村委會的會議室里分吃劉博士的糖,聽他從大洋彼岸帶回來的故事。

鄰居嬸子家快要考大學的小兒子滿臉崇拜的問他:「坐飛機你害怕不?」

劉博士滿不在乎的說:「坐飛機有什麼可怕的。穩當著呢,每個椅子後面都有屏幕,可以看電影!看兩部電影睡一覺就到美國了。」

鄰居家的小兒子羨慕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其實劉博士的旅途並不像他說得那麼輕鬆。飛機在路途上遇到氣流顛簸的時候,劉博士也覺得有點害怕。儘管他是黨員,也未免在心裡念了幾聲阿彌陀佛。

學校給劉博士分配了一間宿舍。劉博士有兩個室友,都是學校分配的。一個是德國人,一個是美國人。劉博士學生物,德國人學機械,美國人學自動化。學校這樣安排,乃是希望不同背景的學生能多點交流的機會。然而兩天過去,從前二戰時敵對的德國人和美國人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客廳里收看體育頻道喝啤酒。本是同盟國的中國人和美國人卻沒建立起睦鄰友好關係。劉博士把這歸結於他自己的英文太差,人家跟他說上一兩句便沒了話題,大家都覺得沒趣。德國人就更別說了,劉博士聽不懂他的口音,他也聽不懂劉博士的,兩人的交流很快就停留在客廳里遇到互相點個頭便止步不前了。

其實劉博士GRE考了幾乎滿分,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GRE的題做得滾瓜爛熟了,自然分數就會高,這跟劉博士的英語水平,其實關聯性並不很強。這一點在劉博士的入學考試上又驗證了一次:生物系要求每個新生參加一次水平摸底考試。這個考試的題目臭名昭著的難。和劉博士一起入學的兩個中國人,一個東歐人和一個美國人都沒有過關——劉博士提心弔膽的去取他自己的成績,結果被告知他的生物水平是相當過關的,但是英語水平孰待加油。

劉博士也努力過。但是英語不好就沒法和白人同學交流,不交流英語水平就沒法提高。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死循環。最後劉博士放棄了。他發現還是跟著組裡其他的中國人混日子比較順遂好過。很快,除了跟老闆討論問題和每周一次的組會,他的日常生活里幾乎是只要說中文就好。

劉博士這樣混到了博士第四年。他的科研做得頗為風生水起,發過好幾篇業內重要學術雜誌的第一作者署名文章。然而劉博士來到美國以後的社交生活仍然停留在剛來時的水平上,除了多認識了幾個其他系的中國人。

劉博士開始為自己的終身大事發愁了。他從小受的教育是「成績好,一切都會有的」。所以他兢兢業業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泡圖書館自習室,早起去教室占前排的位置。大學時有一次上專業課,他早早佔好了座位,臨上課前不過是去上了個廁所的功夫,回來發現自己的位置被系花給搶了。劉博士義正嚴辭的給系花指出她這種行為的可恥之處,並且無視她楚楚可憐的眼神,把她趕到了後排去,搶回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同宿舍的哥們兒嘲笑他對系花都下得了這狠手,要想能在大學裡找到女朋友,簡直是天方夜譚。劉博士對此嗤之以鼻。他覺得,只要自己成績好,能出人頭地,黃金屋,顏如玉,一切都會有的。

然而轉眼他26了。雖然是美國頂尖大學學術前途光明的博士生,劉博士的顏如玉卻還虛無縹緲著。這所理工科學校里的女生本來就少,落實到中國人這個劉博士能夠接觸到的群體,就更加鳳毛麟角。劉博士很羨慕隔壁宿舍那個比他第一屆的化工系男生,人家雖然個子小,其貌不揚,但是拉丁舞跳得搖曳生姿,很快就找了一個女朋友,還是ABC。如果他跟這個女朋友順利結了婚,就不愁綠卡了呀,劉博士羨慕的想。

春季學期開始的時候,隔壁實驗室的崔博士來發喜糖。原來他去年趁回國的時候相親認識了一個女生,過年回家結了婚,把老婆辦了陪讀帶過來了。從此他們這群每天中午去墨西哥人開的餐車買盒飯的中國人就少了一個——崔博士的老婆每天給給他做便當,比盒飯便宜美味多了。劉博士覺得崔博士這種只見過一面,僅憑網上聊天就娶老婆的行為,從長遠來說未必可取。但在國內找老婆這件事確實很有借鑒意義,劉博士覺得自己也應該試一試。

