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隨筆 呦呦白鹿

隨筆 呦呦白鹿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詩經·小雅》里的名篇,曹操短歌行里也有引用,但並不為許多人所知,直到去年的屠呦呦破天荒的捧了諾貝爾獎,才被人所識。

我今天要去的是一處叫做白鹿的小鎮,是和呦呦鹿鳴沒什麼關係的,沒有白鹿的,但是對於遠方的朋友,卻也一樣彈琴鼓瑟,歡欣雀躍。倒是有一個法國的傳教士,曾在清朝的某一時期來到這個山鄉傳教。我好像在某本書里看到過為什麼西方的傳教士都會選擇在中國南方的鄉村間傳教,而且都是深山環抱,山水秀麗,而今,一點兒的完整記憶都沒有了。現在妄測,應該是山險途艱,遠離文明,除了基本的識字生活,沒有來自外界的思想文化熏染,單純善良,依賴自然的恩賜過簡單的生活,對自然的力量存有真心的敬重,與自然和諧的共存,而外來的西方宗教又以渲染人性的善良為主,故而與山民的處世態度契合,所以自然而然地將其作了維繫心內安寧的寄託。這個白鹿小鎮即是如此,清朝末年,一個法國人,按照我的揣測,他該算是一個傳播友愛的使者吧,姑且不論,但是今日,這個小鎮確實在消費著一百年前,那個法國人的恩惠。整個小鎮打造成了一座法式風情小鎮,依山傍水,建了許多的歐式法國建築,修建了天主教堂,活脫脫一個東方的歐洲城鎮,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請來幾位法國朋友來裝點門面。

到了這裡,還有一處是不得不提的,零八年的大災難,讓萬計的蜀中人民飽受摧殘,地動山搖的那刻,牽動了整個世界的心。房倒屋塌,死難無數,但有一座屹立不倒的學校教學樓,讓好多孩子免於赴難。這座教學樓就在白鹿鎮,如今作為地震的遺迹被保存,警醒後人的良心。這座樓正好處於地震的斷裂帶上,它對面的樓已支離破碎,而它在搖晃中巋然而立,堪稱奇蹟,災後被冠以最牛教學樓的稱號。災難時,無數學校坍塌,唯獨它挺立,也真是夠牛的啦!

我獨自一人,沿著進山的路,感受沿途的景緻和濃濃的人文情懷。獨游,是我最喜愛的方式,沒有和你興趣不同的干擾,又不必應付不必要的無聊,可以按著自己的意願和興趣,隨心所欲地走,那種感覺超級棒,是一種愜意的自由。累了,就歇一歇,半路攔一輛載客的小車,和陌生人說話聊天,分享一下沿途的感受,遇到喜歡的地兒,停下腳,仔細的觀瞧,不錯過一處值得欣賞的美麗。

路邊一座古色古香的樓舍,外牆邊,一位老哥,在用泉水沖洗一方烏黑的石頭,走近前,攀談起來。邀請我進屋細看,介紹著一小屋子的黑眉石。因為那位老哥不會說普通話,我們倆連猜帶比劃地交流,我就聽到是黑眉石,也不知對錯。只是感覺到了他的熱情,初次見面,就毫無一絲戒備,允許我樓上樓下隨意自己參觀,介紹他的孩子、介紹他的房子、介紹地震時的恐怖。他的房子也是一個不小的奇蹟,離他家10米開外就是斷裂帶,他眼看著那一側的地面隆起三米多高,自己的樓房搖搖晃晃,其他的房子整座地坍塌,幸運的是他的房子也挺住了。他告訴我,房子是找人按照抗7級地震的強度設計的,因為當年唐山地震後,地震學家就考察過他們這裡,處於龍門山斷裂帶,早晚會有大震發生的,他記住了,在建房的時候就長了個心眼兒,保住了自己的家!他現在和老伴呆在鎮子里,老伴經常去成都給女兒帶孩子,多數的日子他就和石頭打交道,用四川話講,就是耍嘛!臨走時,我和他合了一張影,祝他以後一直好運!

自由的時光總是短暫,當你意猶未盡時,已是將走之時。路上,又添了一處景色,美的不只是眼睛,還有,我的心。

作者

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原名郭威,1978年生於遼寧喀左。

責任編輯:詩奴L、一抹幽藍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更多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風雅頌 的精彩文章:

散文 情滿天河

TAG:博風雅頌 |

您可能感興趣

「夢溪隨筆」
【小刀·隨筆】二姐丁香
《竹窗隨筆》 戒殺!
梧閩隨筆:老番角 需要悅色書聲
隨筆:吃齋飯
《竹窗隨筆》|為父母殺生
《竹窗隨筆》|鬼 神 !
隨筆:抽獎記
隨筆:狗年說「狗」
隨筆 《鴨川食堂》
不死鳥隨筆《故鄉的玉蘭花》
隨筆│丁美科: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
隨筆:說說狗
鄉愁(隨筆)
隨筆:販毛筆的大叔
隨筆兩則
隨筆:捉蚊子
種花養鳥隨筆
點滴︱楊輝峰隨筆:齊白石與讀書
《竹窗隨筆》|庄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