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古代北方的「絲綢之路」,西方稱作「歐亞草原路」,此路特別在哪?

揭秘古代北方的「絲綢之路」,西方稱作「歐亞草原路」,此路特別在哪?

黃河以西走法:「歐亞草原路」受關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絲綢之路在進入黃河以西地區,即所謂「河西」以後,又分出了三種走法:出「河西道」、出「羌中道」和出「草原道」。

相對於東段黃河以東五種走法,黃河以西三種走法相對穩定,其中,中原地區走的最多的是「河西道」。

(絲綢之路示意圖)

河西道名聲大震應該與西漢名將霍去病、趙破奴有關。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即霍去病擊敗匈奴的「河西之戰」後河西道開通,霍去病、趙破奴當年在今蘭州附近,從黃河上的金城渡進入河西。

經河西第一城池令塞居(今甘肅永登縣境內),沿如今尚存的漢長城(與今312國道平行),翻越烏鞘嶺,後台達當時的河西首府武威。

(武威,又稱涼州,圖為涼州城樓,絲綢之路必經地之一)

從武威向西,就進入了從祁連山下經過一條路線——著名的「河西走廊」。沿河西走廊西行,經過張掖、酒泉,向西直達今敦煌,敦煌也是河西走廊的終點。河西走廊至今仍是通往西部重要路徑,建築有現代高速公路。

「羌中道」和「草原道」是與河西道平台的兩條古道。羌中道又叫「青海道」,或「河南道」,南北朝時又稱作「葉谷渾道」。

羌中道之所以叫「青海道」,因為在從今甘肅永靖縣境內北渡黃河後,溯湟水進入青海,經臨羌、樂都、青海湖北部等地,沿祁連山南麓進入、柴達木盆地北緣,越今阿爾金山進入新疆若羌,與古絲綢之路的南道相接。

(黃河渡口老照片,絲綢之路被黃河分成東西兩截,過去過河要用船擺)

與羌中道相比,「草原道」則是對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意義相當重大的一條路。草原道俗稱「毛皮道」,盛產動物毛皮及毛皮製品的北方,便是通過這條路,將皮毛等商品交換出去的,故名「毛皮道」。

「毛皮道」是唐朝時新開闢的一條路線,是包括匈奴、突厥、回鶻,及後來的契丹、遼、金、蒙古人進入今新疆天山境內的主道。

(現代北方毛皮商店)

(北方特區特產皮壺)

在進入新疆後,經車嶺(今伊寧市境內)西至中亞各地,是中國北方進出中亞、歐洲的路徑。國際上是對草原道亦有研究,歐洲學者稱之為「歐亞草原路」,可見此路的價值和意義,皮毛道可以看成是中國北方地區的「絲綢之路」。

在河西主道受阻時,羌中道和草原道更顯示出其作用。如羌中道,自魏晉時起乃中原的「軍情通道」,戰略意義無可替代。

而草原道,在北宋時價值凸現,當河西主道當年被西夏人切斷以後,北宋與北方、西域和中亞的交往,都是從都城汴京出發,經燕京(今北京),到今內內蒙古的赤峰境內,再通過草原路,與西域的高昌、中亞波斯等國保持聯繫。

(圖:絲綢之路上運送貨物的駝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古絲綢之路到底是怎麼走的?黃河以東有多種走法,有一條最重要
一路風景一路情,我到草原來!秋天來到草原看什麼?
「西出陽關無故人」,不少人都把唐代王維這句詩的意思弄錯了
哪裡的羊肉串最好吃?大的一串兩三個人吃不完
敦煌研究院院長揭秘敦煌,你不知道的他都知道,硬菜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

您可能感興趣

阿西里西大草原,深藏在南方烏蒙山區的一顆翡翠
對接一帶一路,蒙古國提出草原絲綢之路
川藏公路上的草原:這裡曾是誕生英雄的地方,你路過了嗎?
揭秘草原雄鷹之蒙古鐵騎為何天下無敵
回憶,蒙古草原之旅
京郊草原上的那道亮麗美景:蘇木山
元朝滅亡之後,衛拉特部是如何統一蒙古草原的?
神秘的草原世界,祁連山
木蘭草原策馬揚鞭,蒙古包內大快朵頤,好一派塞北草原風情
烏魯木齊出發,在伊犁河谷馳騁,一路的草原、雪山、花海、牛羊
草原天路,北京周邊兩大草原,讓你自由奔跑
藏獒曾讓歐洲蒙羞,折戟草原,為了面子,歐洲人把它稱為歐版藏獒
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祖居在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被稱為「百蠻大國」
這個美麗的地方被稱為「草原之腎」,來呼倫貝爾旅遊一定不能錯過
寧夏行·號稱「沙漠中的伊甸園」之通湖草原
蒙古的草原,一望無際。成吉思汗是草原的兒子。這是海之子
中國藍天哪家強,北方草原藍還是南方熱帶藍?
山西蘆芽山——北方的香格里拉,草原、冰川、天池、山谷,一起在這兒流連忘返
這個京北之地真是神奇!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草原和涼爽!
這裡的美景,正處京北草原旅遊黃金線上,被人譽為「塞外華山」!