他的運氣不壞。大的方針確定下來後,劉博士很快通過社交網路跟幾個以前的高中大學女同學聊了起來。他的大學同學裡有一個畢業以後直接工作了的,正好在這時候覺得工作沒意思,動了想申請出國的心思。劉博士跟她一來二往的聊了幾個月天,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挺對眼的——這就是劉博士後來的老婆,因為在外企工作了幾年,現在叫Tracy。

Tracy是南方大城市長大的姑娘,若不是劉博士兩層名校光環加身,Tracy和她媽媽斷斷看不上劉博士北方農村鳳凰男的出身。劉博士也覺得自己高攀了,所以在兩人談戀愛的過程里一方面事無巨細鞍前馬後的幫Tracy張羅申請美國學校的種種事宜,還大方的幫忙出了所有學校的申請費,另一方面,他說服Tracy在出國之前跟他領了證,免得夜長夢多。

Tracy本科成績很一般,GRE托福考得也不怎麼樣,縱然有劉博士的幫助,也只是申請到了南部的一所非常一般的學校。念了一年,Tracy覺得自己不是做PhD的料子,劉博士也覺得隔兩個月就飛一次南部看老婆既費錢也浪費他做科研的時間。雙方商量了一下,Tracy拿了個碩士文憑畢業,做了拿陪讀簽證的全職太太。

其實這時候劉博士覺得自己馬上就要畢業了,迎接他的一定是光明的前途——顏如玉已經有了,黃金屋還會遠嗎?他周圍有好幾個數學物理系PhD畢業的師兄去對沖基金做量化分析,還有一個進了諮詢公司,這都是起碼十幾萬刀的年薪!劉博士雖然是生物系的,但是他大學裡做過好多年兼職程序員掙錢,編程能力不比那些數學或者物理系的人差,頂不濟,他還可以找一份製藥公司的工作。無論是這其中的哪一種,養老婆都是綽綽有餘的。

然而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劉博士投出去的簡歷倒是變成了好幾個面試機會,可惜絕大多數都在第一輪面試以後泡了湯。師兄給介紹的某對沖基金給了他第二輪面試的機會,但是最後還是把他給拒了。師兄事後打電話無奈的跟他說,劉博士的編程能力其實已經很強,去基金綽綽有餘了,可惜他的英語實在是太差,第一輪的面試官好歹聽懂了他的答案,第二輪的面試官就沒那麼幸運,於是人家直接把劉博士給據了。

事以至此,劉博士只好重整山河申請博士後項目。博士後的收入當然要少得多,可是好歹能夠在美國繼續留下來,運氣好的話,還能辦上綠卡。他之前忙著申請其他的工作,錯過了申請博士後項目最好的時候,雖然導師幫忙打了一圈電話,劉博士最後也只找到中部一所二流學校的博士後工作。他有點後悔那麼快讓老婆退學回家了。

老婆心裡也挺不舒服。本來指望劉博士一畢業自己就可以過上富家太太的生活,沒想到不過是把PhD的生活延長了兩年,而且是在一個比東部大學城更加閉塞的地方。Tracy覺得劉博士申請那些高薪工作既然是卡在語言關上,何不幹脆回國發展。她幻想著自己是李彥宏的老婆,只要推著老公邁出了那一步,什麼都會有的。

可惜劉博士不願意。村裡這麼多年就出了他這麼一個在美國定居的。比他小的那些後生也有去大城市念書然後留在那裡工作的,一個個都買了房——村裡是沒有秘密的,誰家的孩子在哪裡買了房,自己做什麼媳婦做什麼,婆媳關係處得怎麼樣,那都是全村皆知的秘密。劉博士也未能倖免,每次他打電話回家,劉博士的爹娘盡嘮叨這些了。劉博士閑來看過那幾個城市的房價。假使他現在回國,以他這些年的積蓄斷斷買不起任何一處的房子。劉博士做了十年「村裡最有出息的人」,一旦他回國而沒有立即買上大房子把父母接過去頤養晚年,這麼多年的名聲就毀了。

