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小傷不當事 外傷處理誤區要避免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不小心會割傷自己的手,很多人不以為然,隨便處理一下就好了,但是大家知道嗎?小傷口也是會存在大問題的。那麼如何正確處理外傷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發生外傷後,正確的止血方法和防止感染是兩大關鍵:
1、止血。一般小傷口通過壓迫即可止血,只要用棉球或紗布(乾淨的手帕或衛生紙也可)壓在傷口處數分鐘即可。對於出血量較多的手指外傷,應該用手壓迫受傷指根部止血,也可以用橡皮條扎住指根部,並儘快去醫院。
謹記:要記錄扎住指根的時間,一小時要放鬆一次,長時間扎得過緊會使手指缺血甚至壞死。在手外科,由於止血帶扎得過緊、時間過長而導致手部局部組織缺血壞死甚至截指的病例不在少數。
2、防止傷口感染。預防感染很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清潔傷口。醫生表示,在控制活躍性出血的條件下,應當用蒸餾水或礦泉水沖洗傷口,把傷口中的污染物衝掉,也可減少污染的微生物。沒有條件的話也可用自來水沖洗傷口,盡量減少創面細菌的數量。傷口裂開、皮下組織暴露很容易發生微生物污染及繁殖,最終致傷口感染化膿。因此,閉合傷口也是預防感染的最重要措施,越早閉合傷口,感染的機會越少。若傷口大或有異物扎入,應去醫院處理,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注射TAT(破傷風抗毒素血清)。
需要提醒的是,手外傷後,每個人的皮膚癒合周期都差不多,一周左右即可癒合。但若傷口感染後,身體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會長時間不癒合,甚至出現潰爛。如果傷口超過7天仍有紅腫刺痛等癥狀,不見好轉,就要考慮傷口是否已被病原菌感染,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醫。
手外傷處理的幾個誤區
手部常常會被一些利器等刺傷或割傷,此時處理傷口是刻不容緩的,但許多人常會陷入傷口處理的誤區中。
誤區1:不包紮,讓傷口自然風乾,才能更快癒合
傷口癒合需要濕潤的環境,如果手指破了,在嚴格消毒的前提下,最好用紗布覆蓋傷口,這樣有利於快速癒合。
誤區2:傷口包紮得緊一些,不容易感染
包紮時要留有一定空隙,否則會減少傷口接觸氧氣的機會,使傷口癒合變慢。此外,包紮過緊還會阻礙血液循環。
誤區3:出血時,立即用止血粉止血
在家處理傷口,盡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則會刺激傷口,還會蓋住創面,給醫生的診斷及二次處理造成困難,需要花時間除去止血粉殘留,患者也會覺得非常疼。其實,止血的首要原則,是在傷口上施壓,直到不流血為止。
誤區4:每天換藥能好得快些
只要保持傷口清潔,不需要每天換藥,可按醫囑3天左右更換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換,反而會破壞剛剛長好的組織,加重瘢痕的形成。
誤區5:癒合中的傷口長出一層黃黃的薄膜,用手撕去
其實這層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組織,有助於傷口癒合,除掉會適得其反。


※傷口化膿了,請學會正確處理,避免二次傷害
※胃炎這麼護理 當然還要避免護理誤區
※避免卵巢損傷,這些事情不要再做了
※寶寶摔傷磕傷之後,如何處理才能避免留疤?
※處理好你的悲傷情緒,避免引發抑鬱症
※大部分兒童意外傷害是可以避免的
※女性買內衣要避免這幾種誤區,以免傷身體
※孩子燙傷後,常見的4種錯誤處理方法,寶媽一定要避免
※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寵物死亡後究竟該如何處理
※隱性脊柱裂需不需要治療 謹慎檢查就能避免傷害
※繡球葉片「聳拉」不要慌,一定要避免2次傷害,快來看看如何處理
※寶寶摔傷磕傷之後,媽媽怎樣處理才能避免留疤?
※寶寶摔傷磕傷之後,家長如何處理才能避免留疤?
※弄壞玩具卻不敢承認,孩子犯錯「逃避責任」,家長教育誤區要避免!
※冬季室外運動不得不了解的運動損傷,這些知識可以讓你避免損傷
※怎樣避免被情緒傷身
※為什麼要避免犯錯誤
※如何避免跑步傷害關節
※女人想要養生 這10條注意事項不可忽視 保養誤區 應該避免
※給孩子喂飯要避免哪些誤區 4個雷區不要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