Tracy彆扭了挺久,尤其是當她發現中部這個地方方圓幾十英里內唯一能買到的中國蔬菜是大白菜,而且要1塊多美刀一磅的時候。這和她想像中在紐約或者上海的闊太生活實在相差太遠,簡直令她懷疑起自己當初嫁給劉博士是不是一個錯誤。Tracy做了半年的心理建設才在中部的玉米地里安下心來。這其中一方面是劉博士託人搞了點國內的蔬菜種子,自己種起了中國蔬菜,好歹是改善了點伙食。更重要的是,Tracy國內的閨蜜跟她說,劉博士沒回來是件好事,這年頭國內的小三特別多,如果劉博士找了份高薪工作回國,難免會成為小三們的目標,以Tracy的相貌和家庭主婦的身份是斷斷沒有好果子吃的,不如安穩的呆在美國的好。

Tracy覺得醍醐灌頂,深深佩服閨蜜的遠見卓識。

閨蜜不僅幫Tracy避免了可能出現的家庭危機,還給她指了一條致富的明路。劉博士讀博士後的這個州消費稅低,Tracy反正沒孩子,在家閑著也是閑著,何不做做代購的生意?閨蜜自己在上海,剛好可以幫忙發貨,順便介紹些客戶,大家有錢一起賺。

Tracy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她們倆從代購魚肝油維生素做起,漸漸的一個月也能做上小几萬美元的生意。Tracy本來便是個精於計劃生活的人,她來美國後跟著劉博士學習了各種購物技巧:找優惠券,通過fatwallet吃回扣,用回饋點數最高的信用卡。最好的是,後面兩項額外的進帳是不必和閨蜜分的。這樣一來,Tracy每月的收入很快超過了劉博士,而且她絕大多數時候不過是在上上網看看電視劇,下午燒燒菜等劉博士回家的間隙,便把這錢輕輕鬆鬆的給賺了。

但Tracy沒怎麼享受到額外收入的好處。劉博士牢牢把握著家裡的財政大權,一點也不肯放鬆。他一遍一遍的給Tracy分析她生意的風險:F2工作是非法的,中國海關可能會把貨物扣下來,IRS可能認為她偷稅,等等等等。總而言之,這生意並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在有錢賺的時候把這外快都存起來,以防萬一的好。偶爾劉博士也會給老婆一點甜頭,比如說在陪她去outlet掃貨的時候買上一件打折的時裝款首飾,等她生日的時候雙手奉上。劉博士覺得自己老婆每天在家呆著,有兩件塑料首飾也就行了。Tracy看著自己手裡的這條塑料項鏈,想想自己時常經手的,別人翠藍色紙盒裡的深藍色絲絨盒子里裝著的各種鉑金黃金白金首飾,很為自己不值。

不值也沒有什麼辦法,Tracy要繼續做生意,就得留在美國,要留在美國就要保持身份。她現在是F2,須得靠著劉博士。Tracy想等他們申請到了綠卡,再考慮要不要離婚自己單過算了。也許是看穿了老婆的想法,劉博士一點也不急著辦綠卡,他在中部念了兩年的博士後,連綠卡的申請都沒有提交上去。

劉博士有自己的算盤。他現在覺得,博士後回國也挺好。如果能找上個體面的職業在國內做個雞頭,比在美國窩囊的繼續做博士後,拼著當個鳳尾要好得多。他對老婆也有很多不滿。從前戀愛時覺得老婆是個有文化的城市裡的姑娘,討來做媳婦有面子,結果等到結了婚做了主婦,一樣是每天蓬頭垢面的在家看電視劇上網。早知如此,還不如娶個鄉下姑娘,吃苦耐勞好生養!尤其是老婆開始做代購生意賺錢了以後,常常經手那些名牌服飾,虛榮心明顯增強,經常給自己買點鞋啊包的,她一個家庭主婦,哪有機會穿?更讓人受不了的是,老婆明裡暗裡的顯擺自己收入高過劉博士,對他的態度也不像剛做F2那會兒好。劉博士幾次跟她商量著該要娃了,家裡長輩急著呢,老婆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我還沒準備好呢,明年再說。」

於是在劉博士第一個博士後畢業的當口,他和老婆對於未來的計劃掉了個個。劉博士希望回國,而老婆死活不肯。也活該是劉博士運氣壞,這次他沒申請到國內的好工作,倒是誤打誤撞的拿到了加州一所名校繼續讀博士後的機會。劉博士是個隨和的人,他決定在美國再呆上兩年,這兩年里別的不說,一定得讓老婆把孩子給生了!

劉博士租了個uHaul的儲物車,裡面塞滿了他和老婆的家具行李,掛在他自己的十年新本田小車後面,一路從中部玉米地開到了加州。

其實這周日劉博士本來沒打算去Costco的。小王沒有要去的計劃,如果他提出要去的話,不僅得開自己的車,搭上這一路來回的油錢,還得欠上小王一個人情,如果不巧碰上飯點,說不定得請他吃飯,得不償失。然而幾周之前他收到一封郵件,是隔壁嬸子家那個小兒子寫的。他現在在上海工作,帶媳婦來加州玩,順道來看看劉博士,他特別在信里問劉博士能不能帶他去一趟Costco,他媳婦想買一種Costco自產的維生素。

劉博士對著郵件躊躇了一陣。這鄉里鄉親的,不接待吧說不過去,接待吧又心疼錢。他花了很久才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回信給隔壁嬸子的小兒子說帶他們去Costco沒問題,不過小王只有下午有時間,可能只能在某個特定時間去。劉博士覺得自己這個安排很是精妙——下午來去一趟,這樣便不必請他們或是小王吃飯,雖然還是得自己花油錢開車去,這損失到底小些。

誰知隔壁嬸子的小兒子回信說這樣最好。他們中午和晚上都根據網上的攻略訂好了餐廳,去Costco之前還要去另外一個購物中心購物,本來可能也沒時間跟劉博士吃飯。劉博士沒聽說過那兩家餐廳,只是覺得名字聽著挺貴。那個購物中心卻是聽說過的——這是本地最高檔的購物中心,劉博士別說買東西了,連逛都沒有陪老婆去逛過。這小子不知哪來的錢,也不能這麼糟蹋啊,劉博士心裡憤憤的想。

轉眼就到了周日。下午劉博士和老婆去實驗室接上加班的小王,繞到購物中心去和隔壁嬸子家的小兒子回合。他們等了大約得有十分鐘,才看見兩個提著大包小包的人從購物中心裡走出來。劉博士花了一點時間才確認這確實是隔壁嬸子家的小兒子——十多年過去了,這小子從當年穿著髒兮兮的運動服的鄉下人變成了一整套大城市城裡人的打扮,還帶了副墨鏡。

去Costco的路上幾個人聊天。隔壁嬸子的小兒子說他和媳婦現在都在上海的互聯網公司任職,兩人買了房,買了車,也算是安下家來了。手裡有了點閑錢,暫時又還沒有孩子,兩個人每年都要出國去玩兩趟。歐洲已經去了幾趟,今年決定來美國轉轉。他盛讚了加州的天氣好,東西好吃,名牌比國內便宜許多。那也得花錢啊,劉博士在心裡想。他們倆買了那大包小包的,估計至少得花上小一千美金!隔壁嬸子節省了一輩子,怎麼兒子這麼大手大腳的,一定是那兒媳婦不會過日子。這樣想來,劉博士覺得自己的老婆其實比上遠遠不足,比下綽綽有餘。

劉博士也覺得自己有點對不起老婆。結婚這麼多年,除了回國,他還沒帶她去美國之外的地方玩過,就更別說歐洲了。歐洲沒去過,星巴克的羊角麵包也吃不上,這樣一來,劉博士買的那盒羊角麵包里,除了實惠,也帶了點彌補老婆的意思。他暗暗在心裡想,今年過了冬天的旺季,可以趁淡季減價的時候找個優惠,帶老婆去墨西哥坎昆玩兩天。

隔壁嬸子的小兒子在Costco又買了很多東西,光抹臉油就買了三瓶。劉博士看著直乍舌:他們買的那個抹臉油,要快一百刀一瓶。可是人家說這種叫全能乳液的東西,國內要賣至少兩倍的價錢,所以多買些是賺到了。

回去的路上車裡寂靜無聲。劉博士不說話,老婆也不說話。小王想著他的實驗數據。隔壁嬸子的兒子兒媳買累了睡著了。把隔壁嬸子家的兒子兒媳送到他們住的酒店,劉博士和老婆幫忙把東西提到他們房間里,轉身就想走,卻被拉了下來。隔壁嬸子的兒媳婦把剛才買的那抹臉油硬塞了一瓶在Tracy手裡,說跑這一趟讓他們受累了,這點小意思他們必須得收下。

東西是收下了,劉博士卻高興不起來。剛碰面時,隔壁嬸子家裡的小兒子看著自己那十一年前的本田車,分明是露出了一個「原來你在美國只混成了這樣」的表情。想到自己第一次回國時這小子一邊吃巧克力一邊看著自己流露出的那種羨慕嫉妒的眼神,劉博士有一種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蒼涼感。他出國的那一年,北京北三環邊新蓋的商品房才5000一平米,兩年前他再查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五萬一平米。這幾年他再回國,村裡人接待他的時候已經沒有了最初那種火熱的態度,大家漸漸也看出來,劉博士大約沒在海外過上富貴的生活。他這幾年都沒給爹娘蓋上新房子,只是出錢把老房子翻修了一下。自己的爹娘尚且這樣,別人還能指望沾上什麼光?

如果他當時留在國內,現在只怕也是過上了有房有車,到處旅遊的生活,劉博士想。然而自己選的這條路,從當初的角度看來,是沒有什麼不對的。當年同學裡成績拔尖的,哪個不是出國深造了?劉博士搖搖頭,不過是人算不如天算而已。國外也有國外的好處,天空藍,天氣好,現在搬來了加州,中國食品唾手可得,以後有了孩子也不擔心假雞蛋毒奶粉什麼的。如果老婆的代購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自己這個博士後做完以後再謀個教職,也算妥妥的過上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比回國去重新開始強。這樣一想,他又覺得安心了。

可是今兒這發霉的羊角麵包又再次打破了劉博士心裡的平靜。他本來就夠憋屈的了,老婆的話簡直戳了他的心窩子。

「還不是因為你要吃羊角麵包!要不是為了滿足你的虛榮心,誰會買這勞什子!」

Tracy冷笑一聲:「我是虛榮心強。一盒Costco的羊角麵包就能打發了我的虛榮心?你就別做夢了。也就你那慫樣,喝杯星巴克都不捨得,吃個羊角麵包就算是開了洋葷!」

劉博士氣得說不出話來,摔了門去實驗室了。

這一天有這樣差的一個開頭,果然事事不順。家裡的麵包長了黴菌,實驗室里辛苦培養半天的黴菌卻不明不白的橫死了。不僅如此,劉博士還被老闆抓去談話。老闆表面上是關心他的實驗進展,話里話外卻都是「你這個名校PhD還做過博士後怎麼幹活這麼不力」的意思。劉博士只得伏低做小,當天便夾著尾巴在實驗室干到半夜。

劉博士披星戴月的回到家。家裡一片漆黑。老婆已經睡了。劉博士聽到自己肚子咕嚕咕嚕的響聲,在黑暗裡尤其明顯,像是能把左鄰右舍都吵起來似的。晚飯在實驗室胡亂吃的,這會兒感覺出餓來了。劉博士拉開了廚房裡的燈。冰箱里有剩菜,然而這個點了,精疲力盡的劉博士懶得收拾這些。他環顧四周。早上肇事的那盒羊角麵包還靜靜的躺在灶台上。劉博士嘆了口氣,從盒子里摸出一個麵包來,就著燈光把長霉點的那一層撕了。

第三天的麵包始終是有點干硬了。不過除此以外,劉博士沒有吃出什麼特別的不對來。他把剩下的找了個塑料袋裝起來,放進了冰箱。

如果明早起來我沒拉肚子,就繼續吃好了。劉博士一邊抹黑爬上床一邊想。

(全文完)

本文作者「馬曳」,現居香港,目前已發表了82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馬曳」關注Ta。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南方與北方
樓下一幫小孩在過家家
承包偶像劇男主,是誰給何潤東的勇氣?
豆瓣日記:無產階級、卡蒂·奧廷寧以及其他
豆瓣相冊:淺色工會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熊博士的美食日記(三)杯子蛋糕
孟燕:養蠶日記
阿湯:日記中的羅春梅
《清華園日記》-季羨林看腿日記
王源的日記,千璽的日記,王俊凱的日記,網友:信息量好大!
【江南記】丁酉日記
玉溪旅遊日記: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昆蟲日記 豆娘記
菲林日記-記掃街
貴婦日記 吳勇
海子《日記》
籽諾日記 愛秋
博山,魯博《旅美日記》之第二天,落地……
【草堂論賤】小鳥日記
楊麗娟:周叔弢日記里寫的,張重威日記里也寫了
《新生日記》:麥迪娜爆料于小彤海陸戀愛時天天吵架,引網友熱議
陳繚煙的日記
昭通旅遊日記:天星國家森林公園
一個旅美博士的繪畫日記
昭通旅遊日記:觀斗山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